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企业内部分组碳定价决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706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决策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企业内部分组碳定价决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分为两部分:初始碳定价和分组碳定价。在这一框架中,首先选择待评估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并收集数据,采用DEA模型评估企业的初始综合效率。若综合效率表现较好,满足企业当前要求,则结束定价过程。从DEA运行结果中,可以得到CO2排放量指标的目标值。将CO2排放量指标目标数值带入碳价格与碳排放量的函数关系式中,可以得到各DMU的初始碳定价;若集团企业选择对各子公司分别进行碳定价,则结束定价过程;反之,则进行分组碳定价。本发明专利技术考虑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的综合生产效率,达到在现有生产规模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碳排放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企业内部分组碳定价决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决策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企业内部分组碳定价决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减少全球各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对实现气候稳定至关重要。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出台了一系列的气候政策措施,如碳定价政策,制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等。碳定价政策被认为是降低全球碳排放最有效的措施。通过有效的碳定价可以实现燃料的快速转换,从而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降低碳排放量。
[0003]为了实现脱碳转型,增强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财务和投资风险防控,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内部碳定价的方式,如Microsoft、Nedbank Limited、Infosys等。内部碳定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影子价格,目前有一半以上使用内部碳定价的企业通过影子价格确定碳价格,应对未来碳价格水平变化带来的财务风险;第二种是自主碳定价,有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主收取碳排放费用,或采取碳限额和交易等方式,提供其运营成本,促进低碳生产和服务。
[0004]随着碳中和的提出,内部碳定价作为企业应对未来碳风险的工具越来越被重视。当前研究内部碳定价技术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采用回归模型,即用于分析内部碳定价的影响因素或与企业相关表现的关系;第二类是采用DEA方法,即通过比较边际减排成本与碳减排量的关系研究如何进行碳定价。
[0005]而采用DEA方法研究碳定价问题,主要是通过比较边际减排成本与碳排放量的关系,运用DEA的模型方法对行业或整个公司进行碳定价。缺乏从CO2排放量指标最优值角度切入,以效率角度出发,对企业内部碳定价的研究。
[0006]当前对内部碳定价的研究不多,研究对象以行业或多个公司为主。无法对企业自身进行碳定价,降低碳排放提供较为直观的理论方法支撑;且无法解决大型企业内部单位之间差异定价改进效率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企业内部分组碳定价决策方法,为企业对自身进行碳定价提供技术支撑。
[0008]一种企业内部分组碳定价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1:基于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评估企业的初始综合效率并得到CO2排放指标的目标值,若满足企业要求,则结束本次定价过程,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2;
[0010]步骤2:将CO2排放指标的目标值带入碳价格和碳排放量的函数关系式中,得到各被评价单元的初始碳定价;若需要对各个公司分别进行碳定价则结束本次定价过程,若需要对多个公司一起进行定价,则执行步骤3;
[0011]步骤3:将被评价单元和对应被评价单元的初始碳价格构建成数据包,并对所有数据包进行排序分组;
[0012]步骤4:调整每个分组中的碳价格,以分组中定价最高的初始碳价格作为该组中所有被评价单元调整后的碳价格;
[0013]步骤5:将每个被评价单元调整后的碳价格带入碳排放量与碳定价函数关系式,计算出每个被评价单元相应的碳排放量;
[0014]步骤6:将产出指标中的CO2排放量指标变更为步骤5中计算出的碳排放量,其他指标不变,通过SBM

DEA模型评估综合效率,并储存SBM

DEA模型的分析结果;
[0015]步骤7:找出每种分组方式中综合效率为1的被评价单元,以综合效率为1最多的被评价单元所采用的分组方式作为最优分组方式;
[0016]步骤8:循环步骤3到步骤7,遍历所有的分组情况;
[0017]步骤9:在最优分组方式中找出综合效率为1最多的分组,以该分组中的碳价格作为最终碳价格。
[0018]优选的,步骤1采用SBM

