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及轮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681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椅及轮椅系统,轮椅包括座椅模块、支撑臂、底盘模块、控制模块;座椅模块与支撑臂转动连接,支撑臂与底盘模块转动连接;控制模块根据路况监测模块反馈的信息控制行驶轮的制动与否;根据坐感模块反馈的信息调整座椅模块的转动角度、支撑臂的转动角度,便于调整座椅模块的重心,防止轮椅倾倒,保证乘坐人员的安全。乘坐人员的安全。乘坐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椅及轮椅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轮椅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轮椅及轮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全球老龄化日益严重,且部分老年人行动不便,在较远距离出行时需要借助轮椅等辅助设备,对轮椅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来电动轮椅技术更进一步发展为智能化轮椅,增加并增强了轮椅按照人类的指令自主移动的执行能力。轮椅的使用者可以更方便地使用轮椅,摆脱对照顾者或者其他家庭人员的依赖,更自主的实现移动目的,更多的专业级、功能特性突出的轮椅产品在市场上不断涌现。
[0003]现有市场上的电动轮椅都是在普通的轮椅结构上通过简单的增加电机和电池及简易的控制单元实现。上述电动轮椅仍然需要人为操作对轮椅进行控制,老年人反映较慢,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做出有效的操作,导致乘坐人员容易出现不可逆损伤。轮椅进行大角度转向,上、下陡坡,贴近台阶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不当导致倾翻的情况,如无监护人员在场,后果极其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椅及轮椅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椅容易倾翻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轮椅,包括:座椅模块,其具有用于监测坐姿的坐感模块;底盘模块,其具有行驶轮以及用于监测路况的路况监测模块;支撑臂,其设置在所述座椅模块与底盘模块之间;其中,所述座椅模块与所述支撑臂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臂与所述底盘模块转动连接;控制模块,其根据所述路况监测模块反馈的信息控制所述行驶轮的制动与否;且其根据所述坐感模块反馈的信息调整所述座椅模块的转动角度、支撑臂的转动角度。
[0006]进一步的,所述轮椅还包括姿态传感器,用于监测轮椅的姿态角和加速度,并发送至控制模块;当所述轮椅的姿态角超过设定角度或加速度超过设定加速度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行驶轮制动,并进行预警;当所述轮椅的姿态角未超过设定角度且加速度未超过设定加速度时,所述控制模块调整所述座椅模块的转动角度、支撑臂的转动角度,以调整乘坐人员的重心。
[0007]又进一步的,所述轮椅还包括:前置摄像头,其用于采集轮椅前方的图像信息;后置摄像头,其用于采集轮椅后方的图像信息;视觉数据识别模块,其根据所述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反馈的信息判断路况,
并进行提示。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轮椅还包括:触控显示模块,其用于设定目标位置以及选择是否开启自主导航功能;定位模块,其用于获取轮椅当前位置;自主导航模块,其在自主导航功能开启后,根据轮椅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生成导航路线,控制轮椅行驶到目标位置。
[0009]再进一步的,当所述座椅模块的腰靠区的正面与轮椅的前进方向垂直时,轮椅进入蠕动模式,在蠕动模式下,轮椅的移动速度小于设定速度阈值。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轮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座椅模块的腰靠区的腰感模块,用于监测坐姿;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腰感模块和坐感模块反馈的信息判定乘坐人员的坐姿,并调整所述座椅模块的转动角度、支撑臂的转动角度。
[0011]又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包括:弹性阻尼器;第一连接部,其位于所述弹性阻尼器的上方,其与所述弹性阻尼器转动连接,其与所述座椅模块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其与所述弹性阻尼器固定连接,其与所述底盘模块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坐感模块反馈的信息调整所述弹性阻尼器的阻尼力度、第一连接部的转动角度、第二连接部的转动角度。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座,其内部具有安装腔,其与所述座椅模块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其与所述弹性阻尼器转动连接;电机,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蜗杆蜗轮传动机构,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带动所述连接座转动。
[0013]再进一步的,所述蜗杆蜗轮传动机构包括蜗杆和蜗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底部与蜗轮对应的位置具有底部穿孔,所述弹性阻尼器的顶端穿过所述底部穿孔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阻尼器与所述底部穿孔转动连接。
[0014]一种轮椅系统,包括:所述的轮椅,其具有无线通信模块;远程服务器,其与所述轮椅进行无线通信,对所述轮椅进行远程监控。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轮椅及轮椅系统,通过设置座椅模块与支撑臂转动连接,支撑臂与底盘模块转动连接;根据路况监测模块反馈的信息控制行驶轮的制动与否;根据坐感模块反馈的信息调整座椅模块的转动角度、支撑臂的转动角度,便于调整座椅模块的重心,防止轮椅倾倒,保证乘坐人员的安全。
[0016]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轮椅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座椅模块的爆炸图;图3是图1中座椅模块的爆炸图;图4是图1中座椅模块的底部结构图;图5是图4中快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爆炸图;图8是图6中弹性阻尼器与蜗轮的连接示意图;图9是图1中底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00、座椅模块;110、座椅;1101、通风孔;111、触控显示模块;112、遥控把手;113、前置摄像头;114、后置摄像头;115、运行指示灯;116、安装板;121、腰靠;122、坐垫;123、坐感模块;130、控制盒连接座;131、主板;132、电源板;133、排气风扇;134、快接口;1341、卡边;13411、销孔;135、电源通讯接口;200、支撑臂;210、第一连接部;211、连接座顶盖;212、连接座;2121、安装腔;2122、底部穿孔;2123、卡合轨道;213、卡合开关;2131、销子;2132、快速解锁按钮;214、电机;215、蜗杆;216、蜗轮;220、弹性阻尼器;230、第二连接部;240、支撑壳;241、左支撑壳;242、右支撑壳;2421、右半圆形孔;243、锂电池;244、电池盖;300、底盘模块;310、底盘;311、左前轮;312、右前轮;313、左后轮;314、右后轮;315、轮毂电机;316、路况监测模块;320、底盘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

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模块,其具有用于监测坐姿的坐感模块;底盘模块,其具有行驶轮以及用于监测路况的路况监测模块;支撑臂,其设置在所述座椅模块与底盘模块之间;其中,所述座椅模块与所述支撑臂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臂与所述底盘模块转动连接;控制模块,其根据所述路况监测模块反馈的信息控制所述行驶轮的制动与否;且其根据所述坐感模块反馈的信息调整所述座椅模块的转动角度、支撑臂的转动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还包括姿态传感器,用于监测轮椅的姿态角和加速度,并发送至控制模块;当所述轮椅的姿态角超过设定角度或加速度超过设定加速度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行驶轮制动,并进行预警;当所述轮椅的姿态角未超过设定角度且加速度未超过设定加速度时,所述控制模块调整所述座椅模块的转动角度、支撑臂的转动角度,以调整乘坐人员的重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还包括:前置摄像头,其用于采集轮椅前方的图像信息;后置摄像头,其用于采集轮椅后方的图像信息;视觉数据识别模块,其根据所述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反馈的信息判断路况,并进行提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还包括:触控显示模块,其用于设定目标位置以及选择是否开启自主导航功能;定位模块,其用于获取轮椅当前位置;自主导航模块,其在自主导航功能开启后,根据轮椅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生成导航路线,控制轮椅行驶到目标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座椅模块的腰靠区的正面与轮椅的前进方向垂直时,轮椅进入蠕动模式,在蠕动模式下,轮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于尊宋振伟高志红刘媛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