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装置、基材分段、用于控制相对位置的方法以及操作凹版印刷装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137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凹版印刷装置(500),通过该凹版印刷装置能够根据凹版印刷方法对基材(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凹版印刷装置、基材分段、用于控制相对位置的方法以及操作凹版印刷装置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凹版印刷装置、根据权利要求18的特征的基材分段、根据权利要求24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检查和/或设置和/或修正第一输墨装置滚筒和印版滚筒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法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9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操作凹版印刷装置的方法,通过该凹版印刷装置能够根据凹版印刷方法印刷基材,通过该凹版印刷装置可以根据凹版印刷方法印刷基材。

技术介绍

[0002]EP 2 909 033 B1公开了一种具有印刷装置的凹印印刷机,其中,设计成凹版印刷滚筒的印板滚筒通过集墨滚筒间接地上墨。该印板滚筒通过多个模版辊接收印刷油墨,这些模版辊自身又通过上墨装置上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上墨分别通过两个着墨辊来进行,着墨辊经由与墨盒相配合的墨斗辊接收油墨。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在墨斗辊和模版辊之间额外设置有传墨辊。
[0003]在US 4,604,951 A中公开了一种凹印印刷机,凹印印刷机包括:承载印版的印板滚筒;与该印板滚筒保持滚动接触并且在外周上具有起传墨作用的凸起部的着墨辊;以及具有上墨装置,该上墨装置包括墨斗辊并且与着墨辊滚动接触。墨斗辊基本上具有与着墨辊相同的外周,并且在其外周上具有与印刷板上的凹部相对应的不同深度的凹部。印刷时,墨粉墨斗辊和墨刀之间的距离设置为0.03到0.05mm。此外,设置有调节机构,以便使设定了结构的墨斗辊相对于印板滚筒在外周方向和轴向上定位。
[0004]从WO 2005/077656 A1中已知一种凹印印刷机的上墨系统,其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凹印印板直接通过模版辊进行上墨,而模版辊自身又通过选择性的输墨滚筒进行上墨。输墨滚筒在其外周上通过喷射装置被施加印刷油墨,多余的油墨在与模版辊接触之前通过擦拭辊去除。在其余实施方案中,凹印印板经由转印或收集滚筒间接上墨,该转印或收集滚筒通过一个或多个模版辊进行上墨,而这些模版辊本身又通过选择性的输墨滚筒进行上墨。输墨滚筒通过喷射装置或与墨盒配合的墨斗辊在其外周面上被施加印刷油墨,在与模版辊接触之前,多余的油墨通过擦拭辊再次去除。
[0005]CN 101544098 B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的墨斗辊、传墨装置和传墨系统。油墨从油墨储器通过墨斗辊传递到弹性的输墨辊,所述墨斗辊在外周上具有与凹版印刷滚筒上的凹刻部相对应的凹刻部,该墨斗辊在外周上具有与凹版印刷滚筒上的凹刻部对应的凹刻部。当油墨涂到墨斗辊上时,墨斗辊的外侧面与钩形刮板接触,以便刮掉在非凹刻部位上的油墨。由此,在弹性的输墨辊上涂覆的不是均匀的油墨层,而是类似于凸版的形式地涂覆有与凹版印刷滚筒上的凹刻部相对应的具有不同的厚度的油墨图案。与外侧面接触的压力可以通过调节装置调节。
[0006]WO 2011/077350 A1公开了一种凹版印刷机,该凹版印刷机具有在自身之间构成印刷部位的印版和压印滚筒、集墨滚筒、五个与集墨滚筒相配合的模版滚筒以及为模版滚
筒上墨的输墨装置单元,其中,在一种实施变型中,为印版和压印滚筒分配共同的旋转驱动装置,为集墨滚筒分配自己的驱动装置,为五个模版滚筒分配五个驱动装置,为输墨装置单元分配一个或多个驱动装置。在该实施方案中即便在旋转中的驱动装置的运行期间,这些滚筒或单元的马达优选地被设计为扭矩马达。为该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修正和调节系统,用于控制集墨滚筒和模版滚筒的旋转位置,以确保与印版滚筒正确地套准。