DEA模型评估企业的初始综合效率。
[0019]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碳价格和碳排放量的函数关系式根据被评价单元的实际情况确定。
[0020]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排序分组采用以下逻辑进行排序分组:
[0021]排序:按照每个数据包中的初始碳价格进行排序,并依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0022]分组:在保持排序不变的情况下将所有数据包分为n组,且将存在相同初始碳价格的数据包分到同一组中。
[0023]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的碳排放量与碳定价函数关系式根据被评价单元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0024]进一步的,若步骤7中存在综合效率为1相同的分组方式,则分组方式中平均效率最高的一种分组方式最为最优分组方式。通过平均效率确定最优分组方式,进一步确定了最优分组方式,使得所确定的最优分组方式更加准确。
[0025]进一步的,若步骤9中的分组方式中存在综合效率为1的相同分组,则平均效率最高的分组为最优分组。通过平均效率确定最优分组,进一步确定了最优分组,使得所确定的最优分组更加准确。
[0026]具体的,所述SBM

DEA如下所示:
[0027][0028]x0=Xλ+s

[0029][0030][0031]s

≥0,s
g
≥0,s
b
≥0,λ≥0
[0032]φ
*
为该模型测算的效率值,且0<φ
*
≤1;被评价单元有n个,记为DMU
j
(j=0,1,
2,...,n)。x和y分别表示被评价单元的投入及产出指标;DMU表示被评价单元,且每个DMU有m项投入指标,记为x
i
(i=1,2,3,...,m);有s项产出指标,记为y
r
(r=1,2,3,...,s),其中有s1项期望产出指标,s2项非期望产出指标,s=s1+s2;s

表示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s
g
和s
b
分别表示期望产出指标和非期望产出指标的松弛变量;X、Y
g
及Y
b
分别表示投入指标、期望产出指标和非期望产出指标,x0为虚拟投入指标,为用于初始比较的虚拟期望产出指标,为用于初始比较的虚拟非期望产出指标。
[0033]进一步的,若φ
*
=1,s

=0,s
g
=0,s
b
=0时,对应的被评价单元的综合效率最优;若φ
*
<0,表示对应的被评价单元存在改善空间;存在改善空间的被评价单元,则需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整:
[0034]x
0*
=Xλ=x0‑
s

[0035][0036][0037]为调整后的投入值;为调整后的期望产出指标值;为调整后的非期望产出指标值。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DEA模型对企业现有表现进行效率评估,得到企业在现有生产规模条件下的最优碳排放量,以此作为企业碳定价的依据,采用分组碳定价的方法,提出了集团企业内部碳定价的研究框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DEA模型,以CO2指标最优排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企业内部分组碳定价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评估企业的初始综合效率并得到CO2排放指标的目标值,若满足企业要求,则结束本次定价过程,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2;步骤2:将CO2排放指标的目标值带入碳价格和碳排放量的函数关系式中,得到各被评价单元的初始碳定价;若需要对各个公司分别进行碳定价则结束本次定价过程,若需要对多个公司一起进行定价,则执行步骤3;步骤3:将被评价单元和对应被评价单元的初始碳价格构建成数据包,并对所有数据包进行排序分组;步骤4:调整每个分组中的碳价格,以分组中定价最高的初始碳价格作为该组中所有被评价单元调整后的碳价格;步骤5:将每个被评价单元调整后的碳价格带入碳排放量与碳定价函数关系式,计算出每个被评价单元相应的碳排放量;步骤6:将产出指标中的CO2排放量指标变更为步骤5中计算出的碳排放量,其他指标不变,通过SBM

DEA模型评估综合效率,并储存SBM

DEA模型的分析结果;步骤7:循环步骤3到步骤6,遍历所有的分组情况;步骤8:找出每种分组方法中综合效率为1的被评价单元,以综合效率为1最多的被评价单元所采用的分组方法作为最优分组方法;步骤9:在最优分组方法中找出综合效率为1最多的分组,以该分组中的碳价格作为最终碳价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内部分组碳定价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采用SBM

DEA模型评估企业的初始综合效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内部分组碳定价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碳价格和碳排放量的函数关系式根据被评价单元的实际情况确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内部分组碳定价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排序分组采用以下逻辑进行排序分组:排序:按照每个数据包中的初始碳价格进行排序,并依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分组:在保持排序不变的情况下将所有数据包分为n组,且将存在相同初始碳价格的数据包分到同一组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内部分组碳定价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碳排放量与碳定价函数关系式根据被评价单元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内部分组碳定价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步骤8中存在综合效率为1相同的分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王宜青尹译稀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