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养殖用饲料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906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养殖用饲料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混料罐、连接板、摆动机构,混料罐设置于支撑架内部,混料罐上部一侧设有进料斗,混料罐的下部设有卸料阀;混料罐一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设有抱臂,抱臂一端与混料罐固定连接,抱臂的一侧设有销轴,销轴活动地安装在支撑架两侧的侧板上,混料罐悬空布置;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设有第一搅拌叶片;支撑架一侧设有摆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混料罐的两侧设置了销轴,将混料罐悬挂在支撑架上,并在支撑架一侧设置了摆动机构,利用摆动机构使混料罐在混料时摆动,将混料罐内壁的饲料摇晃下,有效地减少了饲料挂壁现象的产生,保证了饲料混料的均匀性。保证了饲料混料的均匀性。保证了饲料混料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养殖用饲料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混料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牛养殖用饲料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牛羊养殖中常用的饲料可以粗略的分为粗饲料与精饲料。粗饲料是指在饲料中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下,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等于或高于18%,并以风干物形式饲喂的饲料,如牧草、农作物秸秆、酒糟等,而精饲料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内含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消化率高的一类饲料,具体包括能量饲料(玉米、高粱、大麦等)、蛋白质饲料(如豆粕、棉粕、花生饼等)、矿物质饲料(骨粉、食盐、小苏打等)、微量(常量)元素和维生素。在饲料的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将各种原料经过计量配料后,在混料机中使各种物料组分相互掺和,使其均匀混合;而现有的饲料混合机在混料时,由于饲料中含有水分,使得饲料在搅拌时易产生挂壁,从而影响饲料混合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牛养殖用饲料混料装置,在混料罐的两侧设置了销轴,将混料罐悬挂在支撑架上,并在支撑架一侧设置了摆动机构,利用摆动机构使混料罐在混料时摆动,将混料罐内壁的饲料摇晃下,有效地减少了饲料挂壁现象的产生,保证了饲料混料的均匀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牛养殖用饲料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混料罐、连接板,所述支撑架由若干方管连接而成,所述混料罐设置于支撑架内部,支撑架的两侧设有侧板,混料罐上部一侧设有进料斗,各种饲料原料通过进料斗加入混料罐内部,混料罐的下部设有卸料阀;所述混料罐一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设有抱臂,抱臂一端与混料罐固定连接,抱臂的一侧设有销轴,销轴活动地安装在支撑架两侧的侧板上,销轴安装在侧板上后,混料罐悬空布置;所述连接板上部一侧设有电机座,电机座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支撑架一侧设有摆动机构,饲料混料时,将各种原料通过进料斗加入混料罐内部,启动电机,电机通过转轴带动第一搅拌叶片转动对混料罐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摆动机构带动混料罐绕销轴摆动,将混料罐内壁的饲料摇晃下,有效地减少了饲料挂壁现象的产生,保证了饲料混料的均匀性。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一侧的固定架、铰接于固定架一侧的气缸,所述连接板因此而设有铰支座,气缸的活塞杆与铰支座铰接,混料时,通过气缸活塞杆的伸缩,带动混料罐往复摆动,混料罐内部的饲料在晃动的作用下,将内壁粘连的饲料砸下,有效地减少了饲料挂壁现象的产生。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支撑架一侧的U型固定板、连杆,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杆设置于通孔内部,连杆一端通过万向联轴器与连接板连接,连杆的另一端设有曲轴,所述曲轴上端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曲轴的下端与
转轴固定连接,曲轴的轴颈外部通过轴承活动地连接有套筒,套筒与连杆铰接;电机转动时带动曲轴转动,曲轴在连杆的拉力作用下拉动混料罐作往复晃动,在不增加额外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利用一个电机实现了混料罐的搅拌和摆动动作。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架下部设有移动轮,移动轮为万向轮,且移动轮一侧设有刹车,便于混料装置的移动和固定。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卸料阀为插板阀或星型卸料阀。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为螺旋叶片,且第一搅拌叶片的端部与混料罐的内壁相贴合,进一步避免了饲料在混料罐内部挂壁。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筒,转轴下端与内筒固定连接,所述内筒的两端与混料罐的两端设有间隙;转轴带动内筒外部的第一搅拌叶片转动,将混料罐与内筒间的饲料向上输送至内筒上口,并从内筒上口落入内筒内部往复循环,在实现饲料旋转搅拌混料的同时,实现了饲料上下循环,增强了饲料混料的效果和混料的效率。