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922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壳体(12)的干燥设备(10),空腔(30)在壳体(12)中形成用于容纳要被干燥的目标物。风扇(40)位于壳体(12)中以便能产生气流,且马达设置在壳体(12)中用于驱动风扇(40)。管道系统(90)设置为用于将气流从风扇(40)传送到至少一个开口(60、62),所述开口设置为将气流喷入空腔(12)中。管道系统(90)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壁(56a、56b)的空气管道(50、52),在所述壁中设置有穿孔(58),且吸声材料(59)层位于壁(56a、56b)的外表面上,以覆盖穿孔(58)。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地适合用于干手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燥设备,其使用高速高压空气的窄喷射来干燥目标 物,目标物包括人体的一部分。特别地但非排它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手器, 其中空气射流穿过干手器壳体中的槽状开口喷射出。
技术介绍
使用空气射流来干燥双手已经广为人知。穿过槽状开口喷射至少 一股空气射流的干手器的例子在GB 2249026A、 JP 2002-034835A和JP 2002306370A中已示出。但是,实际上非常难以获得均匀分布的足够高动量 的气流,以来在可接受的较短时间内有效地干燥使用者的双手。而且,通过 适于产生足够高动量的空气流以充分地干燥使用者双手的马达所发出的噪 音量不可接受地非常大。一种减少由干燥设备发出的马达噪音量的方法在我们的共同申请GB 0515754.0中进行了公开。在该装置中,叶片定位在从马达向槽状开口输送 气流的管道中。另一现有技术装置披露于JP2003-180554中,其中各种盒状 静音构件定位在干手器的壳体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燥设备,其中与现有技术和公知的设备相 比,本专利技术的干燥设备产生足够大动量的气流以有效地干燥使用者的双手, 并且其中由马达发出的噪音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 一种干燥设备,其中由该设备发出的噪音相对较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燥设备具有壳体、形成在该壳体中用于容纳目标物的空 腔、位于所述壳体中并能产生气流的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用于驱动所 述风扇的马达和用于将气流从所述风扇运送到至少一个设置为将气流喷射 到所述空腔中的开口的管道系统,其中,所述管道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壁的空 气管道,在该壁中设置有穿孔,并且吸声材料层位于所述壁的外表面上,以 便覆盖所述穿孔。在穿孔壁的外侧设置吸声材料减少了由设备所发出的空气声学噪音音 量,在该设备是干手器的情况下使得干手器用起来更舒适。优选地,壁中的穿孔是细长的且大致沿空气管道的气流方向延伸。更优 选地,每个穿孔的长度显著地大于其宽度。这种结构给壁提供了显著的穿孔 面积,而没有对壁的结构强度造成显著影响。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空气管道具有两个相对的壁,在每个壁中设置有穿孔,且穿孔大致;波此对齐。在优选实施例中,吸声材料挤压在壁和外壳之间,且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吸声材料为基于聚酯的泡沫(polyester-based foam )。 附图说明参考附图,对以干手器形式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千手器形式的干燥设备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干手器的透视图; 图3为图1的干手器的侧截面图4为图1的干 手器的空气管道形成部件的上端以放大比例示出的侧截 面视图5为图1的干手器的管道形成部件的等轴视图,去掉了该设备的其它 部件;图6为图5的管道的壁形成部分的一个正一见图; 图7为图5的管道的一对相对壁形成部分的透视图; 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将气流喷入空腔和干手器的形成部件的开 口的示意性正^L图;和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图1的干手器的管道形成部分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参考图1和2,图中所示的干手器10包括外壳12,该外壳具有前 壁14、后壁16、上表面18和侧壁20、 22。后壁16可合并固定装置(未示 出),用于在使用之前将干手器10紧固到墙壁或其它结构上。电连接部(未示出)还设置在后壁上或在壳体12的其它地方。空腔30形成在壳体12的 上部中,如/人图i和2中可见。空腔30在其上端敞开,并在该处由前壁14 的顶部和上表面18的前部划定界限。前壁14的顶部和上表面18的前部之 间的空间形成空腔入口 32,该入口足够宽以允许使用者的双手通过该空腔入 口32进入空腔30。空腔30还通过侧壁20、 22的适当形状而敞开至干手器 10的侧部。空腔30具有前壁34和后壁36,两者分别界定了空腔30的前部和后部。 