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富水地层特长隧道的新型排水排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077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富水地层特长隧道的新型排水排烟系统,包括设置于隧道同一侧的两个泄水洞,两个所述泄水洞沿隧道主洞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泄水洞包括排水箱涵和开设在所述排水箱涵上方的人行检修通道,所述泄水洞自洞口处向内延伸依次形成有排烟段、风机段、以及泄水段,所述泄水洞在所述泄水段的位置处设有接收外界水体的泄水通道,所述泄水通道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排水箱涵的内部;所述泄水洞在所述风机段的位置处设有风机房,且安装有带排风机的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进风口通过排烟通道分别和相对行车方向的两个所述隧道主洞连通。通过设置所述排水排烟系统,能够对富水地层特长隧道进行有效排水和低成本排烟。富水地层特长隧道进行有效排水和低成本排烟。富水地层特长隧道进行有效排水和低成本排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富水地层特长隧道的新型排水排烟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富水地层特长隧道的新型排水排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公路选线中,隧道能克服高程障碍,缩短线路长度,减小坡度和曲率,从而提高线路技术标准,因此,采用隧道可为选线提供最佳方案,但是,在山岭隧道施工和运营期间常遇水患,富水地层地下水会加快隧道结构的老化,且在高速公路行业,5km

5.5km隧道较为常见,根据《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_D70

2014》要求,火灾烟雾在隧道内的最大行程不宜大于5km,因此,必须对富水地层特长隧道进行排水排烟处理。
[0003]现有的方法中,常常在隧道内开设排水沟,从而用于将水体排出,虽然隧道内部的排水沟有一定的排水能力,但是仅靠排水沟无法满足20万m3/d 的高涌水量,不能对富水地层的地下水进行有效控制;此外,现有方法中针对5km

5.5km的隧道,还常常采用斜井排烟的方案,虽然斜井排烟能够对隧道内部的烟雾进行排出,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上,斜井排烟方案往往会造成工程经济的浪费。
[000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富水地层特长隧道的新型排水排烟系统,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无法对富水地层特长隧道进行有效排水和低成本排烟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富水地层特长隧道的新型排水排烟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富水地层特长隧道进行有效排水和低成本排烟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富水地层特长隧道的新型排水排烟系统,包括设置于隧道同一侧的两个泄水洞,两个所述泄水洞沿隧道主洞的方向依次设置,且两个所述泄水洞的洞口朝向相反;
[0007]所述泄水洞包括排水箱涵和开设在所述排水箱涵上方的人行检修通道,所述泄水洞自洞口处向内延伸依次形成有排烟段、风机段、以及泄水段,所述泄水洞在所述泄水段的位置处设有接收外界水体的泄水通道,所述泄水通道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排水箱涵的内部,所述泄水通道的进水端高于所述出水端,且不高于所述隧道主洞的路面;
[0008]所述泄水洞在所述风机段的位置处设有风机房,所述风机房设置于所述人行检修通道的上方,且安装有带排风机的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排烟段的所述人行检修通道连通,两个所述泄水洞的排风管的进风口通过排烟通道分别和相对行车方向的两个所述隧道主洞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人行检修通道的顶部不高于所述隧道主洞的路面高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泄水通道包括开设于所述人行检修通道侧壁的且连通外界的第一泄水道、以及连通所述人行检修通道和所述排水箱涵的第二泄水道,所述第二泄水道开设
于所述人行检修通道的路面两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泄水段的所述人行检修通道的路面两侧均设有引水沟,所述泄水段的所述人行检修通道的路面形成有自路面中间斜向下延伸至两侧的所述引水沟的引水坡,所述第二泄水道连通所述引水沟和所述排水涵箱的内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泄水洞在所述风机段的高度和两侧宽度均大于所述泄水洞在所述排烟段和所述泄水段的高度和两侧宽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泄水洞在所述泄水段设有分别向两个侧壁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避车区。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排烟通道与所述隧道主洞的连通处靠近所述风机段设置,所述风机段沿所述泄水洞的长度为20

