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806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20
一种混合进料装置,涉及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竖直设置的反应筒,反应筒的下端口固接有底板,反应筒内转动安装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的中心位置还转动安装有分料叶片,反应筒的上端口处还沿竖向滑动安装有推料顶板,推料顶板的与反应筒之间密封设置,底板上固接有连通其内腔的出料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对物料进行混合时,混合效率低,影响了物料的反应速度;受限于反应后的物料粘稠度较高,使得无法快速的将物料进行排出;以及黏稠度高的物料易粘附于反应腔的内壁上,使得无法对粘附于反应腔内壁上的物料进行排出,加大了物料的排出难度的问题。了物料的排出难度的问题。了物料的排出难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进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混合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设备机械化、自动化已经在我国食品、饲料、医药等领域得到应用,但是在一些关键工序,如物料的搅拌、混合等方面还没有实现机械化控制,还是沿袭中国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造成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现有的混合搅拌装置一般只设置一个进料口,当人们需要将两种不同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时,便需要提前将两种物料置于一个容器中或是,分两次将不同的物料从一个进料口投入至混合搅拌装置中,这就导致了混合搅拌的难度高,混合搅拌不均匀状况容易发生,并且有些物料需要在搅拌之前进行适当的粉碎处理,而目前市场上的混合搅拌装置一般仅仅具有单一混合搅拌的功能,需要粉碎的物料只好放在专用的粉碎装置中进行粉碎处理后,再与其他需要混合的物料放在一起混合搅拌,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便于工业化生产的进行。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CN106040067A的专利,该方案包括左进料口、右进料口、控制箱、旋转混合筒、旋转轴、旋转电机、机架、行走轮、牵引钩,左进料口装置在旋转混合筒顶端左侧,右进料口装置在旋转混合筒顶端右侧,控制箱装置在旋转混合筒顶端中间,旋转混合筒底端装置在旋转固定箱上,旋转固定箱通过旋转轴连接底端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装置在机架上,机架底端装置行走轮,机架右侧面上装置牵引钩。该方案设置双进料口,可将两种不同的物料同时投入至混合搅拌装置中,有利于提高混合搅拌效率与混合搅拌质量,且在其中一个进料口的内部装置粉碎装置,可以将需要粉碎的物料进行粉碎处理。
[0004]但是该装置随着在生产使用中,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0005]第一,该装置在对物料进行混合时,混合效率低,影响了物料的反应速度。
[0006]第二,当对黏稠的物料进行混合反应时,受限于反应后的物料粘稠度较高,使得无法快速的将物料进行排出。
[0007]第三,黏稠度高的物料易粘附于反应腔的内壁上,使得无法对粘附于反应腔内壁上的物料进行排出,且加大了物料的排出难度。
[0008]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合进料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对物料进行混合时,混合效率低,影响了物料的反应速度;受限于反应后的物料粘稠度较高,使得无法快速的将物料进行排出;以及黏稠度高的物料易粘附于反应腔的内壁上,使得无法对粘附于反应腔内壁上的物料进行排出,加大了物料的排出难度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混合进料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反应筒,所述反应筒的下端口固接有底板,所
述反应筒内转动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中心位置还转动安装有分料叶片,所述反应筒的上端口处还沿竖向滑动安装有推料顶板,所述推料顶板的与所述反应筒之间密封设置,所述底板上固接有连通其内腔的出料筒。
[00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推料顶板的外圈上沿竖向并列固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反应筒的内壁摩擦接触。
[00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反应筒的上端部通过支撑架竖直固接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伸缩端通过缓冲件连接于所述推料顶板的上表面。
[00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缓冲件包括固接于所述推料顶板的上表面的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上固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套装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固接于所述伸缩缸的伸缩端上,且所述滑动套上还套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抵。
[001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柱上还固接有导向凸起部,所述滑动套的周壁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约束所述导向凸起部的矩形滑孔。
[001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搅拌叶片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的转筒,所述转筒处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部分固接有弧形分料盘,所述弧形分料盘的凸面向上设置,所述弧形分料盘的上表面还沿其中心固接有混料叶片。
[001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分料叶片包括转动插装于所述转筒内的进料筒,所述进料筒的上端口延伸至所述转筒的上方并固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围设有分料片,所述进料筒处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分料片之间的区域还开设有分料孔。
[001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进料筒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转筒的下方并转动插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通过弯头管连接有直筒,所述直筒上的外壁上卷绕有换热管,所述直筒的进入端还连接有文丘里混合器。
[001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转筒处于所述底板下方的周壁上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底板上固接有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驱动机。
[0020]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进料筒的处于所述转筒的下方的周壁上固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底板上通过架体固接有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驱动机。
[002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混料叶片包括三个呈旋转对称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沿其外凸面转动设置。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其中通过文丘里混合器实现了主副料同时进料,能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利用换热管实现对物料进行热交换,通过转动设置的分料叶片实现将物料分撒至反应筒内,实现物料的均匀抛撒进料;并且利用转动设置的搅拌叶片实现对反应筒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加快物料的反应与混合效率;
[0024]其中通过推料顶板的滑动设置,实现了当对黏稠的物料进行排料时,通过下压推料顶板,将物料从出料筒内挤出,保证了排料的速度;
[0025]其中推料顶板与反应筒的内壁摩擦接触,实现了在下压推料的同时对反应筒内壁上粘附的物料进行刮除清理,使其随着物料一同排出;不仅降低了物料的浪费量,并且省去了人工后期对反应筒进行清理的操作,节省了劳动力;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混料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

反应筒;2

伸缩缸;3

支撑架;4

推料顶板;5

密封圈;6

底板; 7

文丘里混合器;8

换热管;9

弯头管;10

进料管;1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反应筒(1),所述反应筒(1)的下端口固接有底板(6),所述反应筒(1)内转动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中心位置还转动安装有分料叶片,所述反应筒(1)的上端口处还沿竖向滑动安装有推料顶板(4),所述推料顶板(4)的与所述反应筒(1)之间密封设置,所述底板(6)上固接有连通其内腔的出料筒(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顶板(4)的外圈上沿竖向并列固接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与所述反应筒(1)的内壁摩擦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筒(1)的上端部通过支撑架(3)竖直固接有伸缩缸(2),所述伸缩缸(2)的伸缩端通过缓冲件连接于所述推料顶板(4)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固接于所述推料顶板(4)的上表面的第一板体(29),所述第一板体(29)上固接有支撑柱(22),所述支撑柱(22)上套装有滑动套(23),所述滑动套(23)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板体(30),所述第二板体(30)固接于所述伸缩缸(2)的伸缩端上,且所述滑动套(23)上还套装有压缩弹簧(24),所述压缩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29)和所述第二板体(30)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2)上还固接有导向凸起部(26),所述滑动套(23)的周壁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约束所述导向凸起部(26)的矩形滑孔(2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培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清水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