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磁干扰传输排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1510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防电磁干扰传输排线,包含有:复数导电线材;与一绝缘包覆体,所述的绝缘包覆体是纵向包覆在每一导电线材表面同时令所述的导电线材以相同间距平行布置方式相互排列,且呈现一体成形的扁平状,并具备可绕性;其中所述的绝缘包覆体内参杂有一防电磁干扰、不导电材料,并通过所述的防电磁干扰、不导电材料以防止所述的导电线材在讯号传输过程中遭受外界电磁干扰而造成讯号传输错误。(*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传输排线,尤指一种呈现一体成形的扁平状且参 杂有防电磁干扰、不导电材料的绝缘包覆体以包覆线材。
技术介绍
现有电器内部的多组讯号传输导线为便于布置,而将具有相同输出入端的导线以相同间距平行布置方式相互排列,如IDE排线。由于现今数据量传输需 求以几何方式向上提升,因而使得讯号传输线的工作频率同步成长,举例而言, 串行传输规格(SATA,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的速率由第 一代 的150MB/s、第二代的300MB/s到第三代的600MB/s。而在传输速率向上提升的同时,由于讯号切换的频率增加,故讯号传输过 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电磁波干扰,造成整笔数据错误,进而需重新传送数据而导 致传输效能大幅降低;为此,市面上出现以绞线方式布置的传输线,以及通过 金属对导电线材进行屏蔽的传输线,然而两者都具有某程度的不足。如绞线方 式布置的传输线需将所有芯线相互绞绕,故传输线整体所需占用空间极大,且 线数愈多则所占用的空间则以倍数增加,难以符合现今电器短小轻薄的需求。 而通过金属对导电线材进行屏蔽的传输线,如图1、图2与图3所示的SATA传 输排线1,由于设计上需先个别在讯号传输线材IO上纵向包覆一内绝缘层12以 避免讯号传输线材IO相互导通触接,而后再在绝缘层12上布置一金属层14或 金属网线以屏蔽内部讯号传输线材10,以防止外界电磁波干扰讯号传输线材10 而造成讯号传输错误,最后再以一外绝缘层16包覆以隔绝电力;如此虽能较上 述绞线方式的传输线所占用空间还小,但由于在加工中由于需反复在讯号传输 线材10进行层层布置,故不仅需耗费大量加工时间与人力,还需使用许多的不 同的材料,此外,在层层包覆的传输排线结构上也会占用许多空间。因此,如 何能有效完善传输线以克服上述问题已为相关业者致力研究的一大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电磁干扰传输排线,用以克服上 述缺陷。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电磁干扰传输排线,包含有复数导电线材;与一绝缘包覆体,所述的绝缘包覆体是纵向包覆在每一导电线材表面同时令所述的导电线材略以相同间距平行布置方式相互排列,且呈现 一 体成形的扁平状,并具备可绕性;其中所述的绝缘包覆体内参杂有一防电磁干扰、 不导电材料。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的防电磁干扰、不 导电材料以防止所述的导电线材在讯号传输过程中遭受外界电磁干扰而造成讯 号传输错误,并且在防止电磁干扰导电线材的讯号传输同时节省整体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SATA传输排线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为现有SATA传输排线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3为现有SATA传输排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SATA传输排线;10-讯号传输线材;12-内绝缘层; 14-金属层;16-外绝缘层;2-防电磁干扰传输排线;20-导电线材;22 -绝 缘包覆体;3-母连接器;4-公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4、图5与图6所示,其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 意图、局部立体示意图与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是以SATA规格布置的传输 排线为例(即三条地线与两组差动信号线一TX与RX),其余规格的传输排线也可 参照相同模式布置,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电磁干扰传输排线2,包含有复数导电线材20,所述的导电线材20通常为一铜线,或可选自包含铜、银、金及其组合的导电材料群组内;与一绝缘包覆体22,所述的绝缘包覆体22是纵向包覆在每一导电线材20表 面同时令所述的导电线材20略以相同间距平行布置方式相互排列,且呈现一体 成形的扁平状,并具备可绕性,其中所述的绝缘包覆体22内参杂有一防电磁干 扰、不导电材料(图中未示),并通过所述的防电磁干扰、不导电材料以防止所述 的导电线材20在讯号传输过程中遭受外界电磁干扰而造成讯号传输错误,其中 所述的防电磁干扰、不导电材料为无机化学复合不导电材料。在加工中,所述的绝缘包覆体22可由一体成形射出方式构成,而后再将所 述的导电线材20穿设出所述的绝缘包覆体22。或先将所述的导电线材20平行 布置后,再在所述的导电线材20外部包覆所述的绝缘包覆体22。如此一来,所述的导电线材20则可避免现有绞线方式的传输排线所占用极 大空间,又能同时防止现有层层布置的传输排线在加工中所耗费大量加工时间、 人力与多种材料,故能有效节省空间以符合现今电器短小轻薄的需求,又可减 少加工时间、人力与材料成本,大幅提高产业竟争力。请参阅图7与图8所示,其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 图与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所述的导电线材20端部设 有一连接器,所述的连接器可为一母连接器3(如图7所示)或一公连接器4(如图 8所示),所述的连接器设有复数端子(图中未示),且每一端子对应连接单一导电 线材20。需注意者,本技术仅提供SATA规格传输排线的实施例,然实作上并 不以SATA规格传输排线为限,如IDE,1394,USB等任意规格传输排线也可参照 本技术进行布置。综上所述,由于本技术运用所述的绝缘包覆体2 2内参杂的防电磁干扰、 不导电材料,故能有效防止外界电磁干扰所造成的讯号传送错误,且同时节省 整体所需的占用空间以符合现今电器短小轻薄的需求,并减少加工时间、人力 与材料成本,大幅提高产业竟争力,因此本技术极具进步性与符合申请新 型专利的要件,依法提出申请。以上说明对本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电磁干扰传输排线,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复数导电线材;与    一绝缘包覆体,所述的绝缘包覆体纵向包覆在每一导电线材表面同时令所述的导电线材以相同间距平行布置方式相互排列,且呈现一体成形的扁平状,并具备绕性,其中所述的绝缘包覆体内参杂有一防电磁干扰、不导电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电磁干扰传输排线,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复数导电线材;与一绝缘包覆体,所述的绝缘包覆体纵向包覆在每一导电线材表面同时令所述的导电线材以相同间距平行布置方式相互排列,且呈现一体成形的扁平状,并具备绕性,其中所述的绝缘包覆体内参杂有一防电磁干扰、不导电材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磁干扰传输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 线材为一铜线。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磁干扰传输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 线材选自包含铜、银、金及其组合的导电材料群组内。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磁干扰传输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 线材包含三条地线与两组差动信号线。5、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裕刘大源
申请(专利权)人:高位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