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607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1,将需要再生的电极从干刻设备中拆卸下来;S12,去除电极表面原有陶瓷涂层的表层部分;S13,用遮蔽材料对电极背面和侧面进行遮蔽;S14,对电极表面进行喷砂;S15,用热喷涂方法在电极表面覆上一层陶瓷涂层;S16,完成喷涂后去除S13中的遮蔽材料;S17,对喷涂的陶瓷涂层进行封孔;S18,对电极表面进行加工,使所述电极表面四周形成一个凸起;S19,将电极与干刻设备重新组装。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描述的工艺再生后的干刻下部电极,其表面陶瓷层的绝缘性、致密性、硬度等性能与新品一致,再生后使用寿命可延长至6个月左右,且可重复再生,可显著降低面板厂家采购新品电极的频率,降低其成本。降低其成本。降低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的再生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LCD和AMOLED面板的制作过程中,其中的一道核心工序为干刻。干刻时,玻璃基板会被置于下部电极之上,然后在干刻设备中通入卤化物气体,通过电磁场在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之间形成等离子体,以在玻璃基板上的薄膜层中刻蚀出需要的微观结构。
[0003]在上述的干刻过程中,由于卤化物气体的高腐蚀性,以及由其形成的等离子体的高化学活性,下部电极会持续受到侵蚀,同时玻璃基板上被刻蚀的材料也会沉积在下部电极之上,因此,下部电极的表面性能会不断下降,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会引起玻璃基板上出现颗粒物、在玻璃基板上留下印痕、以及划伤玻璃基板等问题,不能再满足干刻过程的需求。为此,面板厂家需要每隔一定时间,用净化布、百洁布等辅以酒精、丙酮对下部电极进行清洁和保养。但即便如此,下部电极的使用寿命依然有限,通常在满产的情况下只能使用半年左右,之后将需要更换新的电极。但下部电极的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目前由日本和韩国的几家公司垄断技术,所以不停更换新的电极对面板生产厂家来说是个巨大的成本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通过本工艺再生的下部电极具有媲美新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从而可显著降低面板厂家的成本压力。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1,拆解:将需要再生的电极从干刻设备中拆卸下来;
[0006]S12,除膜:去除电极表面原有陶瓷涂层的表层部分;
[0007]S13,遮蔽:用遮蔽材料对电极背面和侧面进行遮蔽;
[0008]S14,喷砂:对电极表面进行喷砂;
[0009]S15,喷涂:用热喷涂方法在电极表面覆上一层陶瓷涂层;
[0010]S16,去除遮蔽材料:完成喷涂后去除S13中的遮蔽材料;
[0011]S17,封孔:用封孔剂对喷涂的陶瓷涂层进行封孔;
[0012]S18,精加工:加工电极表面,使其在表面四周形成一个凸起;
[0013]S19,组装:将电极与干刻设备重新组装。
[0014]优选地,S11中,将需要再生的电极从干刻设备中拆卸下来,并去除背板及其它部件(如果有)。
[0015]优选地,S12中,将电极转移并固定于平面治具上,再连同平面治具一起转移至龙门加工中心,调整其平面度至50微米以内,然后用金刚石刀具去除电极表面原有陶瓷涂层
的表层部分,去除的厚度为100~600微米。
[0016]优选地,S13中,将电极转移至台车上,对电极背面和侧面进行遮蔽,防止其在后续的喷砂和喷涂工艺中受到损伤或附着陶瓷涂层,遮蔽材料为耐热胶。
[0017]优选地,S14中,喷砂用的材料为60~120目白刚玉,喷砂压力为0.4~1kgf,喷砂后的基材表面粗糙度增大至3μm以上,从而增加喷涂后陶瓷层在电极表面的附着力。
[0018]优选地,S15中,用热喷涂在电极表面覆上一层陶瓷涂层,从而在电极表面形成一个耐高压、耐等离子刻蚀的绝缘保护层,采用的热喷涂方法为大气等离子喷涂,喷涂使用的材料为纯度99.99%以上、直径在10~100μm的氧化铝粉末,喷涂厚度为300~800μm,用以形成等离子的气体为氩气和氦气,气体流量分别为10~100NLPM和1~10NLPM(NLPM英文全称为normal liter per minute)。
[0019]优选地,S17中,所述封孔剂为环氧树脂或者硅酮类封孔剂。
[0020]优选地,S18中,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0~150μm,宽度为5~20mm,表面的粗糙度在1μm以内。