40m。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排风机为排烟轴流风机。
[0016]进一步地,所述风机房的底面设有预制板,所述泄水洞的两侧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预制板的支撑部,且所述泄水洞的底部和所述预制板之间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预制板的立柱。
[0017]进一步地,所述泄水洞与所述隧道平行设置,所述泄水洞的所述排烟段和所述风机段靠近所述隧道主洞的出洞口设置,且所述排烟通道和所述隧道主洞的连通处同样靠近所述隧道主洞的出洞口设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技术能够对富水地层特长隧道进行有效排水和低成本排烟,通过设置所述泄水洞,能够将隧道周边的地下水排出,从而避免处于富水地层的隧道因水患而结构老化和不能正常通行;通过在所述泄水洞设置所述排水箱涵,所述排水箱涵能够通过所述泄水通道将地下水进行收集排出;通过在所述泄水洞的所述泄水短设置所述泄水通道,并控制所述泄水通道和所述泄水洞的高低,能够有效的收集隧道周边的地下水;通过在所述泄水洞设置所述排烟段和所述风机段,能够在进行有效排烟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且能够使所述泄水洞集排水排烟于一体;通过在隧道的一侧设置两个洞口相反的所述泄水洞,能够在维持所述泄水洞的功能的情况下,因地制宜,降低施工难度;通过将所述排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排烟段的所述人行检修通道连通,将两个所述泄水洞的排风管的进风口通过排烟通道分别和相对行车方向的两个所述隧道主洞连通,能够有效地利用两个不同的泄水洞分别快速地对不同的隧道主洞排烟;另外,通过将两个所述泄水洞设置于隧道的同一侧,能够便于施工,从而降低施工成本,避免了在隧道两侧均进行开挖的情况。
[0020]从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角度来看,本技术中的所述泄水洞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本技术中改进后的所述泄水洞能够对富水地层的隧道进行大量排水,因此,当隧道处于富水地层时,为了能够将隧道周边的水体排出,建造本技术中改进后所述泄水洞是具有必要性的;当在富水地层的隧道为特长隧道时,就需要着重考虑隧道的排烟问题,相比于现有的通过设置斜井进行排烟的工程,本技术充分利用了所述泄水洞的优势,在所述泄水洞设置具有风机房的所述风机段,并将所述风机房和所述隧道主洞通过所述排烟通道连通,使得排烟工程所花费的工程费用大大降低。
[0021]在本技术的创造过程中,经计算,为满足火灾工况下,烟雾能够依次沿所述排烟通道、所述风机段、所述排烟段顺利排出,如果借助所述泄水洞设置20

40m长的风机段,
就需要在所述泄水洞上额外设置所述风机房,每个所述泄水洞的所述风机房增加的工程费用约为390万,两个所述泄水洞的所述风机房共计增加约780万的造价;而两个所述风机房分别与不同隧道主洞连通的所述排烟通道,在工程上总共约120m,所述排烟通道的每延米是2.2 万元,所述排烟通道的造价共计约为264万,因此,在所述泄水洞的基础上,为了能够对特长隧道进行排烟,总计会增加约1044万的工程费用;而设置斜井的工程造价约为4000万,本技术为了排烟所耗费的工程费用远远低于斜井排烟的方案,所以,本技术还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富水地层特长隧道的新型排水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隧道同一侧的两个泄水洞,两个所述泄水洞沿隧道主洞的方向依次设置,且两个所述泄水洞的洞口朝向相反;所述泄水洞包括排水箱涵和开设在所述排水箱涵上方的人行检修通道,所述泄水洞自洞口处向内延伸依次形成有排烟段、风机段、以及泄水段,所述泄水洞在所述泄水段的位置处设有接收外界水体的泄水通道,所述泄水通道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排水箱涵的内部,所述泄水通道的进水端高于所述出水端,且不高于所述隧道主洞的路面;所述泄水洞在所述风机段的位置处设有风机房,所述风机房设置于所述人行检修通道的上方,且安装有带排风机的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排烟段的所述人行检修通道连通,两个所述泄水洞的排风管的进风口通过排烟通道分别和相对行车方向的两个所述隧道主洞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富水地层特长隧道的新型排水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检修通道的顶部不高于所述隧道主洞的路面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富水地层特长隧道的新型排水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通道包括开设于所述人行检修通道侧壁的且连通外界的第一泄水道、以及连通所述人行检修通道和所述排水箱涵的第二泄水道,所述第二泄水道开设于所述人行检修通道的路面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富水地层特长隧道的新型排水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段的所述人行检修通道的路面两侧均设有引水沟,所述泄水段的所述人行检修通道的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俊涛熊建军任会蒋胜波傅立新柏署王海林杨雄王建华史晓琼汪敬李金鑫王木群蒋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