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生物质燃烧系统用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076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上料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秸秆生物质燃烧系统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给料机机体和与给料机机体连通的进料斗,所述给料机机体上固定安装有输送管道,输送管道的一端与给料机机体连通,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料仓连通,所述给料机机体内安装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从给料机机体内延伸到输送管道内,料仓内固定安装有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位于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的上方,输送机构、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秸秆生物质燃烧系统用自动上料装置,实现物料的自动给料控制,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生物质燃烧系统用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上料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秸秆生物质燃烧系统用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燃料是将农林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筛选、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而制成的新型清洁燃料。
[0003]生物质燃料燃烧过程中需要用到给料机为料仓供料,经过料仓进入燃烧系统进行燃烧,由于给料机无法判断料仓内物料的剩余情况,因此,需要专职人员实时查看物料的剩余情况并控制给料机继续给料还是停止给料,不能自动给料,具有费时费力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秸秆生物质燃烧系统用自动上料装置,实现物料的自动给料控制,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秸秆生物质燃烧系统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给料机机体和与给料机机体连通的进料斗,所述给料机机体上设有输送管道,输送管道的一端与给料机机体连通,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料仓连通,所述给料机机体内安装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从给料机机体内延伸到输送管道内,料仓内固定安装有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位于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的上方,输送机构、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螺旋绞叶,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给料机机体的外侧,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给料机机体与螺旋绞叶驱动连接,螺旋绞叶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延伸至输送管道内并与输送管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和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均为光电传感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斗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均匀地开设有第一漏孔,支撑板的上方设有转动板和用于驱动转动板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转动板与进料斗的侧壁转动连接,转动板上均匀地开设有第二漏孔,驱动机构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转轴,第二驱动电机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主动齿轮,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转轴上同轴连接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转动板与转轴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转轴上设有保护盖,保护盖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转轴的顶端穿过保护盖并与保护盖转动连接。
[00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PLC控制器通过第一位置检测传感
器和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料仓内物料的存储情况,当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信号被遮挡时,说明料仓内的物料高于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的高度,PLC控制器控制输送机构停止输送;当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信号被遮挡时,说明料仓内的物料低于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的高度,PLC控制器控制输送机构开始输送,实现物料的自动给料控制,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A处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
给料机机体;2

进料斗;3

输送管道;4

料仓;
[0020]11

第一驱动电机;12

螺旋绞叶;21

支撑板;22

转动板;23

第二驱动电机;24

转轴;25

保护盖;41

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42

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
[0021]211

第一漏孔;221

第二漏孔;231

主动齿轮;241

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参阅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秸秆生物质燃烧系统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给料机机体1和与给料机机体1连通的进料斗2,给料机机体1上设有输送管道3,输送管道3的一端与给料机机体1连通,输送管道3的另一端与料仓4连通,给料机机体1内安装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从给料机机体1内延伸到输送管道3内,料仓4内固定安装有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41和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42,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41位于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42的上方,输送机构、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41和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42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0024]在实际使用中,PLC控制器通过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41和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42检测料仓4内物料的存储情况,当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41检测到信号被遮挡时,说明料仓4内的物料高于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41的高度,PLC控制器控制输送机构停止输送;当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42没有检测到信号被遮挡时,说明料仓4内的物料低于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42的高度,PLC控制器控制输送机构开始输送,实现物料的自动给料控制,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
[0025]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1和螺旋绞叶12,第一驱动电机11固
定安装在给料机机体1的外侧,第一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穿过给料机机体1与螺旋绞叶12驱动连接,螺旋绞叶12远离第一驱动电机11的一端延伸至输送管道3内并与输送管道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0026]在实际使用中,PLC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电机11工作带动螺旋绞叶12转动,将给料机机体1内的物料输送到料仓4内,螺旋绞叶12的设置便于物料的均匀输送且防止物料堵塞输送管道3,螺旋绞叶12与输送管道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提高螺旋绞叶12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41和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42均为光电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反应快和非接触的优点。
[0028]在本实施例中,进料斗2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上均匀地开设有第一漏孔211,支撑板21的上方设有转动板22和用于驱动转动板22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支撑板21固定连接,转动板22与进料斗2的侧壁转动连接,转动板2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生物质燃烧系统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给料机机体(1)和与给料机机体(1)连通的进料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机机体(1)上固定安装有输送管道(3),输送管道(3)的一端与给料机机体(1)连通,输送管道(3)的另一端与料仓(4)连通,所述给料机机体(1)内安装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从给料机机体(1)内延伸到输送管道(3)内,料仓(4)内固定安装有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41)和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42),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41)位于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42)的上方,输送机构、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41)和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42)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生物质燃烧系统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1)和螺旋绞叶(12),第一驱动电机(11)固定安装在给料机机体(1)的外侧,第一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穿过给料机机体(1)与螺旋绞叶(12)驱动连接,螺旋绞叶(12)远离第一驱动电机(11)的一端延伸至输送管道(3)内并与输送管道(3)的内侧壁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生物质燃烧系统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检测传感器(41)和第二位置检测传感器(42)均为光电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勇李伟胡广周昊李石元金天宇吕祥泉
申请(专利权)人:亚泰集团伊通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