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内筒内部设有第二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为螺旋叶片,第二搅拌叶片中部固定地安装在转轴上,第二搅拌叶片外端与内筒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一搅拌叶片的旋向与第二搅拌叶片的旋向相反,加强了饲料混料循环的效率。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均由PVC塑料制成,不仅降低了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对混料罐和内筒的磨损,且降低了混料装置的生产成本。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在混料罐的两侧设置了销轴,将混料罐悬挂在支撑架上,并在支撑架一侧设置了摆动机构,利用摆动机构使混料罐在混料时摆动,将混料罐内壁的饲料摇晃下,有效地减少了饲料挂壁现象的产生,保证了饲料混料的均匀性。
[0016]2)摆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一侧的固定架、铰接于固定架一侧的气缸,连接板因此而设有铰支座,气缸的活塞杆与铰支座铰接,混料时,通过气缸活塞杆的伸缩,带动混料罐往复摆动,混料罐内部的饲料在晃动的作用下,将内壁粘连的饲料砸下,有效地减少了饲料挂壁现象的产生。
[0017]3)摆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支撑架一侧的U型固定板、连杆,连接板上设有通孔,连杆设置于通孔内部,连杆一端通过万向联轴器与连接板连接,连杆的另一端设有曲轴,曲轴上端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曲轴的下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曲轴的轴颈外部通过轴承活动地连接有套筒,套筒与连杆铰接;电机转动时带动曲轴转动,曲轴在连杆的拉力作用下拉动混料罐作往复晃动,在不增加额外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利用一个电机实现了混料罐的搅拌和摆动动作。
[0018]4)支撑架下部设有移动轮,移动轮为万向轮,且移动轮一侧设有刹车,便于混料装置的移动和固定。
[0019]5)第一搅拌叶片为螺旋叶片,且第一搅拌叶片的端部与混料罐的内壁相贴合,进一步避免了饲料在混料罐内部挂壁。
[0020]6)第一搅拌叶片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筒,转轴下端与内筒固定连接,内筒的两端与混料罐的两端设有间隙;转轴带动内筒外部的第一搅拌叶片转动,将混料罐与内筒间的饲
料向上输送至内筒上口,并从内筒上口落入内筒内部往复循环,在实现饲料旋转搅拌混料的同时,实现了饲料上下循环,增强了饲料混料的效果和混料的效率。
[0021]7)内筒内部设有第二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为螺旋叶片,第二搅拌叶片中部固定地安装在转轴上,第二搅拌叶片外端与内筒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一搅拌叶片的旋向与第二搅拌叶片的旋向相反,加强了饲料混料循环的效率。
[0022]8)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均由PVC塑料制成,不仅降低了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对混料罐和内筒的磨损,且降低了混料装置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3]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牛养殖用饲料混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牛养殖用饲料混料装置中混料罐与连接板装配示意图。
[0025]附图3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养殖用饲料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混料罐、连接板,所述支撑架由若干方管连接而成,所述混料罐设置于支撑架内部,支撑架的两侧设有侧板,混料罐上部一侧设有进料斗,混料罐的下部设有卸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一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设有抱臂,抱臂一端与混料罐固定连接,抱臂的一侧设有销轴,销轴活动地安装在支撑架两侧的侧板上,销轴安装在侧板上后,混料罐悬空布置;所述连接板上部一侧设有电机座,电机座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支撑架一侧设有摆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养殖用饲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一侧的固定架、铰接于固定架一侧的气缸,所述连接板因此而设有铰支座,气缸的活塞杆与铰支座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养殖用饲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支撑架一侧的U型固定板、连杆,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杆设置于通孔内部,连杆一端通过万向联轴器与连接板连接,连杆的另一端设有曲轴,所述曲轴上端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曲轴的下端与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海建宋恩亮姜富贵魏晨靳青钟波韩广星祝远奎孙晓玉韩永胜吴健郝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