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合垫圈式座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96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卫生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合垫圈式座便器。它包括踏板、支架、皮带轮、皮带、右半垫圈、左半垫圈、右支座、杆轴、螺杆、左齿轮、右上齿轮、盖轴套、下齿轮和右轮轴等部件。半椭圆环形的右半垫圈和左半垫圈构成完整的椭圆形座便器垫圈,右半垫圈和右上齿轮为一个整体,左半垫圈和左齿轮为一个整体,右上齿轮和左齿轮的锯齿相互咬合。螺杆表面的螺纹与下齿轮的锯齿成垂直配合关系。本发明专利技术仅用脚踩的方式就能使座便器垫圈在水平方向从正中朝两边分开,可省去用手将垫圈抬起这一动作,与现有的座便器相比,更加方便、卫生,而且杜绝了噪音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生洁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合垫圈式座便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座便器,在男士小便前,需要弓下腰用手将座便器的垫圈抬起,以免尿液污染垫 圈。但这样做很不卫生,会造成病菌的传播,而且也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通过脚踏,使座便器垫圈在水平方向从正中 朝两边分开,可省去用手将垫圈抬起这一动作的分合垫圈式座便器。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分合垫圈式座便器包括踏板、支架、皮带轮、皮带、右半垫圈、左半垫圈、右支座、杆轴、螺杆、左齿轮、右上齿轮、盖轴套、下齿轮、右轮轴、左轮轴、踏板轴、盖板、右轴座、左轴座和左支座。其中,平面上相互对称的半椭圆环形的右半垫圈和左半垫圈构成完整的椭圆形座便器垫 圈,右半垫圈和右上齿轮为一个整体,右上齿轮位于右半垫圈尾部的柄端处,左半垫圈和左 齿轮为一个整体,左齿轮位于左半垫圈尾部的柄端处,右上齿轮和左齿轮的锯齿相互咬合。 在右半垫圈和左半垫圈相互接触的端口均粘有橡皮垫。右轴座与左轴座均固定于地面上,右轴座和左轴座的上端分别有一圆柱形的凹孔,右轮 轴和左轮轴的下端分别处于右轴座与左轴座的凹孔中,且分别与右轴座和左轴座成动配合关 系,右轮轴的下半部高于右轴座的位置上固定有与右轮轴成静配合关系的下齿轮,右轮轴的 上端固定有与右轮轴成静配合关系的右上齿轮,左轮轴的上端固定有与左轮轴成静配合关系 的左齿轮。右支座和左支座均被固定于地面上,右支座和左支座的内侧面均有一相对的凹孔,螺杆 两端的与螺杆为一整体且同轴心的杆轴两端分别处于右支座和左支座内侧面的凹孔中,且与 凹孔成动配合关系,螺杆表面的螺纹与下齿轮的锯齿成垂直配合关系。皮带轮的轮周上有皮带槽,皮带轮两侧的圆心位置有与皮带轮为一整体且同轴心的踏板 轴,支架固定于座便器前端右侧的地面上,支架的上端有一槽,皮带轮处于槽中且与此槽成 动配合关系,支架的两侧面上均有一通孔,踏板轴处于两通孔中,踏板轴的右端从支架右侧 的通孔中伸出并伸入踏板的侧面的中部,与踏板成静配合关系,皮带的一端套在位于螺杆和右支座之间的杆轴上,另外一端套于皮带轮的皮带槽上,且皮带与杆轴、皮带轮之间均无相 对滑动,踏板为板状,踏板两端的上表面有条形凸起。盖轴套粘接在左半垫圈的柄部和左齿轮的柄部之间的陶瓷便斗的平台上,盖板下端的转 轴处于盖轴套中,与盖轴套成动配合关系。男士小便前,只需将右脚完全踏在踏板上,脚尖向下踩,皮带轮随踏板顺时针转动,通 过皮带轮带动螺杆顺时针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右上齿轮随下齿轮同步逆时针转动,左齿 轮在右上齿轮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右半垫圈和左半垫圈就分别向两边分开。