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气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2287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气水分离装置,安装在通风冷却进气道入口处,包括:安装架,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安装架的内底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有限位凸起,进气端与限位凸起形成第一安装位;第一分离级,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第一分离级能收容在第一安装位内,在第一分离级收容在第一安装位的状态下,第一分离级、限位凸起和出气端能围设形成安装腔;第二分离级,收容在安装腔内;在工作状态下,第一分离级能阻挡目标物从进气端进入,第二分离级能将其收集到的液体或固体颗粒通过设置在安装架的内底上的疏水孔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可拆卸、便于维护,且通过双级分离保证对进气中的水分、盐雾和固体颗粒都具有高分离效率。高分离效率。高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用气水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通风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气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海洋环境下,船舶会经常遇到降雨和海浪,此外在海洋空气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盐雾气溶胶颗粒、以及靠近海岸、沙漠地区时空气中的沙尘等固体颗粒物对船上的设备尤其是柴油机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形成潜在的威胁。这些杂质不仅会对柴油机造成严重的物理、化学损害,形成冷热端腐蚀,还会降低柴油机的使用寿命。柴油机作为目前各型船舶的主要动力型式,在其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大量洁净的通风冷却空气对柴油机进行冷却,随着柴油机及其设备、零件的复杂性、精密性不断提高,为了防止柴油机及其上的设备和零件受到海水或雨水淋湿或盐雾等杂质的腐蚀,必须对通风冷却空气进行气水分离和盐雾过滤,提高柴油机的进气品质。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相关设备除水(或浪花)的效率低,而且对小尺度的杂质颗粒和盐雾几乎没有作用,此外其体积较大,对船舶布置造成一定限制与影响。因此,急需提出一种高性能的气水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气水分离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相关设备过滤性能差、安装空间占用大的难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气水分离装置,安装在通风冷却进气道入口处,包括:安装架,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进气端与出气端,所述安装架的内底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进气端与所述限位凸起形成第一安装位;第一分离级,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分离级能收容在所述第一安装位内,在所述第一分离级收容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分离级、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出气端能围设形成安装腔;第二分离级,收容在所述安装腔内;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分离级能阻挡目标物从所述进气端进入,所述第二分离级能将其收集到的液体或固体颗粒通过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内底上的疏水孔排出。
[0007]优选的,其中,所述第二分离级包括:固定架,收容在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具有多个第二安装位;第二分离叶片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弯折叶片,每个所述弯折叶片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位上,两两相邻的所述弯折叶片之间形成流体通道;两个拉杆组,两个所述拉杆组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架靠近所述进气端和所述出气端的两个侧面上,每个所述拉杆组包括至少两根沿重力方向间隔设置的拉杆,每个所述拉杆上均设置有多个隔套,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能与可拆卸连接件连接,两个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和所述拉杆能将所述多个弯折叶片连接为一体,且所述多个隔套、两个所述拉杆组和所述固定架围设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安装位。
[0008]优选的,其中,每个所述弯折叶片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多个弯折部,每个所述弯折部处沿重力方向均设置有导流槽。
[0009]优选的,其中,所述弯折部的数量为2至5。
[0010]优选的,其中,所述流体通道的宽度不大于所述弯折叶片的宽度。
[0011]优选的,其中,所述第一分离级包括:两个安装框,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矩形围框,夹设在两个所述安装框之间,所述矩形围框中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围板上沿重力方向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孔;第一分离叶片组,包括沿重力方向间隔水平设置的多个弯折板,每个所述弯折板的两端均能插设在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矩形围框固定连接,且所述弯折板具有向下弯折的弯折处。
[0012]优选的,其中,远离所述第二分离级的所述安装框上还设置有转动件和锁紧件,所述转动件能插入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的配合件并相对于所述配合件进行转动,所述锁紧件能与所述安装架连接并限制所述安装框的转动。
[0013]优选的,其中,所述弯折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板、过渡板和第二竖直板,所述过渡板形成所述弯折处。
[0014]优选的,其中,所述弯折处的弯折角度为120
°
至160
°

[0015]优选的,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下方的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与所述疏水孔通过管路连通。
[0016]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特点及优点:
[0017]本技术结构紧凑、可拆卸、便于维护,且通过双级分离,保证对进气空气中的水分、盐雾和固体颗粒都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船用气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船用气水分离装置的主视图;
[0021]图3为图2中A

A向的剖视图;
[0022]图4为图3中C部的结构放大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第二分离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中B

B向的剖视图。
[0025]附图标记与说明:
[0026]100、船用气水分离装置;1、安装架;11、进气端;12、出气端;13、限位凸起; 14、第一安装位;15、配合件;16、疏水孔;17、疏水槽;2、第一分离级;21、安装框;22、矩形围框;221、安装孔;23、第一分离叶片组;231、弯折板;2311、弯折处;2312、第一竖直板;2313、过渡板;2314、第二竖直板;24、转动件;25、锁紧件;3、安装腔;4、第二分离级;41、固定架;411、第二安装位;42、第二分离叶片组;421、弯折叶片;4211、弯折部;4212、导流槽;43、流体通道;44、拉杆组;441、拉杆;45、隔套;5、集水箱;B1、宽度;B2、宽度;F1、第一方向;F2、第二方向;
α、弯折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气水分离装置100,安装在通风冷却进气道入口处,请参见图1至图6,其包括安装架1、第一分离级2和第二分离级4。具体的,安装架1具有沿第一方向F1相对设置的进气端11与出气端12,安装架1的内底上沿第二方向F2设置有限位凸起13,进气端11与限位凸起13形成第一安装位14;第一分离级2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上,第一分离级2能收容在第一安装位14内,在第一分离级2收容在第一安装位14的状态下,第一分离级2、限位凸起13和出气端12能围设形成安装腔3;第二分离级4收容在安装腔3内;在工作状态下,第一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气水分离装置,安装在通风冷却进气道入口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进气端与出气端,所述安装架的内底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进气端与所述限位凸起形成第一安装位;第一分离级,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分离级能收容在所述第一安装位内,在所述第一分离级收容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分离级、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出气端能围设形成安装腔;第二分离级,收容在所述安装腔内;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分离级能阻挡目标物从所述进气端进入,所述第二分离级能将其收集到的液体或固体颗粒通过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内底上的疏水孔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级包括:固定架,收容在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具有多个第二安装位;第二分离叶片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弯折叶片,每个所述弯折叶片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位上,两两相邻的所述弯折叶片之间形成流体通道;两个拉杆组,两个所述拉杆组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架靠近所述进气端和所述出气端的两个侧面上,每个所述拉杆组包括至少两根沿重力方向间隔设置的拉杆,每个所述拉杆上均设置有多个隔套,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能与可拆卸连接件连接,两个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和所述拉杆能将所述多个弯折叶片连接为一体,且所述多个隔套、两个所述拉杆组和所述固定架围设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安装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弯折叶片沿所述第一方向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宇李梦竹翟斌潘涛叶传新王建华林丹孙海东柴运强吴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