[0021]若所述电极表面存在浮点,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2]S21,浮点遮蔽治具准备:准备所述浮点的喷涂遮蔽治具;
[0023]S22,遮蔽:用遮蔽材料对电极背面、侧面和表面四周的凸起进行遮蔽;
[0024]S23,喷砂:对电极表面进行喷砂;
[0025]S24,浮点治具遮蔽:将S21中准备的遮蔽治具粘贴于电极表面凹陷处;
[0026]S25,浮点喷涂:在电极表面凹陷处覆上一层陶瓷浮点;
[0027]S26,去除遮蔽:除去浮点遮蔽治具;
[0028]优选地,S21中,所述遮蔽治具由4

8片带通孔的不锈钢片拼接而成,通孔直径等于浮点直径,通孔间距等于浮点间距,通孔数量等于浮点数量。
[0029]优选地,S22中,对电极背面、侧面和表面四周的凸起进行遮蔽的遮蔽材料为耐高温胶带,所述耐高温胶带,易于粘贴和撕下,且撕下来不在电极背面或侧面留下印痕。
[0030]优选地,S23中,喷砂用的材料为60~120目白刚玉,喷砂压力为0.4~1kgf。喷砂后的基材表面粗糙度增大至3μm以上,从而增加喷涂后陶瓷层在电极表面的附着力。
[0031]优选地,S24中,将S21中准备的遮蔽治具用耐高温双面胶粘贴于电极表面凹陷处,并用耐热胶将拼接处及治具四周边缘遮蔽。
[0032]优选地,S25中,用热喷涂在电极表面凹陷处覆上一层陶瓷浮点,所述热喷涂方法为大气等离子喷涂,喷涂使用的材料为纯度99.99%以上、直径在10~100μm的氧化铝粉末,形成的浮点高度低于表面周边凸起0~50微米,用以形成等离子的气体为氩气和氦气,气体流量分别为10~100NLPM和1~10NLPM(NLPM英文全称为normal liter per minute)。
[0033]优选地,S26中,除去所有的遮蔽胶带和浮点遮蔽治具。
[003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中所描述的工艺再生后的干刻下部电极,其表面陶瓷层的绝缘性、致密性、硬度等性能与新品一致,再生后使用寿命可延长至6个月左右,且可重复再生,因此可显著降低面板厂家采购新品电极的频率,降低其成本。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不带浮点的电极的再生流程;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带浮点的电极的再生流程;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没有浮点的G6 AMOLED干刻下部电极再生前后实物照片;
[003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带浮点的G5 LCD干刻下电极再生前后实物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40]实施方式一
[0041]如图1所示G6 AMOLED面板干刻的下部电极,这类电极表面四周有凸起,但无浮点,再生前后的实物如图3所示。电极的再生工艺步骤如下: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1,拆解:将需要再生的电极从干刻设备中拆卸下来;S12,除膜:去除电极表面原有陶瓷涂层的表层部分;S13,遮蔽:用遮蔽材料对电极背面和侧面进行遮蔽;S14,喷砂:对电极表面进行喷砂;S15,喷涂:用热喷涂方法在电极表面覆上一层陶瓷涂层;S16,去除遮蔽材料:完成喷涂后去除S13中的遮蔽材料;S17,封孔:用封孔剂对喷涂的陶瓷涂层进行封孔;S18,精加工:对电极表面进行加工,使所述电极表面四周形成一个凸起;S19,组装:将电极与干刻设备重新组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S21,浮点遮蔽治具准备:准备电极表面浮点的喷涂遮蔽治具;S22,遮蔽:用遮蔽材料对电极背面、侧面和表面四周的所述凸起进行遮蔽;S23,喷砂:对电极表面进行喷砂;S24,浮点治具遮蔽:将S21中准备的遮蔽治具粘贴于电极表面凹陷处;S25,浮点喷涂:在电极表面所述凹陷处覆上一层陶瓷浮点;S26,去除遮蔽治具:除去浮点遮蔽治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S12中,去除的电极表层厚度为100~6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S14中,喷砂用的材料为60~120目白刚玉,喷砂压力为0.4~1kgf,喷砂后的基材表面粗糙度为3μm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LCD和AMOLED干刻下部电极的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S15中,所述热喷涂方法为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祥赵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众芯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