使用完毕后,只需将右脚完全踏在踏板上,脚后跟向下踩,皮带轮随踏板逆时针转动, 通过皮带轮带动螺杆逆时针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右上齿轮随下齿轮同步顺时针转动,左 齿轮在右上齿轮的带动下逆时针转动,右半垫圈和左半垫圈就重新合拢。采用上述方案,能收到如下效果1. 由于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仅用脚踩的方式就能使座便器垫圏在水平方向从正中朝两边分开, 可省去用手将垫圈抬起这一动作,与现有的座便器相比,使用更方便。2. 由于本专利技术杜绝了手与座便器垫圈的接触,避免了病菌通过手的接触进行传播,比现 有的座便器更卫生。3. 传统的座便器垫圈在放下时,由于其边缘光滑,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经常会发生垫 圈从手中滑落,重重地落在陶瓷便斗上。这种情况发生时,会发生很大的声响,影响家人的 休息,垫圈也有被摔裂口的可能。而本专利技术使座便器垫圈在水平方向分合,而且在右半垫圈 和左半垫圈相互接触的端口均有橡皮垫起缓冲作用,杜绝了噪音的发生。也避免了座便器垫 圈受损。4. 对于有脑溢血危险的高血压患者、坐月期间的产妇、有视网膜脱落危险的高度近视患 者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等应尽量避免弯腰俯身的病人来说,在使用传统的座便器时,抬起或 放下垫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弯腰,这无疑会加重病人的病情。而本专利技术恰好避免了这一 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分合垫圈式座便器的右半垫圈和左半垫圈处于合拢状态的右侧立面图; 图2为分合垫圈式座便器的右半垫圈和左半垫圈处于合拢状态的平面图; 图3为分合垫圈式座便器的右半垫圈和左半垫圈处于分开状态的平面图。 图中l.踏板2.支架3.皮带轮4.皮带5.右半垫圈6.左半垫圈7.右支座8.杆轴 9.螺杆IO.左齿轮ll.右上齿轮12.盖轴套13.下齿轮14.右轮轴15.左轮轴16.踏板明书第3/3页轴17.盖板18.右轴座19.左轴座20.左支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分合垫圈式座便器包括踏板l、支架2、皮带轮3、皮带4、右半垫圈5、左半垫圈6、右 支座7、杆轴8、螺杆9、左齿轮IO、右上齿轮ll、盖轴套12、下齿轮13、右轮轴14、左轮 轴15、踏板轴16、盖板17、右轴座18、左轴座19和左支座20,其中,平面上相互对称的 半椭圆环形的右半垫圈5和左半垫圈6构成完整的椭圆形座便器垫圈,右半垫圈5和右上齿 轮11为一个整体,右上齿轮11位于右半垫圈5尾部的柄端处,左半垫圈6和左齿轮10为一 个整体,左齿轮10位于左半垫圈6尾部的柄端处,右上齿轮11和左齿轮10的锯齿相互咬合, 在右半垫圈5和左半垫圈6相互接触的端口均粘有橡皮垫,右轴座18与左轴座19均固定于 地面上,右轴座18和左轴座19的上端分别有一圆柱形的凹孔,右轮轴14和左轮轴15的下 端分别处于右轴座18与左轴座19的凹孔中,且分别与右轴座18和左轴座19成动配合关系, 右轮轴14的下半部高于右轴座18的位置上固定有与右轮轴14成静配合关系的下齿轮13, 右轮轴14的上端固定有与右轮轴14成静配合关系的右上齿轮11,左轮轴15的上端固定有 与左轮轴15成静配合关系的左齿轮10,右支座7和左支座20均被固定于地面上,右支座7 和左支座20的内侧面均有一相对的凹孔,螺杆9两端的与螺杆9为一整体且同轴心的杆轴8 两端分别处于右支座7和左支座20内侧面的凹孔中,且与凹孔成动配合关系,螺杆9表面的 螺纹与下齿轮13的锯齿成垂直配合关系,皮带轮3的轮周上有皮带槽,皮带轮3两侧的圆心 位置有与皮带轮3为一整体且同轴心的踏板轴16,支架2固定于座便器前端右侧的地面上, 支架2的上端有一槽,皮带轮3处于槽中且与此槽成动配合关系,支架2的两侧面上均有一 通孔,踏板轴16处于两通孔中,踏板轴16的右端从支架2右侧的通孔中伸出并伸入踏板1 的侧面的中部,与踏板l成静配合关系,皮带4的一端套在位于螺杆9和右支座7之间的杆 轴8上,另外一端套于皮带轮3的皮带槽上,且皮带4与杆轴8、皮带轮3之间均无相对滑 