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置切向出风的大厦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87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置切向出风的大厦扇,其外壳内设有贯流叶轮,外壳的左后部形成有进风口,外壳的右前部形成有出风口,外壳设为呈圆筒状,外壳的右后部包括蜗壳部,出风口的左侧设有第一出风口围板,出风口的右侧设有第二出风口围板,第一出风口围板与第二出风口围板之间设有间隔布置的出风导流板,第一出风口围板、第二出风口围板及出风导流板都设为在水平面内沿前后方向延伸布置,第二出风口围板与外壳相切设置,贯流叶轮的右端部正对出风口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厦扇既可以避免浪费外壳的制作材料,有利于减小外壳的占用空间,也具有风阻较小,能效相对较高的优点,因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厦扇的实用性好。用新型的大厦扇的实用性好。用新型的大厦扇的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置切向出风的大厦扇


[0001]本技术涉及大厦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置切向出风的大厦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有塔式风扇,由于塔式风扇在外形上又像一栋大厦,所以塔式风扇在行业内又称作“大厦扇”。大厦扇为贯流式风扇,现有的大厦扇的出风口设置在外壳的沿左右方向的正中位置,便于使大厦扇具有对称的外观,但是这样设置会导致大厦扇的实用性差;举例地,如图6所示,现有技术的大厦扇设有中置出风口99,由于大厦扇的叶轮旋转而形成的气流并不是沿叶轮的半径方向流动,所以气流需要被风道强制引导拐弯才能达到向正前方送风的效果,于是气流所受阻力增大了,导致风速降低了,又浪费了电能;而为了达到切向出风的效果,如图7所示,现有技术的一些大厦扇将叶轮的直径设置得相对较小,于是图7所示的叶轮的右端部可以正对着中置出风口99,实现了切向出风的效果,虽然风阻减小了,能效相对提高了,但是在需要维持原有的出风量设定的情况下,大厦扇的外壳需要设置得更大才能在外观上保持具有中置出风口99,所以图7所示的设置不实用,浪费了制作外壳的材料,又增大了外壳的占用空间;综上,现有技术的大厦扇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偏置切向出风的大厦扇,它的实用性好。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公开的偏置切向出风的大厦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贯流叶轮,其中,所述外壳的左后部形成有进风口,所述外壳的右前部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外壳设为呈圆筒状,所述外壳的右后部包括蜗壳部,所述贯流叶轮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外壳的轴线,所述出风口的左侧设有第一出风口围板,所述出风口的右侧设有第二出风口围板,所述第一出风口围板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围板之间设有间隔布置的出风导流板,所述第一出风口围板、所述第二出风口围板及所述出风导流板都设为在水平面内沿前后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二出风口围板与所述外壳相切设置,所述贯流叶轮的右端部正对所述出风口设置。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围板及所述出风导流板都设为向前凸出于所述外壳。
[0007]优选地,所述出风导流板的后端形成有后尖端。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围板的后端形成有蜗舌部。
[0009]优选地,本技术的偏置切向出风的大厦扇还包括底盘座及摇头驱动组件,所述外壳通过所述摇头驱动组件与所述底盘座连接。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外壳的左后部形成有进风口,外壳的右前部形成有出风口,外壳的右后部包括蜗壳部,出风口的左侧设有第一出风口围板,出风口的右侧设有第二出风口围板,第一出风口围板与第二出风口围板之间设有间隔布置的出风导流板,第一出风口围板、第二出风口围板及出风导流板都设为在水平面
内沿前后方向延伸布置,第二出风口围板与外壳相切设置,贯流叶轮的右端部正对出风口设置;使得本技术的大厦扇既可以避免浪费外壳的制作材料,有利于减小外壳的占用空间,也具有风阻较小,能效相对较高的优点,因而本技术的大厦扇的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大厦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大厦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大厦扇的俯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大厦扇的分解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摇头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现有技术的第一种大厦扇的俯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现有技术的第二种大厦扇的俯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标号说明:1

外壳;101

蜗壳部;11

出风口;111

出风导流板;1111

后尖端;12

进风口;13

第一出风口围板;14

第二出风口围板;2

底盘座;3

贯流叶轮;4

摇头驱动组件;41

锁定螺母;401

摇头电机;402

曲柄;403

摇杆;404

转盘;405

电机安装座;406

连接盘;99

中置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0]本技术的偏置切向出风的大厦扇,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有贯流叶轮3,贯流叶轮3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
[0021]如图3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便于查看,图3简化地画出大厦扇的内部结构),外壳1的左后部形成有进风口12,外壳1的右前部形成有出风口11,如图1结合图3所示,外壳1设为呈圆筒状;外壳1的右后部包括蜗壳部101,也就是说,外壳1的右后部壁体用作对应贯流叶轮3的蜗壳;贯流叶轮3的轴线平行于外壳1的轴线,更具体地,贯流叶轮3的中心位于外壳1的沿左右方向的正中位置上,贯流叶轮3竖立设置;如图3所示,出风口11的左侧设有第一出风口围板13,出风口11的右侧设有第二出风口围板14,第一出风口围板13与第二出风口围板14之间设有间隔布置的出风导流板111,换句话说,出风口11形成在第一出风口围板13与第二出风口围板14之间,在图3的视觉下,第一出风口围板13、第二出风口围板14及出风导流板111都设为在水平面内沿前后方向延伸布置,第二出风口围板14与外壳1相切设置,更具体是蜗壳部101的前端连接第二出风口围板14的后端;贯流叶轮3的右端部正对出风口11设置(是指沿前后方向地正对),从而使贯流叶轮3的右边缘部的沿前后方向的切线对正出风口11。
[0022]本技术的大厦扇设有用于驱动贯流叶轮3旋转的驱动电机(需要注意的是,各个附图都没有画出上述的驱动电机),如图3所示,当贯流叶轮3顺时针旋转时,气流从进风口12进入到外壳1的内部,气流继而进入贯流叶轮3,气流再被贯流叶轮3的叶片甩离贯流叶轮3,气流最后从出风口11排出,由于贯流叶轮3的右边缘部的沿前后方向的切线对正出风口11,与图6展示的现有技术相比,避免气流需要大幅度地拐弯才能实现向正前方吹送,也就是说,本技术的大厦扇的风阻相对较小,因而能效较高;而且,当需要设置贯流叶轮3
的直径为一定值的情况下,由于本技术的大厦扇的出风口11偏置于外壳1的右前部,与图7展示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大厦扇的外壳1的俯视投影外形可以设置得相对较小,也能够实现向正前方送风的效果,换句话说,本技术的大厦扇能够节省外壳1的制作材料,而且有利于减小占用空间。通过将外壳1设为呈圆筒状并结合将外壳1的右后部用作对应贯流叶轮3的蜗壳,使得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置切向出风的大厦扇,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贯流叶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后部形成有进风口(12),所述外壳(1)的右前部形成有出风口(11),所述外壳(1)设为呈圆筒状,所述外壳(1)的右后部包括蜗壳部(101),所述贯流叶轮(3)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外壳(1)的轴线,所述出风口(11)的左侧设有第一出风口围板(13),所述出风口(11)的右侧设有第二出风口围板(14),所述第一出风口围板(13)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围板(14)之间设有间隔布置的出风导流板(111),所述第一出风口围板(13)、所述第二出风口围板(14)及所述出风导流板(111)都设为在水平面内沿前后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二出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仲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世联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