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用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522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锅炉用管式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设有冷流体出入管,所述壳体另一侧设有换热清洁机构,所述换热清洁机构包括换热筒,所述换热筒底部固定设有热流体出口管,所述换热筒顶部固定设有热流体入口管,所述热流体入口管一侧设有固定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换热清洁机构,防止因为冷流体通道管表面附着的水垢而导致的换热器换热效果降低,保证了换热器的使用效率,同时能够都自动对换热器内部的水垢进行清理,不需要对换热器进行拆卸,省去了繁琐的清洁水垢的步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使换热器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换热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用管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用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管式(又称管壳式、列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管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
[0003]目前市场上的换热器大多结构固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换热器内部的换热管道表面容易形成水垢,过多的水垢会导致换热器换热效果不佳,同时水垢的清理非常繁琐,需要将换热器拆开才能进行清洁,导致换热器清洁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炉用管式换热器,通过设置换热清洁机构,防止因为冷流体通道管表面附着的水垢而导致的换热器换热效果降低,保证了换热器的使用效率,同时能够都自动对换热器内部的水垢进行清理,不需要对换热器进行拆卸,省去了繁琐的清洁水垢的步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使换热器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换热效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目前市场上的换热器大多结构固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换热器内部的换热管道表面容易形成水垢,过多的水垢会导致换热器换热效果不佳,同时水垢的清理非常繁琐,需要将换热器拆开才能进行清洁,导致换热器清洁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用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设有冷流体出入管,所述壳体另一侧设有换热清洁机构;
[0006]所述换热清洁机构包括换热筒,所述换热筒底部固定设有热流体出口管,所述换热筒顶部固定设有热流体入口管,所述热流体入口管一侧设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与换热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内壁顶部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底部贯穿换热筒并延伸至换热筒内部,所述旋转杆底部固定设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底部啮合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内部固定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换热筒内壁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螺纹杆外侧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底部固定设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内部固定设有刮筒,所述刮筒内部设有冷流体通道管,所述冷流体通道管两端均贯穿换热筒并延伸至换热筒外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筒与壳体之间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一侧依次贯穿壳体和换热筒并延伸至换热筒一侧,所述螺杆外侧设有螺母。
[0008]进一步地,所述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壳体与换热筒之间通过密封垫圈固定
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垫圈横截面形状设置为环形,所述螺杆与螺母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
[0010]进一步地,所述热流体入口管底部贯穿换热筒并延伸至换热筒内部,所述热流体出口管顶部贯穿换热筒并延伸至换热筒内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多个所述刮筒在清洁板上错开布置,所述换热筒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柱。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冷流体通道管、换热筒和壳体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冷流体通道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冷流体出入管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0013]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14]1、通过设置换热清洁机构,在清理水垢时,首先电机工作带动旋转杆转动,随后第一伞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伞齿轮转动,从而使螺纹杆通过轴承在换热筒内旋转,从而带动螺纹杆上的螺纹套移动,使螺纹套底部的清洁板移动,而清洁板内部的刮筒会在冷流体通道管上进行移动,刮筒会刮掉冷流体通道管表面附着的水垢,从而保证换热效果,防止因为冷流体通道管表面附着的水垢而导致的换热器换热效果降低,保证了换热器的使用效率,同时能够都自动对换热器内部的水垢进行清理,不需要对换热器进行拆卸,省去了繁琐的清洁水垢的步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使换热器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换热效果。
[0015]2、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在进行拆卸时,通过旋转壳体一侧的螺杆,使螺杆和螺母分离,将螺杆从壳体与换热筒上抽出,同时将壳体与换热筒之间的密封垫圈拆下,从而完成壳体与换热筒的拆卸,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壳体能够进行拆卸,能都有效解决因为壳体内部管道堵塞的而无法修理的问题,在需要清理维修使,不需要对壳体进行切割,大大降低了装置维修成本,同时在壳体组装时也能保证壳体内部的密封性,不会使冷流体因为壳体连接不紧密能漏出。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清洁板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壳体;2、冷流体出入管;3、换热筒;4、出口管;5、入口管;6、固定壳;7、电机;8、旋转杆;9、第一伞齿轮;10、第二伞齿轮;11、螺纹杆;12、轴承;13、螺纹套;14、清洁板;15、刮筒;16、冷流体通道管;17、螺杆;18、螺母;19、密封垫圈;20、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照说明书附图1

4,一种锅炉用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一侧固定设有冷流体出入管2,壳体1另一侧设有换热清洁机构。
[0025]换热清洁机构包括换热筒3,换热筒3底部固定设有热流体出口管4,换热筒3顶部固定设有热流体入口管5,热流体入口管5一侧设有固定壳6,固定壳6与换热筒3固定连接,固定壳6内壁顶部固定设有电机7,电机7输出端固定设有旋转杆8,旋转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用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固定设有冷流体出入管(2),所述壳体(1)另一侧设有换热清洁机构;所述换热清洁机构包括换热筒(3),所述换热筒(3)底部固定设有热流体出口管(4),所述换热筒(3)顶部固定设有热流体入口管(5),所述热流体入口管(5)一侧设有固定壳(6),所述固定壳(6)与换热筒(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6)内壁顶部固定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端固定设有旋转杆(8),所述旋转杆(8)底部贯穿换热筒(3)并延伸至换热筒(3)内部,所述旋转杆(8)底部固定设有第一伞齿轮(9),所述第一伞齿轮(9)底部啮合有第二伞齿轮(10),所述第二伞齿轮(10)内部固定设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与换热筒(3)内壁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轴承(12),所述螺纹杆(11)外侧设有螺纹套(13),所述螺纹套(13)底部固定设有清洁板(14),所述清洁板(14)内部固定设有刮筒(15),所述刮筒(15)内部设有冷流体通道管(16),所述冷流体通道管(16)两端均贯穿换热筒(3)并延伸至换热筒(3)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筒(3)与壳体(1)之间设有连接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长亮李孟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恒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