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无线监测的盆式桥梁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75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23
一种通过无线监测的盆式桥梁支座,在上座板与底盆之间的间隙处安装传感器,传感器一端连接上座板,另一端连接底盆,用以检测上座板与底盆的受力数据;传感器与传感器盒子连接为一体,传感器盒子固定数据接口,该数据接口连接传感器,外部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将传感器检测的数据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向外传送。其优点是实时采集盆式支座的受力的数据,然后将此数据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传输至监控中心的分析评估系统,对桥梁支座做到真正的数据化管理、智能化管理,使得桥梁的运行维护工作得到很大的进步,为桥梁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为桥梁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为桥梁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无线监测的盆式桥梁支座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支座测量
,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无线监测的盆式桥梁支座。

技术介绍

[0002]桥梁支座是设置在桥梁上部结构与墩台之间的重要部件,它传递上部结构恒载和活载,保证结构的自由变形。在桥梁检测中,支座受力不均以及支座破坏是常见的桥梁病害,这些病害会导致桥梁性能的减弱甚至丧失,且许多情况下这些情况肉眼难以辨识,传统的人为检测方法如目测、拍照等无法满足桥梁后期运维的需求,需要检测人员进行作业来对支座进行数据采集。另外的检测技术有在支座上加工一个或数个穿透孔,数据传输采用的是有线的方式,穿透孔会破坏支座结构的完整性,影响支座受力,降低支座的承载能力,而且错综复杂的线路也会为施工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无线传感监控的盆式橡胶支座,可以时刻观测到桥梁支座的力学数据的变化,如应变、应力、挠度等,这种测力橡胶支座的测力系统安装及更换方便,可以实现对橡胶支座受力情况的长期、实时地监测读数,实现对橡胶支座受力情况精准有效的监测的通过无线监测的盆式桥梁支座。
[0004]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0005]一种通过无线监测的盆式桥梁支座,包括上座板、底盆、橡胶板,所述上座板为带下凹槽的结构,上座板为带向下伸出凸台的结构,该凸台与底盆的下凹槽配合,在上座板向下伸出的凸台与底盆下凹槽之间设置橡胶板,使得上座板的凸台压在橡胶板的顶部,在上座板与底盆之间的间隙处安装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一端连接上座板,另一端连接底盆,用以检测上座板与底盆的受力数据。
[0006]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传感器是安装于底盆边缘与上座板边缘之间的间隙处。
[0007]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设置数据接口,通过数据接口向外输出数据信号。
[0008]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的数据接口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由无线信号发射器将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向外传送。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安装于传感器盒子,使得传感器与传感器盒子连接为一体,所述传感器盒子固定数据接口,该数据接口连接传感器,外部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将传感器检测的数据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向外传送。
[0010]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接口为内凹型插口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设置于底盆边缘与上座板边缘之间的间隙处。
[0012]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盒子为开槽结构,所述传感器是插入开槽处。
[0013]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盒子开的槽为横向槽,所述传感器为横向插入传感器盒子
的横向槽内。
[0014]本技术的优点是传感器盒子处于上座板和底盆之间,其实时采集的数据就直接反应了盆式支座的受力状况和工作情况,然后将此数据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传输至监控中心的分析评估系统,对桥梁支座做到真正的数据化管理、智能化管理,使得桥梁的运维工作得到很大的进步,为桥梁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推动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安装一个传感器盒子2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安装两个传感器盒子2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传感器盒子2的槽11为横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传感器盒子2的槽11为竖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2所示结构两个传感器盒子2的分布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采用无线控制的示意图。
[0021]附图部件明细为:上座板1、传感器盒子2、传感器插口3、电阻应变式应力和应变传感器4、导线5、无线信号发射器6、橡胶板7、密封圈8、底盆9、防尘网10、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
[0023]本技术采用一个传感器盒子2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座板1、底盆9、橡胶板7,所述上座板1为带下凹槽的结构,上座板1为带向下伸出凸台的结构,该凸台与底盆9的下凹槽配合,在上座板1向下伸出的凸台与底盆下凹槽之间设置橡胶板7,使得上座板1的凸台压在橡胶板7的顶部,在上座板1与底盆9之间的间隙处安装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一端连接上座板1,另一端连接底盆9,用以检测上座板1与底盆9的受力数据;传感器是安装于底盆9边缘与上座板1边缘之间的间隙处;传感器设置数据接口,通过数据接口向外输出数据信号;传感器的数据接口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6,由无线信号发射器6将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向外传送,无线信号发射器6安装在防尘网10密封的位置,保证无线信号发射器6正常长期工作。
[0024]图2、图5为采用两个传感器盒子2的结构,传感器盒子2的安装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当采用多个传感器盒子的结构进,采用均布的方式测量精度较好。
[0025]如图1、2、3、4所示,所述传感器盒子2为开槽结构,所述传感器是插入槽11处,传感器开的槽11有如下两个结构:
[0026]1、横向槽结构,如图3所示,槽11为横向槽,槽口为扩口结构,在扩口结构处固定数据接口,以方便与无线信号发射器6连接,传感器插入横向的槽11内固定。
[0027]2、竖槽结构,如图4所述,槽11为竖槽,所述传感器为竖直插入传感器盒子的竖槽内,槽口固定无线信号发射器6。
[0028]为方便传感器的检修与更换,传感器盒子设置的插口3设计成可进行多次插入与拔出的结构,且插口为内凹型,扩大了工作空间,防止传感器磕碰到内壁;传感器盒子2采用与橡胶板7相同的材质时,其效果较好。
[0029]本技术采用多个传感器盒子2进行使用时,可以采用:
[0030]1、全部的传感器盒子2的槽11均为横向槽结构。
[0031]2、全部的传感器盒子2的槽11均采用竖槽结构。
[0032]3、传感器盒子2的槽11采用横向槽和竖槽组合使用的结构,此结构可以同时测得横向和竖向两个方向的压力,这种结构测得压力方向全面,数据可靠。
[0033]所述传感器采用插片式压力传感器。
[0034]无线信号发射器6和电阻应变式传感器4是市售的公知结构的产品,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如图5所示,桥梁支座的应力及应变数据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6传输到后台的数据分析评估系统,系统将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绘制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波形图。
[0035]为了使用安全以及延长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盒子2、无线信号发射器6及其他附属设备等均需进行防水防锈蚀处理。
[0036]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子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改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装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无线监测的盆式桥梁支座,包括上座板(1)、底盆(9)、橡胶板(7),所述上座板(1)为带下凹槽的结构,上座板(1)为带向下伸出凸台的结构,该凸台与底盆(9)的下凹槽配合,在上座板(1)向下伸出的凸台与底盆下凹槽之间设置橡胶板(7),使得上座板(1)的凸台压在橡胶板(7)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在上座板(1)与底盆(9)之间的间隙处安装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一端连接上座板(1),另一端连接底盆(9),用以检测上座板(1)与底盆(9)的受力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无线监测的盆式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是安装于底盆(9)边缘与上座板(1)边缘之间的间隙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过无线监测的盆式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设置数据接口,通过数据接口向外输出数据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无线监测的盆式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的数据接口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6),由无线信号发射器(6)将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向外传送。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通过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辉刘显晖郭飞雪李荣杰马芳莉杨金文甘国聪陆建光石昌钢赵春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