[0007]WO 2004/069538 A2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该凹版印刷机具有在自身之间构成印刷部位的印版和压印滚筒、集墨滚筒、五个与集墨滚筒相配合的模版滚筒以及为模版滚筒上墨的输墨装置单元,在此被称为“选择滚筒”的模版滚筒与集墨滚筒无关地分别由驱动马达驱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模版滚筒与墨盒的墨斗辊一起被驱动,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模版滚筒单独被驱动,其中,墨斗辊通过轮列从集墨滚筒出发得到驱动。这种驱动的目标之一是:改变集墨滚筒和选择滚筒之间的相对速度,以补偿印板在印版滚筒上出现的伸长量。对伸长量的确定和修正借助在印版滚筒上的凹刻部、结合如下两组彼此相邻的线来实现,在这两组线中,分别根据板伸长的存在情况,由模版滚筒对中间或更靠外的线上墨并且将其印在产品上。
[0008]EP 2 006 095 A2涉及用于控制凹版印刷机中的印刷质量的方法和装置。在此,例如测量印刷产品上的墨层厚度,并在此基础上设定两个旋转体之间的接触压力。在凹版滚筒的情况下,压花深度可以被测量并被用于设置印刷间隙中的压力。压花深度或油墨膜厚度例如在测量区域的印刷在印刷材料单张纸的边缘处的线的折叠线处确定,折叠线由相应数量的输墨装置上墨。墨斗辊可以与墨盒一起被调节成与油墨传输辊相距一定距离。
[0009]DE 198 22 662 C2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印刷机的方法和系统,其中,通过生产期间获得关于操作介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该知识存储在专家系统中并且用于印刷过程或用于生产印版。此外,这也适用于维持正确的记录。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凹版印刷装置(通过该凹版印刷装置可以根据凹版印刷方法印刷基材)、基材分段、用于检查和/或调节和/或修正第一输墨装置滚筒和印版滚筒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法以及用于操作凹版印刷装置的方法,通过该凹版印刷装置可以根据凹版印刷方法印刷基材。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18、24或39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2]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的优点尤其是在于,可以将印刷油墨的消耗降低到特别低的值,和/或特别是就关于色度的分辨率而言和/或就油墨密度或油墨强度而言,能够安全地且以更高的精度生产具有特别精细的图像结构的印刷图像。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凹版印刷装置,通过该凹版印刷装置根据凹版印刷方法印刷基材,该凹版印刷装置包括印版滚筒,所述印版滚筒在其外周上包括凹部的成像图案和输墨装置,通过所述输墨装置,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上的凹部的图案能够至少部分地被上墨,其中,所述印版滚筒能够从上墨装置开始通过第一输墨装置滚筒并且通过被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部分地上墨的第二输墨装置滚筒被部分地上墨,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在其外侧面的区域中具有与印版滚筒上的凹部对应的凹部。
[0014]根据特别有利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印版滚筒为了生成用于检查印版滚筒和第一
输墨装置滚筒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图元而在印刷宽度内、优选在提供一个或多个局部图案的印刷图像的凹部的成像图案所在的区域之外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在印版滚筒上仅部分地与第一输墨装置滚筒的外周上的为了检查相对位置而被设置在限定的位置和部位中的凹部的投影重叠,所述投影通过参与油墨输送的输墨装置滚筒的分别成对的展开/滚动而在印版滚筒上获得。这使得可以检查第一个输墨装置滚筒和印版滚筒之间的套准。
[0015]为了检查和/或修正输墨装置滚筒和印版滚筒之间的套准,在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例如所提供的图元使得快速、有针对性地印刷结果的优化成为可能,特别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凹版印刷装置(500),通过所述凹版印刷装置能够根据凹版印刷方法对基材(S;S

