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菌地转移液态介质的无菌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132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菌连接器,用于将液态的介质从液体容器(2)无菌地转移到生物工艺技术设备(3)中,其中,所述无菌连接器(1)具有两个耦接装置(4a、4b)。提出了,所述耦接装置(4a、4b)分别具有壳体(5a、5b)和可调整地安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空间(6a、6b)中形成通道(7a、7b)的调整元件(8a、8b),其中,所述通道(7a、7b)从调整元件进入开口(9a、9b)延伸到调整元件排出开口(10a、10b);壳体(5a、5b)10可机械地相互连接,并且具有流体进入部(11a、11b)和流体排出部(12a、12b),其中,在所述壳体(5a、5b)的连接状态中,一个壳体(5a)的流体排出部(12a)和另一个壳体(5b)的流体进入部(11b)处于相互重叠中;在所述壳体(5a、5b)的连接状态中,所述调整元件(8a、8b)分别可从起始位置调整至运行位置中,在该起始位置中,一方面在通道(7a、7b)与调整元件进入开口(9a、9b)之间以及另一方面在通道(7a、7b)与调整元件排出开口(10a、10b)之间的流体连接被阻止,在该运行位置中,所述调整元件进入开口(9a、9b)与所述流体进入部(11a、11b)且所述调整元件排出开口(10a、10b)与所述流体排出部(12a、12b)处于流体连接中。12b)处于流体连接中。12b)处于流体连接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无菌地转移液态介质的无菌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无菌地转移液态的尤其是生物的介质的无菌连接器、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的前序部分的无菌连接器的耦接装置、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的具有包装部和至少一个无菌地包装在其中的这种耦接装置或无菌地包装在其中的这种无菌连接器的包装组件、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7的无菌地包装的这种无菌连接器、无菌地包装的这种耦接装置和/或这种包装组件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工艺技术设备在此一般被理解为如下装置,利用其可以执行或支持生物技术过程。在此仅示范性地提及生物反应器,在这些生物反应器在规定条件下培养微生物或组织细胞。这种装置通常具有容器,在该容器中一方面容纳着来自被设置用于生物技术工艺的物质例如微生物或组织细胞的生物反应介质,并且另一方面容纳着相应的营养介质,以便能够执行相应的生物技术方法步骤,例如发酵或培养。
[0003]对于这种生物反应器的一个例子一方面是生产生物反应器,即以具有例如几百或几千升的工作容积的生产规模(或生产标准、即Produktionsma
ß
stab)的相对较大的生物反应器,用于微生物产品或细胞产品的工业化制造,尤其是生物制药(Biopharmazeutika)。这种生物反应器形成发酵液作为产物,该发酵液通常在所谓的下游过程中进一步处理,以便从细胞或培养上清(或培养上清液,即Kultur
ü
berstand)中获得产物。另一个例子是实验室生物反应器,即以带有例如小于10升的工作容积的实验室规模的相对较小的生物反应器。这种实验室生物反应器例如用于制造ATMP(先进治疗医疗产品,用于新式治疗的药物)和/或进行细胞扩增,通过该细胞扩增可以产生对于相应的应用目的来说足够数量的细胞,尤其是组织细胞或微生物细胞。对此的一种应用情况是人类细胞的增殖,例如T细胞(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取自患者,然后离体扩增,并且随后重新注入患者。
[0004]特别是在用实验室生物反应器制造ATMP的情况下,但原则上也在生产生物反应器的情况下,将各种液态的例如生物的介质无菌地添加到相应的生物反应器中是尤其重要的。由于许多ATMP不能无菌地过滤或最终灭菌,因此在相应洁净室等级的洁净室中以无菌方式进行这些药物的制造。由此,把液态介质添加到生物反应器中或在两个培养器皿和/或生物反应器之间转移液态介质原则上包含污染的风险,因此这种处理步骤通常在洁净室等级A(GMP指南附件1)或ISO 5(ISO 14644

1)的洁净室中进行。然而,由于高监控要求、耗费的着装程序等,在这种洁净室中制造药物是非常成本集中的。
[0005]出于这个原因,尤其是在ATMP的制造领域,存在用于细胞培养或扩增的封闭系统的需要,由此可以使用较低洁净室等级的洁净室,例如洁净室等级D(GMP指南附件1)或ISO 8(ISO 14644

