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辅助起坐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222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辅助起坐轮椅,包括底架系统、椅座系统和椅背系统,底架系统上设置有行走装置,行走装置用于实现底架系统的移动,椅座系统与底架系统之间设置有椅座抬升装置,椅座系统的前端与椅座抬升装置前端铰接,椅座抬升装置用于驱动底座系的非铰接端以铰接端为轴转动至与地面垂直状态,椅背系统的下端与椅座系统的后侧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座椅模式、行走模式、站立模式和躺椅模式,既能够实现传统轮椅的行进功能,又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或其他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克服因生理机能衰退或疾病引发的站立困难问题。能衰退或疾病引发的站立困难问题。能衰退或疾病引发的站立困难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辅助起坐轮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辅助起坐轮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 随着人口红利的急剧消失,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人口增长的大体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让大量具有走动能力的老年人因为缺乏站立的能力,而仍然被困在椅子上。老年人无法从座位起立,无法正常的站立,需要他人的照顾辅助站起,这将会严重的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对家庭和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0003]现有的轮椅大多功能单一,仅能实现载人行进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辅助起坐轮椅,能够在保持现有轮椅座椅模式及行走模式的前提下,实现站立模式和躺椅模式。
[0005]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辅助起坐轮椅,包括底架系统、椅座系统和椅背系统,底架系统上设置有行走装置,行走装置用于实现底架系统的移动,椅座系统与底架系统之间设置有椅座抬升装置,椅座系统的前端与椅座抬升装置前端铰接,椅座抬升装置用于驱动底座系的非铰接端以铰接端为轴转动至与地面垂直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辅助起坐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系统、椅座系统和椅背系统,底架系统上设置有行走装置,行走装置用于实现底架系统的移动,椅座系统与底架系统之间设置有椅座抬升装置,椅座系统的前端与椅座抬升装置前端铰接,椅座抬升装置用于驱动底座系的非铰接端以铰接端为轴转动至与地面垂直状态,椅背系统的下端与椅座系统的后侧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辅助起坐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座系统包括轮椅底架,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万向轮和行走驱动电机,轮椅底架后端两侧均设置有行走轮,轮椅底架前端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行走驱动电机驱动行走轮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辅助起坐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座抬升装置包括第一抬升结构和第二抬升结构,第一抬升结构包括第一滑轨组件、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臂组件和第一驱动装置;第一滑轨组件包括水平对称设置在底架系统上表面且结构相同的第一左滑轨和第一右滑轨,第一左滑轨和第一右滑轨上均水平向开设有连接轴滑动槽,第一连接轴设置在连接轴滑动槽内且与第一左滑轨和第一右滑轨滑动连接,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分别突出于第一左滑轨和第一右滑轨,第一连接臂组件包括水平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左连接臂和第一右连接臂,第一左连接臂和第一右连接臂的后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轴的左端和右端铰接,第一左连接臂和第一右连接臂的前端分别与椅座系统的前端左右两侧铰接;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轮椅底架上,且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连接在第一左连接臂和第一右连接臂前部之间的连接板铰接;所述的第二抬升结构包括第二滑轨组件、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臂组件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二滑轨组件包括水平对称设置在椅座系统下表面且结构相同的第二左滑轨和第二右滑轨,第二左滑轨和第二右滑轨上均水平向开设有连接轴滑动槽,第二连接轴设置在连接轴滑动槽内且与第二左滑轨和第二右滑轨滑动连接,第二连接臂组件包括水平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二左连接臂和第二右连接臂,第二左连接臂和第二右连接臂的上端分别与第二连接轴铰接,第二左连接臂和第二右连接臂的下端分别与第一左连接臂和第一右连接臂的前部铰接;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椅座系统下表面,且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接轴中部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飞商俊辉杨贺刚杨晰予高涵豫刘瑞思王嘉宝孟令斌凌炜杨宏宇王均杰贾贺伟王彦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