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讯电缆,具体的说是属于在长隧道移动通讯中使用的泄漏电缆,可极大的提高隧道1GHz附近的公用网和专用网通讯性能,并能大幅度降低整体成本。技术背景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商品泄漏电缆是从上世纪前半叶开始用于隧道铁路及坑道移动通信的传统泄漏电缆。由于当时通讯频率较低,仅在39MHz以下,因而射频同轴电缆的内传输损耗在39MHz以下是很低的。这种电缆为了制造方便及当时的机床加工水平,故使数公里长的射频同轴电缆上所开的若干泄漏缝隙大小及间距完全保持一致,因而泄漏损耗及传输损耗是恒定不变的,形成恒参泄漏电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讯频率在不断升高,当频率升到1GHz附近时,使用这种恒参泄漏电缆,就会出现因传输损耗显著上升使电缆始端泄漏在隧道中的通信信号很强,而在1.6公里后将削弱50dB以上,造成中继直放站两站之间信号强度突跳,这种数十分贝的信号突跳,对于声学、光学、通信、电学中适应调整期来说都比较长,而且突跳越大,调整期越长,严重影响到通信质量的提高,并形成移动通信与交通控管信号的相互潜在干扰。一般在长隧道移动通讯中使用这种泄漏电缆时,需要在每两根泄漏电缆之间加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置变参泄漏电缆,包括外导体(1),内导体(2)和若干个泄漏缝隙(3),其特征在于各段泄漏缝隙间距(d)在电缆外导体上按非线性递减分布,各间距的数值要满足该段泄漏耦合损耗与该段泄漏电缆中传输功率同量增减;各个泄漏缝隙长度(L)在电缆外导体上按非线性递增分布,每个泄漏缝隙的长度数值要满足该处泄漏耦合损耗与该处泄漏电缆中传输功率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兆翁,郑延军,郑延晖,
申请(专利权)人:郑兆翁,郑延军,郑延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