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935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47
本申请涉及圈梁构件成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卡位槽,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位于卡位槽内的外模,所述外模整体设置为U形,U形的所述外模两端边缘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外模内设置有内模,所述内模包括第一模板和垂直于第一模板且设置在第一模板两侧边缘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远离第一模板的端部与限位板抵接,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均包括多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块,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相邻的所述连接块可拆卸连接至一起。本申请具有便于不同厚度圈梁的制作的效果。制作的效果。制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


[0001]本申请涉及圈梁构件成型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

技术介绍

[0002]圈梁是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楼层、吊车梁顶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构件,圈梁能够有效的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不利影响,现有的圈梁都是先绑扎圈梁的钢筋,然后围绕圈梁钢筋捆扎上铸模的模板,再浇筑好混凝土即可。这种方法现场浇筑效率低,建筑垃圾多,耗费木材,不环保,人工成本较高而且安全隐患大,于是出现了一种圈梁预制件,将二次结构填充墙和预制构件的整体砌筑后再浇筑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预制件的制作需要使用圈梁成型模来进行倒模。
[0003]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10002884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包括外模、限位板、内模、封堵板、脱模板、脱模拉环、支撑板、卡位槽、防粘膜、密封条、加强板和粗糙凸点。首先将外模放置在支撑板的卡位槽内,然后将内模嵌套在外模内,使得内模和外模的底面处在同一平面内,并让封堵板卡在限位板的内壁上并让封堵板紧贴密封条,再往外模和内模之间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浆。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圈梁的使用过程中,通常具有不同厚度的规格,当需要制作的圈梁厚度大于外模和内模之间的间距时,则导致上述成型模无法制作厚度较大的圈梁,降低了成型模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不同厚度的圈梁的制作,本申请提供一种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卡位槽,所述底板设置有位于卡位槽内的外模,所述外模整体设置为U形,U形的所述外模两端边缘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外模内设置有内模,所述内模包括第一模板和垂直于第一模板且设置在第一模板两侧边缘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远离第一模板的端部与限位板抵接,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均包括多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块,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相邻的所述连接块可拆卸连接至一起。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模板和两侧第二模板采用不同数量的连接块拼接固定,实现对内模尺寸的改变,改变了内模与外模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了对不同厚度的圈梁的浇筑,增加成型模的适用性。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模板与两侧第二模板连接处的连接块相互固定至一起,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相邻的所述连接块相对的面的其中一个面上开设有凹槽,另一个面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用于插接至相邻的连接块上的凹槽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块与凹槽的卡接配和将相邻的连接块之间连接起来,实现相邻两连接块的固定,结构简单,有利于两相邻连接块之间的拆卸,并且提高了相邻的连接块之间的密封性。
[0011]可选的,所述内模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内模的支撑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件对内模的抵接,实现对内模的固定,故而能够使得内模能够承受混凝土较大的冲击,减少内模相对支撑板产生的位移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建筑过程中混凝土发生泄漏的可能性,提高成型质量。
[0013]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周向设置在支撑杆上的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与内模的第一模板以及两侧第二模板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支撑板内均插接且滑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远离支撑杆的端部用于与内模抵接,所述支撑板上螺纹穿设有用于与滑动板抵接的固定螺栓。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滑动板与内模抵接,再调节固定螺栓与滑动板抵接,实现对内模的固定,随内模尺寸的改变,调节滑动板的滑出长度,使滑动板与内模抵接,减少内模相对支撑板产生的位移的可能性,实现了对不同尺寸内模的支撑。
[0015]可选的,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模板固定至限位板上的固定机构。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机构将第二模板与限位板固定,减少第二模板相对限位板产生的位移的可能性,从而减少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0017]可选的,两侧所述限位板背离第一模板的面上沿水平方向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卡接且滑动连接在两侧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滑块朝向第二模板的上方延伸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模板固定至固定杆上的第一固定件,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用于将滑块固定至滑槽内任意位置的第二固定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滑块的位置,调节第一固定件将第二模板固定至固定杆上,再调节第二固定件将滑块固定至滑槽内,实现对第二模板的固定,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有利于调节第二模板后,对第二模板的固定。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穿设且螺纹连接在固定杆上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模板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一螺栓的杆部插入的固定槽。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第一螺栓插入固定槽,第一螺栓与第二模板螺纹连接,实现固定杆与第二模板的固定,减少第二模板产生的位移的可能性。
[0021]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穿设且螺纹连接在滑块上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杆部用于与滑槽的底壁抵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第二螺栓与滑槽的底壁抵接,将滑块固定在滑槽内的所需位置,结构简单,有利于对滑块的固定,从而实现对固定杆的固定。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对第一模板和两侧第二模板采用不同数量的连接块拼接固定,实现对内模尺寸的改变,改变了内模与外模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了对不同厚度的圈梁的浇筑,增加成型模的适用性;
[0025]2.随内模尺寸的改变,调节滑动板的滑出长度,使滑动板与内模抵接,实现了对不同尺寸内模的支撑,减少内模位移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实施例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实施例固定杆的剖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卡位槽;3、外模;4、限位板;5、内模;51、第一模板;52、第二模板;6、连接块;7、凹槽;8、凸块;9、支撑杆;10、支撑板;11、滑动板;12、固定螺栓;13、滑槽;14、滑块;15、固定杆;16、第一螺栓;17、固定槽;18、第二螺栓;19、防粘膜;20、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参照图1,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包括底板1,底板1上开设有卡位槽2,底板1上设置有位于卡位槽2内的外模3,卡位槽2的尺寸与外模3的外侧壁轮廓相匹配,外模3整体设置为U形,U形的外模3两端边缘均固定有限位板4,外模3内设置有内模5,内模5包括第一模板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卡位槽(2),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位于卡位槽(2)内的外模(3),所述外模(3)整体设置为U形,U形的所述外模(3)两端边缘均设置有限位板(4),所述外模(3)内设置有内模(5),所述内模(5)包括第一模板(51)和垂直于第一模板(51)且设置在第一模板(51)两侧边缘的第二模板(52),所述第二模板(52)远离第一模板(51)的端部与限位板(4)抵接,所述第一模板(51)和第二模板(52)均包括多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块(6),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相邻的所述连接块(6)可拆卸连接至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51)与两侧第二模板(52)连接处的连接块(6)相互固定至一起,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相邻的所述连接块(6)相对的面的其中一个面上开设有凹槽(7),另一个面上设置有凸块(8),所述凸块(8)用于插接至相邻的连接块(6)上的凹槽(7)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5)内设置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内模(5)的支撑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端头柱圈梁构件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周向设置在支撑杆(9)上的支撑板(10),多个所述支撑板(10)与内模(5)的第一模板(51)以及两侧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军梁正铧林兵梁正菊罗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铧正鑫路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