【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边坡处治,涉及一种高填路堤改性加筋表层土坡面柔性防护结构及稳定性预估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其中新增部分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湿热地区。南方湿热地区主要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雨充沛,气候环境湿热,土质、地质与水文条件复杂。因此,修筑于该地区的不同岩土体高填方路堤边坡,在雨水入渗、路表径流冲刷及局部滞水湿化的影响下频发浅层滑坡。
2、目前,传统的护坡方式主要是通过在坡面设置各种结构和材料,以减缓或防止坡面的侵蚀和坍塌,包括浆砌片石、格构框架、草皮覆盖、喷锚混凝土、锚杆支护、挡土墙等。其中,浆砌片石、挡土墙、格构框架等支护方式施工成本较高,喷锚混凝土、锚杆支护等支护方式则不满足生态护坡的要求,在工程应用中传统的护坡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一些学者提出了改进的护坡方式,如:申请号为cn202110064672.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护坡结构,有助于提高水土保持效率,但所述防护层、加强层、种植层等构件组成的护坡结构施工复杂,且其用于排水的若干透水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填路堤改性加筋表层土坡面柔性防护结构,包括多级平台的坡面和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级所述平台的顶部为柔性支挡结构,所述柔性支挡结构由低掺量改性土层(6)分层填筑,每层低掺量改性土层(6)被一层土工格栅(5)反包,柔性支挡结构靠近边坡的一侧设有防渗土工布(12);位于坡面坡脚的所述柔性支挡结构的边坡内部设有竖向的起支护作用的钢横梁(17);所述多级平台的坡面填筑有高掺量改性土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填路堤改性加筋表层土坡面柔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集水截水结构包括纵向集水沟(1)、横向集水沟(2)与侧向截水沟(8),横向集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填路堤改性加筋表层土坡面柔性防护结构,包括多级平台的坡面和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级所述平台的顶部为柔性支挡结构,所述柔性支挡结构由低掺量改性土层(6)分层填筑,每层低掺量改性土层(6)被一层土工格栅(5)反包,柔性支挡结构靠近边坡的一侧设有防渗土工布(12);位于坡面坡脚的所述柔性支挡结构的边坡内部设有竖向的起支护作用的钢横梁(17);所述多级平台的坡面填筑有高掺量改性土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填路堤改性加筋表层土坡面柔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集水截水结构包括纵向集水沟(1)、横向集水沟(2)与侧向截水沟(8),横向集水沟(2)与侧向截水沟(8)通过加固点(9)连接;所述纵向集水沟(1)为悬链线拱形,纵向集水沟(1)的凹形处有深度为30cm~60cm的高掺量改性土层(4),用于抵御土体在温湿交互作用下的胀缩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填路堤改性加筋表层土坡面柔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排水管(16)包括垂直设置的横向排水管(16-1)和斜向排水管(16-2),横向排水管(16-1)沿道路纵向设置,斜向排水管(16-2)沿道路横向设置,横向排水管(16-1)坡度范围为1°~3°,斜向排水管(16-2)坡度为3°~8°,斜向排水管(16-2)与纵向集水沟(1)共面且连通,用于将t型排水管(16)中的水通过纵向集水沟(1)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填路堤改性加筋表层土坡面柔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掺量改性土层(6)包括金尾矿、边坡表层土和水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鸿,邱祥,付宏渊,刘子豪,欧坤,李耀,梁哲豪,谢丰,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