1)的洁净室。但在此的一个挑战是,以尽量简单的方式将液态介质添加给这种封闭系统。虽然已知有各种连接系统,如鲁尔连接器、鲁尔锁连接器等,以便例如将小容量液体容器如注射器或梨状瓶(或长颈梨形瓶、小瓶,即Phiole)与封闭系统耦接。但在此,在连接器的两个耦接装置(对于鲁尔连接器为公鲁尔接头和母鲁尔接头)相互连接的耦接
部位处存在污染风险,因此在制造连接时必须尤其地注意无菌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基于的问题是,如此设计和改进用于将液态介质从液体容器无菌地转移到生物工艺技术设备中的无菌连接器,使得在介质转移时可按简单的方式产生无菌的条件。
[0007]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无菌地转移液态的尤其是生物的介质的无菌连接器中,上述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解决。
[0008]重要的是如下基本考虑:提出一种无菌连接器,其带有两个为了从液体容器(其例如是最小量的液体容器)到生物工艺技术设备(其尤其是生物反应器)中的液体转移而待相互连接的耦接装置,在其中,这些耦接装置首先以一种状态提供,在这种状态中对于液体转移决定性的优选无菌的部分经由用户的污染不是轻易可能的,因为这些部分在这种状态中在耦接装置中被遮盖并且由此被保护以防接触。
[0009]特别地,相应的耦接装置的通道,以及对于其中一个耦接装置而言的至少排出开口和对于另一耦接装置而言的至少与其对应的进入开口,在该状态中处于被保护以防污染的优选无菌的位置。在两个耦接装置然后按规定彼此连接之后,它们可以各自被带到一种状态中,在该状态中对于液体转移决定性的所述部分从受保护的、优选无菌的位置中移出,并且如此彼此连接且彼此对准,从而可以进行液体转移。然后在这种允许转移的状态中,一个耦接装置的先前受保护且仍无菌的排出开口和另一耦接装置的先前受保护且仍无菌的进入开口如此彼此相对布置,使得液态介质可以从一个耦接装置流入另一个耦接装置。在这种状态中,液态介质在从一个耦接装置到另一个耦接装置的过渡的区域中仅与这些耦接装置的先前受保护且仍然无菌的区段接触。先前未受保护并相应地暴露于可能的污染风险的区域,与流体流经的区域间隔开,从而细菌或其它介质不可进入液态介质中。
[0010]特别优选的是,在两个耦接装置相互连接之前,液体容器(应从其中排出介质)和/或生物工艺技术设备(应向其中添加介质)已经无菌地与各自关联的耦接装置连接。这特别优选已经在制造商侧进行。于是可设想的是,液体容器的制造商已经为其提供带有无菌连接器的所关联的耦接装置,其中,液体容器特别优选地在该时间点已经在制造商侧被填充,其中,液体容器和耦接装置优选地在按规定相互连接的状态中尤其是作为一次性使用部件提供给用户供使用。相应的情况也适用于生物工艺技术设备,在其中同样可设想的是,设备的制造商已经为其提供带有无菌连接器的所关联的耦接装置,必要时还已经带有多个这种耦接装置,其中,生物工艺技术设备和相应的耦接装置优选地在按规定相互连接的状态中尤其是作为一次性使用部件提供给用户供使用。
[0011]以此方式,无菌连接器的两个耦接装置在建立连接之前,在任何对于液体转移决定性的优选无菌的部位处是不可被污染的,因为在介质从液体容器到达与其相连的耦接装置中的所在区域中,以及在介质从另一个耦接装置到达生物工艺技术设备中的所在区域中,已经存在无菌连接。耦接装置的区段(经由其使介质按规定从关联于液体容器的耦接装置进入相应另一个耦接装置中)在两个耦接装置相互连接之后,才从相应耦接装置的受保护的、优选无菌的区域移开,并且相互被带到一起。尤其地,这两个区段直接相互被带到一起,而它们在其从受保护的区域移动到其按规定的终端位置时,不能与耦接装置的其它可污染的区段或与用户接触。因为在两个耦接装置相互连接之后,耦接装置的在这个时间点
仍无菌的部分才按规定彼此相对布置并被带到相互接触中,并且在该移动期间,这些部分的污染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通过所提出的(或根据建议的,即vorschlagsgem
äß
en)无菌连接器,按特别简单的方式,在液体容器和生物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无菌连接器,用于将液态的尤其是生物的介质从液体容器(2)无菌地转移到生物工艺技术设备(3)尤其是生物反应器中,其中,所述无菌连接器(1)具有两个耦接装置(4a、4b),其特征在于:所述耦接装置(4a、4b)分别具有带有壳体内部空间(6a、6b)的壳体(5a、5b)和可调整地安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空间(6a、6b)中形成通道(7a、7b)的调整元件(8a、8b),其中,所述通道(7a、7b)穿过所述调整元件(8a、8b)从调整元件进入开口(9a、9b)延伸到调整元件排出开口(10a、10b);一个耦接装置(4a)的壳体(5a)可与另一个耦接装置(4b)的壳体(5b)机械地连接;相应的壳体(5a、5b)具有流体进入部(11a、11b)和流体排出部(12a、12b),它们将所述壳体内部空间(6a、6b)与周围环境连接,其中,在所述壳体(5a、5b)的机械地相互连接的状态中,一个壳体(5a)的流体排出部(12a)和另一个壳体(5b)的流体进入部(11b)相互处于重叠中;在所述壳体(5a、5b)的机械地相互连接的状态中,所述调整元件(8a、8b)分别可从起始位置调整至运行位