)进行印刷,所述凹版印刷装置具有印版滚筒(503)和输墨装置(508),所述印版滚筒在其外周上包括凹部(514)的成像图案,通过所述输墨装置,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的图案能够至少部分地被上墨,其中,印版滚筒(503)能够从上墨装置(511)开始通过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和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被部分地上墨,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在其外侧面(518)的区域中具有与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对应的凹部(513),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被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部分地上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503)为了生成用于检查印版滚筒和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03;512)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图元(761;762;763;764)而在印刷宽度内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部(514.1;514.2),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在印版滚筒(503)上仅部分地与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外周上的为了检查所述相对位置而被设置在限定的位置和部位中的凹部(513.1;513.3;513.2;513.4)的投影重叠,所述投影通过参与油墨输送的输墨装置滚筒(512;519;531)的分别成对的展开而在印版滚筒(503)上获得。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503)为了生成两个用于检查印版滚筒和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03;512)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图元(761;762;763;764)而在印刷宽度内具有至少两个凹部(514.1;514.2;514.3;514.4),两个凹部中的一个凹部仅部分地、且另一个凹部至少部分地与设置在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外周上的至少两个凹部(513.1;513.3;513.2;513.4)中相应的一个凹部通过展开而获得的相应的投影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成像图案之外的印版滚筒(503)上在外周上直线延伸的凹部(514.1;514.2)和在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上在外周上延伸的凹部(513.1;513.2)被设置成,在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上延伸的凹部(513.1;513.2)的通过参与油墨输送的输墨装置滚筒(512;519;531)的分别成对的展开而在所述印版滚筒(503)上获得的投影与在印版滚筒(503)上延伸的所述凹部(514.1;514.2)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上的第一凹部(513.1;513.2)直线地且在展开时相对所述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1;514.2)倾斜地延伸、特别是旋转90
°
地延伸,和/或所述印版滚筒和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03;512)上的第一凹部(513.1;513.2;514.1;514.2)的尺寸被设置成,使得在朝向印版滚筒(503)上的线状的凹部(514.1;514.2)的方向上观察到的所述投影的重叠区域小于所述印版滚筒(503)上的所述凹部(514.1;514.2)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像图案之外的所述印版滚筒(503)上设置有一组线状的凹部(514.1;514.2),所述线状的凹部在所述印版滚筒(503)上沿轴向或周向方向彼此相邻地彼此均匀地间隔开第一距离,并且,在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外周上,一组彼此均匀地间隔开第二距离的线状的凹部(513.1;513.2)被设置成,使得印版滚筒(503)和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上的线状的凹部(514.1;514.2;513.1;513.2)组的取向是相同的,所述第二距离与第一距离稍微偏离,即以小于印版滚筒(503)上的凹部(514.1;514.2)的线宽偏离,并且,在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上延伸的凹部(513.1;513.2)的通过参与油墨输送的输墨装置滚筒(512;519;531)的分别成对的展开而在印版滚筒(503)上获得的投影至少部分地与印版滚筒(503)上的位于成像图案之外的凹部(514.1;
514.2)重叠。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503)在印刷宽度内、优选在提供一个或多个局部图案(Ni)的印刷图像的、凹部(514)的成像图案所在的区域之外另外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部(514.1;514.2;514.3;514.4),以用于印刷相同检查区(Ra(512);Ra

