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3732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地基管桩以及设于地基管桩外侧的三个加固支架,且三个加固支架间隔均匀的环形分布在地基管桩外侧,所述加固支架通过第一固定板与地基管桩连接,所述加固支架包括顶板、固定杆、作动杆、调节机构和底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持结构物与地基之间原有的平衡状态,保证在加固地基的同时,又不破坏地基土对结构物的支承作用。不破坏地基土对结构物的支承作用。不破坏地基土对结构物的支承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固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工程使用年限的增长,地基基础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对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良好办法。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关键部位,若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出现质量问题或既有建筑增层、扩建,都需要对既有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的原因有建筑物地基承载力不足、新建相邻建筑物施工影响、地下水位下降、桩基础质量不合格、地基勘测的探点数量少、对土层分析有误等,这些因素引起建筑物墙体裂缝、地基沉降及其他质量问题,使建筑物不能满足功能要求,严重威胁使用者的安全。如拆掉既有建筑重新建造,会浪费巨大的资金,在经济效益方面很不划算。采用地基基础加固的办法,不但可以弥补基础的问题,而且能节约费用。因此,许多建筑单位都采用地基基础加固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0003]授权公告号:CN111691412A,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底端侧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六个第一槽孔,外筒内安装有底托,底托上安装有与第一槽孔配合的六个导槽,底托中间安装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一支杆外套接顶盘,顶盘与第一支杆滑动接触,顶盘下安装有与导槽配合的六条钢筋杆,顶盘上安装有压盘,压盘中间设置第二槽孔,第二槽孔内设置第二螺纹,压盘上对称安装两根第二支杆,第二支杆表面设置有第三螺纹,第二支杆顶端安装有横杆,横杆上对称设置有与第二支杆配合的两个第三槽孔,第三槽孔与第二支杆滑动接触。本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地基加固装置的加固效果,增加了地基加固装置的适用性。
[0004]但是上述专利仍存在以下问题:
[0005](1)在软质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时,为了保证地基的承载能力,通常需要使用地基加固装置对地基进行加固。
[0006](2)现有的加固装置比较单一繁琐,无法加固不同情况的建筑物地基。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加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在软质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时,为了保证地基的承载能力,通常需要使用地基加固装置对地基进行加固,现有的加固装置比较单一繁琐,无法加固不同情况的建筑物地基等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地基管桩以及设于地基管桩外侧的三个加固支架,所述加固支架通过第一固定板与地基管桩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加固支架设有三个,且三个加固支架间隔均匀的环形分布在地基管桩外侧。
[0010]优选地,每个所述加固支架均包括顶板和固定杆,所述顶板设于两个固定杆上方,且所述两个固定杆互相平行,所述顶板通过连接孔与两个固定杆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两个固定杆后端均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两个固定杆均通过第二固定板与调节机构上端连接,所述两个固定杆下方均设有轴承座,且所述两个固定杆均与轴承座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轴承座下端均固定连接一作动杆,所述作动杆上开有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设于作动杆中后端,且所述调节机构下端通过第一槽孔与作动杆连接,所述第二槽孔设于作动杆下端。
[0013]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管和连接管,所述套管与连接管滑动连接,所述套管上表面设有调节把手,所述调节把手通过螺栓与套管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作动杆下端通过第二槽孔连接有底架,所述底架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三个加固支架形成稳定结构,在加固地基时可保持稳定,加固支架上的调节机构可伸缩改变加固支架的高度,有益于不同情况下的地基加固,固定杆和作动杆受调节机构的改变而改变,整个装置所需场地小,施工噪声小,装置操作振动也小,施工操作都在地面上进行,施工较为方便,能够保持结构物与地基之间原有的平衡状态,保证在加固地基的同时,又不破坏地基土对结构物的支承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加固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加固装置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加固装置实施例的加固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涉及到的附图标记有:地基管桩1、加固支架2、顶板21、连接孔211、第一固定板22、固定杆23、轴承座24、作动杆25、第一槽孔251、第二槽孔252、底架26、调节机构27、套管271、连接管272、调节把手273、螺栓274、第二固定板28、底板2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

3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地基管桩1以及设于地基管桩1外侧的三个加固支架2,加固支架2通过第一固定板22与地基管桩1连接。
[0023]加固支架2设有三个,且三个加固支架2间隔均匀的环形分布在地基管桩1外侧。
[0024]每个加固支架2均包括顶板21和固定杆23,顶板21设于两个固定杆23上方,且两个固定杆23互相平行,顶板21通过连接孔211与两个固定杆23固定连接。
[0025]两个固定杆23后端均设有第二固定板28,固定杆23均通过第二固定板28与调节机构27上端连接,两个固定杆23下方均设有轴承座24,且两个固定杆23均与轴承座24固定连接。
[0026]轴承座24下端均固定连接一作动杆25,两个作动杆25上开有第一槽孔251和第二
槽孔252,第一槽孔251设于作动杆25中后端,且调节机构27下端通过第一槽孔251与作动杆25连接,第二槽孔252设于作动杆25下端。
[0027]实施例二
[0028]如图1

3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地基管桩1以及设于地基管桩1外侧的三个加固支架2,加固支架2通过第一固定板22与地基管桩1连接。
[0029]加固支架2设有三个,且三个加固支架2间隔均匀的环形分布在地基管桩1外侧。
[0030]每个加固支架2均包括顶板21和固定杆23,顶板21设于两个固定杆23上方,且两个固定杆23互相平行,顶板21通过连接孔211与两个固定杆23固定连接。
[0031]两个固定杆23后端均设有第二固定板28,两个固定杆23均通过第二固定板28与调节机构27上端连接,两个固定杆23下方均设有轴承座24,且两个固定杆23均与轴承座24固定连接。
[0032]轴承座24下端均固定连接一作动杆25,作动杆25上开有第一槽孔251和第二槽孔252,第一槽孔251设于作动杆25中后端,且第一槽孔251与调节机构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管桩(1)以及设于地基管桩(1)外侧的多个加固支架(2),所述加固支架(2)通过第一固定板(22)与地基管桩(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支架(2)设有三个,且三个加固支架(2)间隔均匀的环形分布在地基管桩(1)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固支架(2)均包括顶板(21)和固定杆(23),所述顶板(21)设于两个固定杆(23)上方,且所述两个固定杆(23)互相平行,所述顶板(21)通过连接孔(211)与两个固定杆(2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固定杆(23)后端均设有第二固定板(28),所述两个固定杆(23)均通过第二固定板(28)与调节机构(27)上端连接,所述两个固定杆(23)下方均设有轴承座(24),且所述两个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