置中,在该起始位置中,一方面在通道(7a、7b)与调整元件进入开口(9a、9b)之间以及另一方面在通道(7a、7b)与调整元件排出开口(10a、10b)之间的流体连接被阻止,在该运行位置中,所述调整元件进入开口(9a、9b)与所述流体进入部(11a、11b)且所述调整元件排出开口(10a、10b)与所述流体排出部(12a、12b)处于流体连接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起始位置中,相应的所述通道(7a,7b)在所述壳体内部空间(6a、6b)的相对于所述壳体(5a、5b)的周围环境密闭地被密封的区域中延伸,优选地,在所述起始位置中,所述调整元件进入开口(9a、9b)和所述调整元件排出开口(10a、10b)分别指向相应壳体(5a、5b)的壳体内壁(13a、13b)。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起始位置中,相应的调整元件(8a,8b)的区段尤其是周缘区段(Ua1,Ub1)密闭密封地封闭相应的壳体(5a、5b)的所述流体进入部(11a,11b),和/或相应的调整元件(8a、8b)的区段尤其是周缘区段(Ua2、Ub2)密闭密封地封闭相应的壳体(5a、5b)的所述流体排出部(12a、12b),和/或,在所述起始位置中,相应的调整元件(8a、8b)的围绕所述调整元件进入开口(9a、9b)伸延的区段尤其是周缘区段(Ua3,Ub3),和/或,相应的调整元件(8a、8b)的围绕所述调整元件排出开口(10a、10b)伸延的区段尤其是周缘区段(Ua4、Ub4),密闭起密封作用地贴靠在相应壳体(5a、5b)的壳体内壁(13a、13b)处,和/或,在所述起始位置中,相应的壳体(5a、5b)的围绕所述流体进入部(11a、11b)伸延的区段(Aa1、Ab1),和/或,相应的壳体(5a、5b)的围绕所述流体排出部(12a、12b)伸延的区段(Aa2、Ab2),密闭起密封作用地贴靠在相应的调整元件(8a、8b)处。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无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个壳体(5a)的调整元件(8a)经由所述壳体(5a)的流体排出部(12a)从所述壳体内部空间(6a)伸出,和/或,另一个壳体(5b)的调整元件(8b)经由所述壳体(5b)的流体进入部(11b)从所述壳体内部空间(6b)伸出。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无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个壳体(5a)的调整元件(8a)和另一个壳体(5b)的调整元件(8b)在壳体(5a、5b)的机械地相互连接的状态中,
至少当两个调整元件(8a、8b)都在其运行位置中时,优选还当两个调整元件(8a、8b)都在其起始位置中时,进一步优选持续地,便在预应力下彼此贴靠,优选地,在相互接触的区域中,所述调整元件(8a、8b)弹性地变形。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无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5a、5b)的机械地相互连接的状态中,当两个调整元件(8a、8b)在其运行位置中时,一个调整元件(8a)的围绕调整元件排出开口(10a)伸延的区段尤其是周缘区段(Ua4),和另一个调整元件(8b)的围绕调整元件进入开口(9b)伸延的区段尤其是周缘区段(Ub3),便以使相应的通道(7a、7b)相对相应的壳体(5a、5b)密闭地起密封作用的方式相互贴靠。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无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相应的调整元件(8a、8b)区段式地或完全地,尤其在密闭密封地封闭所述流体进入部(11a、11b)的区段中,和/或在密闭密封地封闭所述流体排出部(12a、12b)的区段中,和/或在围绕所述调整元件进入开口(9a、9b)伸延的区段中,和/或在围绕所述调整元件排出开口(10a、10b)伸延的区段中,由弹性体尤其是由硅树脂材料设计而成;和/或,相应的壳体(5a、5b)区段式地,尤其是在围绕所述流体进入部(11a,11b)伸延的区段中,和/或在围绕所述流体排出部(12a、12b)伸延的区段中,由弹性体,尤其是由硅树脂材料设计而成,并且优选地在其余之处由具有较低弹性的塑料,尤其是热塑性塑料设计而成。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无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5a、5b)的机械地相互连接的状态中,当两个调整元件(8a、8b)都在其运行位置中时,对于两个耦接装置(4a、4b),流体进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赛多利斯斯泰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