(512);Ra

(512);Ra
″′
(512);Ra*(512);Ru(512);Ru

(512);Ru

(512);Ru
″′
(512);Ru*(512);Ra(519);Ra

(519);Ra*(519);Ru(519);Ru

(519);Ru*(519))的分配给第一图元(763;764;767768)作为基准元素(763;764;767768)的至少一个第二图元(763;764;767768)。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503)上的用于产生用于检查印版滚筒(503)和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第一图元(761;762)的第一凹部(514.1;514.2)在印版滚筒(503)上沿轴向或周向方向观察仅部分地与设置在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外周上的凹部(513.1;513.2)的通过参与油墨输送的输墨装置滚筒(512;519;531)的分别成对的展开而在印版滚筒(503)上获得的投影重叠,并且,沿同一方向观察,所述印版滚筒(503)上的用作基准的第二凹部(514.3;514.4)完全被设置在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外周上的另一对应的凹部(513.3;513.4)的通过展开而获得的投影所覆盖。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印刷装置(500)具有多个输墨列(529),特别是具有至少四个输墨列,输墨列分别具有上墨装置(511)、具有凹部(513)的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和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通过这些装置可以间接或直接地给印版滚筒(503)上墨,并且,所述印版滚筒(503)具有数量至少对应于输墨列(529)的数量的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凹部(514.1;514.2),所述第一凹部位于印刷宽度内、优选位于提供一个或多个局部图案(Ni)的印刷图像的凹部(514)的成像图案所在的外周区域之外,所述第一凹部在印版滚筒(503)上分别仅部分地与相关的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外周上的为了检查相对位置而被设置在限定的位置和部位中的对应的凹部(513.1;513.3;513.2;513.4)的投影重叠,所述投影通过参与相关输墨列(529)的油墨输送的输墨装置滚筒(512;519;531)的分别成对的展开而在印版滚筒(503)上获得。9.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503)上的用于产生用于检查印版滚筒(503)和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图元(766;767)的第一凹部(514.6;514.7)在印版滚筒(503)上沿轴向或周向方向仅部分地与设置在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的外周上的凸起部(524.6;524.7)的通过展开而获得的投影重叠,并且,在同一方向上观察,所述印版滚筒(503)上的用作基准的第二凹部(514.8;514.9)被设置在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的外周上的凸起部(524.8;524.9)或凸起部区域(522.6;522.7)的通过展开而获得的投影所重叠。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或10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检查第一图元(761;762;766;767)的传感器件(753)、用于评估第一图元(761;762;766;767)在基材(S;S

)上和/或相对于第二图元(763;764;768;769)的位置的评估机构、和/或用于修正第一输墨装置滚筒或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2;519)相对印版滚筒(503)在轴向和/或周向方向上的错误的相对位置的控制机构和驱动机构(756;616;736;698;749)。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实施在传感器件(753)中或在
信号技术上与传感器件连接的控制机构(756)中的软件被设置成,使得通过所述软件,作为评估同一检查区(Ra(512);Ra

(512);Ra

(512);Ra
″′
(512);Ra*(512);Ru(512);Ru

(512);Ru
″′
(512);Ru
″′
(512);Ru*(512);Ra(519);Ra

(519);Ra*(519);Ru(519);Ru

(519);Ru*(519))的至少一个图元(761;762;766;767;763;764;768;769)的位置的结果,能够输出用于与位置偏差的修正相关的驱动机构(616;736;698;749)的操纵变量。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实施在传感器件(753)中或在信号技术上与传感器件连接的控制机构(756)中的控制机构通过信号连接件(758;759)与驱动机构(616;698;736;749)有效连接,通过该驱动机构,相应的输墨装置滚筒(512;519)能够与确定出的相对于目标相对位置的偏差相关地、自动化地在相对于印版滚筒(503)的轴向相对位置或周向相对位置方面进行改变。13.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或12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以能够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在凹版印刷装置(500)的机架(538)中并通过具有驱动机构(736)的轴向驱动装置(734)而能够轴向移动,和/或,包括所述凹部(513)的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单独地或与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一起在生产运行中通过驱动装置(616、711)被驱动或能够被驱动,所述驱动装置在机械上独立于在生产运行中使所述印版滚筒(503)旋转的驱动机构并优选地能够关于转角位置而调节。14.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或13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墨装置(511)至少在将印刷油墨(517)施加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上的着墨部位的下游侧包括被设计为刮刀的在操作位置与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外侧面(518)处于接触的保留机构(526),所述下游侧是在包括所述凹部(513)的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运行旋转方向(D)上的下游侧,沿运行旋转方向(D)观察,通过所述保留机构能够在上墨之后并且在第一合压部位之前通过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将事先施加到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的外侧面(518)上的印刷油墨(517)去除。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保留机构(526)或支承所述保留机构并且能够轴向运动地支承在所述上墨装置(511)中的油墨存放单元(571)通过驱动机构(543)在相对于包括所述凹部(513)的输墨装置滚筒(512)的相对轴向位置方面能够轴向地运动和/或在运行中能够往复运动。16.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或15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凹部(513)的输墨装置滚筒(512)被设计成能够调温和/或能够以调温介质通流,和/或,在给所述上墨装置(511)供应印刷油墨(517)的管路系统中设置有调温装置(604),通过所述调温装置,待输入的印刷油墨(517)能够被调温。17.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或16所述的凹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印版滚筒上(503)用于产生用来检查印版滚筒和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03;512)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图元(761;762;763;764)而设置的各个凹部(514.1;514.2;514.3;514.4)位于印刷宽度内,并且在凹部(514)的成像图案所在的外周区域之外,所述成像图案提供一个或多个局部图案(Ni)的印刷图像。18.一种基材分段(S;S