动,踏板1为板状,踏板1两端的上表面有条形凸起,盖轴套12粘接在左半垫圈6的柄部和 左齿轮10的柄部之间的陶瓷便斗的平台上,盖板17下端的转轴处于盖轴套12中,与盖轴套 12成动配合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合垫圈式座便器,其特征是:它包括踏板(1)、支架(2)、皮带轮(3)、皮带(4)、右半垫圈(5)、左半垫圈(6)、右支座(7)、杆轴(8)、螺杆(9)、左齿轮(10)、右上齿轮(11)、盖轴套(12)、下齿轮(13)、右轮轴(14)、左轮轴(15)、踏板轴(16)、盖板(17)、右轴座(18)、左轴座(19)和左支座(20),其中,平面上相互对称的半椭圆环形的右半垫圈(5)和左半垫圈(6)构成完整的椭圆形座便器垫圈,右半垫圈(5)和右上齿轮(11)为一个整体,右上齿轮(11)位于右半垫圈(5)尾部的柄端处,左半垫圈(6)和左齿轮(10)为一个整体,左齿轮(10)位于左半垫圈(6)尾部的柄端处,右上齿轮(11)和左齿轮(10)的锯齿相互咬合,在右半垫圈(5)和左半垫圈(6)相互接触的端口均粘有橡皮垫,右轴座(18)与左轴座(19)均固定于地面上,右轴座(18)和左轴座(19)的上端分别有一圆柱形的凹孔,右轮轴(14)和左轮轴(15)的下端分别处于右轴座(18)与左轴座(19)的凹孔中,且分别与右轴座(18)和左轴座(19)成动配合关系,右轮轴(14)的下半部高于右轴座(18)的位置上固定有与右轮轴(14)成静配合关系的下齿轮(13),右轮轴(14)的上端固定有与右轮轴(14)成静配合关系的右上齿轮(11),左轮轴(15)的上端固定有与左轮轴(15)成静配合关系的左齿轮(10),右支座(7)和左支座(20)均被固定于地面上,右支座(7)和左支座(20)的内侧面均有一相对的凹孔,螺杆(9)两端的与螺杆(9)为一整体且同轴心的杆轴(8)两端分别处于右支座(7)和左支座(20)内侧面的凹孔中,且与凹孔成动配合关系,螺杆(9)表面的螺纹与下齿轮(13)的锯齿成垂直配合关系,皮带轮(3)的轮周上有皮带槽,皮带轮(3)两侧的圆心位置有与皮带轮(3)为一整体且同轴心的踏板轴(16),支架(2)固定于座便器前端右侧的地面上,支架(2)的上端有一槽,皮带轮(3)处于槽中且与此槽成动配合关系,支架(2)的两侧面上均有一通孔,踏板轴(16)处于两通孔中,踏板轴(16)的右端从支架(2)右侧的通孔中伸出并伸入踏板(1)的侧面的中部,与踏板(1)成静配合关系,皮带(4)的一端套在位于螺杆(9)和右支座(7)之间的杆轴(8)上,另外一端套于皮带轮(3)的皮带槽上,且皮带(4)与杆轴(8)、皮带轮(3)之间均无相对滑动,踏板(1)为板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合垫圈式座便器,其特征是它包括踏板(1)、支架(2)、皮带轮(3)、皮带(4)、右半垫圈(5)、左半垫圈(6)、右支座(7)、杆轴(8)、螺杆(9)、左齿轮(10)、右上齿轮(11)、盖轴套(12)、下齿轮(13)、右轮轴(14)、左轮轴(15)、踏板轴(16)、盖板(17)、右轴座(18)、左轴座(19)和左支座(20),其中,平面上相互对称的半椭圆环形的右半垫圈(5)和左半垫圈(6)构成完整的椭圆形座便器垫圈,右半垫圈(5)和右上齿轮(11)为一个整体,右上齿轮(11)位于右半垫圈(5)尾部的柄端处,左半垫圈(6)和左齿轮(10)为一个整体,左齿轮(10)位于左半垫圈(6)尾部的柄端处,右上齿轮(11)和左齿轮(10)的锯齿相互咬合,在右半垫圈(5)和左半垫圈(6)相互接触的端口均粘有橡皮垫,右轴座(18)与左轴座(19)均固定于地面上,右轴座(18)和左轴座(19)的上端分别有一圆柱形的凹孔,右轮轴(14)和左轮轴(15)的下端分别处于右轴座(18)与左轴座(19)的凹孔中,且分别与右轴座(18)和左轴座(19)成动配合关系,右轮轴(14)的下半部高于右轴座(18)的位置上固定有与右轮轴(14)成静配合关系的下齿轮(13),右轮轴(14)的上端固定有与右轮轴(14)成静配合关系的右上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峻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