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人力移动载具的轮体快拆结构,用以简化轮体的更换与增进换轮的工作效率。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二轮车或电动自行车可以依据刹车方式大致上区分为碟刹或夹刹两种形式刹车器。以自行车作举例,夹刹是通过(V型)夹具上的刹车皮与车轮外框接触,通过夹持力产生的摩擦力,而减缓车轮的速度,碟刹则是在轮毂同轴设置且定位刹车盘,在车架设置刹车夹钳且使刹车盘位于刹车夹钳的二钳脚之间,通过二钳脚夹持刹车盘来产生上述摩擦力。相较于夹刹的刹车机制,碟刹具有较为优异的刹车反应表现。
[0003]现有的碟刹盘是直接锁固在车轮轮毂上,通过快拆同时穿过轮毂与车架的穿轴件组合,使用者能快速解除快拆的锁固状态,使车轮从穿轴件轴向退出,而便于更换车轮。然而,由于刹车盘是设置于刹车夹钳之间,一般时侯,在更换车轮的前,必须将刹车夹钳拆除,才能使车轮的轮毂轴向拆卸退出,除此之外,在将刹车夹钳回复原状时,也必须要重新校正刹车夹钳的夹持力,增加换轮工作的难度与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拆结构,用以将一轮体的一轮毂安装于一车架的一穿轴件,该轮体通过一传动件驱动使其转动,其特征在于,该快拆结构包含:一芯轴单元,为一中空杆体,具有相互远离的一定位端与一卡止端,该中空杆体还具有邻近该卡止端的至少一径向穿孔,该定位端定位于该轮毂,该卡止端形成一挡止面且设有一沟槽,该径向穿孔容设一钢珠;以及一快拆操作单元,供操作使该轮毂与该穿轴件之间形成一锁固状态、一第一解锁状态、第二解锁状态或一分离状态,该快拆操作单元包含一操作杆,该操作杆穿设该中空杆体内部,该操作杆具有相互远离的一操作端以及一配合端,该操作杆还径向凹设一邻近该配合端的颈部,该配合端选择地卡止于该挡止面或卡止于该沟槽的底部;其中,该芯轴单元依序穿设该轮体的该轮毂与该车架的穿轴件,该操作杆穿设于该中空杆体且使该操作端与该配合端位于该中空杆体的外部,该配合端卡止于该沟槽的底部,形成该锁固状态时,此时,该钢珠定位于该径向穿孔、该操作杆、以及该穿轴件的一端面之间;其中,于该锁固状态时,该操作杆的该操作端受推挤,使该配合端远离该沟槽的底部,形成该第一解锁状态,此时,该钢珠定位于该径向穿孔且容许朝向该操作杆的该颈部移动;其中,在该第一解锁状态,该操作杆的该操作端能够受控制而旋转,使该配合端卡止于该挡止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羿廷,
申请(专利权)人:南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