排水部38位于空腔30的最下端,该排水部与位于壳体12的下部的蓄水池 (未示出)连通。排水器和蓄水池的目的将在下面描述。如图3所示,马达(未示出)位于壳体12内,且由马达驱动的风扇40 也位于壳体12内。马达连接至电连接部并由控制器41控制。风扇40的入 口 42与在壳体12中形成的空气入口 44连通。过滤器46位于将空气入口 44 连接至风扇入口 42的空气通道中,以便防止可能导致马达或风扇40损坏的 任何碎屑进入。风扇40的出口与一对位于壳体12内部的空气管道50、 52 连通。前空气管道50主要位于壳体12的前壁14和空腔30的前壁34之间, 且后空气管道52主要位于壳体12的后壁16和空腔30的后壁36之间。空气管道50、52配置为从风扇40将空气导引到一对相对的槽状开口 60、 62,所述开口分别位于空腔30的前壁34和后壁36中。下面将详细描述空 气管道50、 52。槽状开口 60、 62配置在空腔30的上端邻近空腔入口 32。 槽状开口 60、 62中的每一个都构造成使得空气流大致跨过空腔入口 32朝向 空腔30的相对壁。槽状开口 60、 62沿垂直方向偏置并朝向空腔30的最下 端带有角度。图4更详细地示出了空气管道50、 52的上端和槽状开口 60、 62。传感器64定位在空腔30的前壁34和后壁36中,在槽状开口 60、 62 的紧下方。这些传感器64^r测经由空腔入口 32插入到空腔30中的使用者 的双手的存在,并配置为当使用者的双手进入空腔30时发送信号给马达。 如从图l和3中所示,管道50、 52的下游端略微突出超过空腔30的前壁34 和后壁36的表面。这减少了^f吏用者的双手吸向空腔的壁34、 36中的一个或 另一个的倾向,这增加了使用干手器IO的轻松性。传感器64定位在向内突 出的管道50、 52的紧下方,这还减少了传感器64变脏和不运转的危险。如从图2中可见,空腔入口 32的形状使得前边缘32a大致是笔直的,且跨过干手器IO的宽度横向延伸。然而,后边缘32b具有包括两个弯曲部 分33的形状,所述两个弯曲部分大致符合人双手在穿过空腔入口 32向下插 入到空腔30中时手背的形状。空腔入口 32的后边缘32b大致关于干手器10 的中心线对称。空腔入口 32的前边缘32a和后边缘32b的形状和尺寸的目 的是,当使用者的双手穿过空腔入口 32插入到空腔30中时,从使用者的双 手上任何点到最近的槽状开口的距离基本是一致的。空气管道50, 52形成了管道系统90位于风扇40和槽状开口 60, 62之 间的部分。图5中示出了管道系统卯的透视图。管道系统90包括巻形物92, 其位于风扇40附近且接收由风扇40产生的气流。巻形物92与第一室94连 通,虽然第一室94的截面为一般的矩形,但其也可容易地为一般的圆形。 意图是室94的截面应该在两个方向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度。室94的紧接着 的下游是Y形汇流部96,空气管道50, 52位于Y形汇流部96的下游。如 上所述,空气管道50, 52通向外壳12的上端,其中前空气管道50位于外 壳12的前壁14和空腔30的前壁34之间,且后管道52位于外壳12的后壁 16和空腔30的后壁36之间。空气管道50, 52与空腔30的上端处的槽状开 口 60, 62连通。管道系统90设计为使得管道系统的截面从室94的一般的矩形(或圆形) 以平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燥设备,具有壳体、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用于容纳物体的空腔、位于所述壳体中并能产生气流的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用于驱动所述风扇的马达和用于将气流从所述风扇传送到至少一个设置为将气流喷射到所述空腔中的开口的管道系统,其中,所述管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壁的空气管道,在所述壁中设置有多个穿孔,并且吸声材料层设置在所述壁的外表面上,以覆盖所述多个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GB 2006-1-12 0600534.21.一种干燥设备,具有壳体、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用于容纳物体的空腔、位于所述壳体中并能产生气流的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用于驱动所述风扇的马达和用于将气流从所述风扇传送到至少一个设置为将气流喷射到所述空腔中的开口的管道系统,其中,所述管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壁的空气管道,在所述壁中设置有多个穿孔,并且吸声材料层设置在所述壁的外表面上,以覆盖所述多个穿孔。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设备,其中,所述壁中的多个穿孔是伸长 的且沿所述空气管道大致在气流方向上延伸。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设备,其中,每个所述穿孔的长度显著地 大于其宽度。4、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干燥设备,其中,所述空气管道 具有两个大致相对的壁,且所述多个穿孔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瑟夫Z凯恩蒂莫西A弗伦奇凯文J西蒙兹
申请(专利权)人: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