),所述基材分段特别地包括通过凹版印刷方法印刷的印刷图像,其中,排布检查区(Ra(512);Ra

(512);Ra

(512);Ra
″′
(512);Ra*(512);Ru(512);Ru

(512);Ru

(512);Ru
″′
(512);Ru*(512))的印刷的图元(761;762;763;764),通过所述图元
的相对位置和/或光学效应,能够导出关于印版滚筒(503)和给印版滚筒(503)上墨的输墨装置(508) 的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之间在印刷所述图元时沿轴向方向和/或周向方向存在的错误的相对位置的结论,所述印版滚筒在其外周具有凹部(514.1;514.2;514.3;514.4),所述第一输墨装置滚筒在其外周具有相对应的凹部(513.1;513.2;513.3、513.4)。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材分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分段(S;S

)包括至少一个表征印版滚筒和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03;512)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的检查区(Ra(512);Ra

(512);Ra

(512);Ra
″′
(512);Ra*(512))和/或至少一个表征印版滚筒和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03;512)之间在周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检查区(Ru(512);Ru

(512);Ru

(512);Ru
″′
(512);Ru*(512)),和/或,所述基材分段(S;S

)在一个印刷长度上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表征在周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检查区(Ru(512);Ru

(512);Ru

(512);Ru
″′
(512);Ru*(512))。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基材分段,其特征在于,检查区(Ra(512);Ra

(512);Ra

(512);Ra
″′
(512);Ra*(512);Ru(512);Ru

(512);Ru

(512);Ru
″′
(512);Ru*(512))包括作为基准元素(763;764)印刷的图元(763;764)和作为检查元素(761;762)印刷的且待评估相对基准元素(763;764)的相对位置的图元(761;762),或者具有一组均匀间隔的、在着色强度上不同的线状的图元(761;762),从其强度分布能够导出关于可以在印刷所述图元(761;762)时在第一输墨装置滚筒(512)和印版滚筒(503)之间沿轴向方向和/或周向方向存在的错误的相对位置的结论。21.根据权利要求18、19或20所述的基材分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分段(S;S

)包括至少一个检查区(Ra(519);Ra

(519);Ra*(519);Ru(519);Ru

(519);Ru*(519))的印刷在基材同侧上的图元(766;767;768;769),根据所述图元的相对位置来得出关于在印刷所述图元(766;767;768;769)时在印版滚筒(503)和给印版滚筒(503)上墨的输墨装置(508)的第二输墨装置滚筒(519)之间沿周向方向和/或轴向方向存在的错误的相对位置的结论,所述印版滚筒在其外周具有成像凹部(514),所述第二输墨装置滚筒在其外周具有相对应的凸起部(524)或凸起的区域(522)。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材分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分段(S;S

)包括至少一个表征相对轴向位置的检查区(Ra(519);Ra

(519);Ra*(519))和/或至少一个表征在周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检查区(Ru(519);Ru

(519);Ru*(512)),和/或,所述基材分段(S;S

)在一个印刷长度上、特别是在承印材料单张纸上包括两个相互间隔开的、表征周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检查区(Ru(519);Ru

(519);Ru*(519))。23.根据权利要求18、19、20、21或22的基材分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分段(S;S

)上设置的检查区(Ra(512);Ra

(512);Ra

(512);Ra
″′
(512);Ra*(512);Ru(512);Ru

(512);Ru

(512);Ru
″′
(512);Ru*(512);Ra(519);Ra

(519));Ra*(519);Ru(519);Ru

(519);Ru*(519))被设置在基材分段(S;S

)的通过一个或多个所印刷的局部图案(Ni)形成的印刷图像之外的边缘区域(752)中,和/或,在基材分段(S;S

)的每个侧部的边缘区域(752)中设置有在印刷长度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两组检查区(Ra(512);Ra

(512);Ra

(512);Ra
″′
(512);Ra*(512);Ru(512);Ru

(512);Ru

(512);Ru
″′
(512);Ru*(512);Ra(519);Ra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娜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