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32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包括料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架上固定安装有料仓,所述料仓的出料口与地面之间形成接料通道,所述料仓上铰接有两个对开的仓门,驱动部件驱动所述仓门转动,以使两个所述仓门盖合在所述料仓的出料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料仓替代了能耗高、成本高的装载机,减少了作业环节,提高了卸船作业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码头、道路的污染,有效提升了码头的竞争力。有效提升了码头的竞争力。有效提升了码头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


[0001]本技术涉及散料卸船
,具体是指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煤炭等散料中转码头中,常采用门座式起重机进行卸船作业,门座式起重机通过抓斗将船舶内的散料吊运至码头前沿并落地,再通过装载机将散料装入自卸车,自卸车将散料转运至堆场。
[0003]此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卸船作业需装载机在码头上装车进行二次倒运,不仅增加了作业成本,而且容易产生扬尘,对码头和道路造成污染,增加了清扫冲洗成本;同时,门座式起重机、装载机及自卸车交叉作业,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其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包括料仓架,所述料仓架上固定安装有料仓,所述料仓的出料口与地面之间形成接料通道,所述料仓上铰接有两个对开的仓门,驱动部件驱动所述仓门转动,以使两个所述仓门盖合在所述料仓的出料口上。
[0006]所述仓门的铰轴上固定套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啮合,以使两个所述仓门同步转动。
[0007]所述驱动部件是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铰接在所述料仓架与所述仓门之间。
[0008]所述料仓架上位于所述接料通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罩。
[0009]所述料仓架的顶部四周固定安装有吊耳。
[0010]所述料仓架上固定安装有检修爬梯。
[001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包括了料仓架、料仓、接料通道、仓门等、驱动部件等,通过料仓替代了能耗高、成本高的装载机,减少了作业环节,提高了卸船作业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码头、道路的污染,有效提升了码头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使用时的右视图(仓门未打开时)。
[0013]图2是本技术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使用时的右视图(仓门打开时)。
[0014]图3是本技术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使用时的主视图。
[0015]如图所示:1、料仓架,2、料仓,3、接料通道,4、仓门,5、齿轮,6、电液推杆,7、防护罩,8、吊耳,9、检修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
[0018]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包括料仓架1。
[0019]粮仓架1由四根外径为406mm的无缝钢管支撑,四根钢管通过30#槽钢及20#槽钢连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0020]料仓架1的顶部四周固定安装有吊耳8,吊耳8上配置有外径为24mm、长度为12m的钢丝绳,钢丝绳上具有卸扣,从而使料仓架1整体能够被安全可靠的吊运,接料位置更为灵活。
[0021]料仓架1上固定安装有检修爬梯9,通过检修爬梯9使工作人员便于攀爬到料仓架1上进行检修作业。
[0022]料仓架1上固定安装有竖直的料仓2。
[0023]料仓2的上端为其进料口,进料口为方形开口,其长宽为:6.6m、6m,以保证门座式起重机的抓斗吊运的散料顺利由进料口落入到料仓2内,从而避免散料的撒漏。
[0024]料仓2的下端为其出料口,出料口为长方形开口,其长宽为3m、1.5m,在适应自卸车车厢尺寸的同时避免出现粘煤堵料问题。
[0025]料仓2设置为62度大倾角,以防止散料的积存。
[0026]料仓2由厚度为12mm的耐磨锰钢钢板制成,并通过长宽为120mm、10mm的扁钢加强焊接,从而使料仓2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强度,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0027]料仓2的长宽高为:6.6m、6m、8m,斗容为60m3,重量为20t,以使料仓2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0028]料仓2的出料口与地面之间形成接料通道3,接料通道3用于自卸车车厢的移入,其高度为3.88m,以确保散料的稳定装车,且能避免自卸车的超载。
[0029]料仓架1上位于接料通道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罩7,自卸车的车厢由该端倒车到接料通道3内,防护罩7由厚度为6mm的钢板制成,且其与料仓架1牢固焊接,防护罩7能够防止散料砸落在自卸车的驾驶室上,保证人员及车辆的安全。
[0030]料仓2上靠近其出料口处固定安装有两根相互平行的铰轴,仓门4采用两个,且为扇形结构,其圆心角处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铰轴上,从而使两个仓门4铰接在料仓2上,且两个仓门4在料仓2的出料口上为对开式结构。
[0031]仓门4的铰轴上固定套接有齿轮5,两个齿轮5啮合,以使两个仓门4同步转动。
[0032]驱动部件是电液推杆6,电液推杆的型号为DYTZ3000

700/45,电机功率为2.2Kw,推力为3000Kgf,拉力为2400Kgf,行程为700mm。
[0033]电液推杆6铰接在料仓架1与仓门4之间,电液推杆6驱动仓门4转动,以使两个仓门4盖合在料仓2的出料口上,从而使散料能够暂存在料仓2内,使门座式起重机卸船作业时不受自卸车的限制,有效提升门座式起重机的卸料效率。
[0034]使用时,一方面,门座式起重机进行卸船作业时可持续的通过抓斗将散料吊运到料仓2内;另一方面,自卸车的车厢倒车到接料通道3内后,则通过电液推杆6打开仓门4,使散料落入到自卸车的车厢内,装载完成后则再通过电液推杆6关闭仓门4即可。两方面独立
作业,相互不受限制。
[0035]以往一辆自卸车装载25吨的煤炭,需要装载机装6铲,所需时间为3分钟左右,使用料仓装车后,省去了装载机的作业时间,装车只需1分钟左右,装车效率大大提升,同时也提升了码头前沿货物的疏运速度及卸船效率。
[0036]料仓装车相对于装载机装车,每吨散料可节约装车成本0.4元,作业成本大大降低。
[0037]料仓装车替代装载机装车,消除了对码头作业面的污染,同时煤炭全部装在车辆中间,不会溢出车厢上沿,消除了转运过程中货物对道路的污染,减少了码头、道路的清扫成本,且有效控制了卸船作业过程中引起的扬尘污染。
[0038]通过料仓装车,减少了装载机装车的环节,降低了燃油消耗,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更加符合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的要求。
[0039]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包括料仓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架(1)上固定安装有料仓(2),所述料仓(2)的出料口与地面之间形成接料通道(3),所述料仓(2)上铰接有两个对开的仓门(4),驱动部件驱动所述仓门(4)转动,以使两个所述仓门(4)盖合在所述料仓(2)的出料口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门(4)的铰轴上固定套接有齿轮(5),两个所述齿轮(5)啮合,以使两个所述仓门(4)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料卸船用料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超房树柱顾彬徐远良杨闵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交通控股港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