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速自动变速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42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八速自动变速器及车辆,包括第一动力源、两根输出轴及各自通过离合器连接于第一动力源的两根输入轴;第一输入轴上设有一、五、七挡的主动齿轮,第二输入轴上设有二、四、六挡的主动齿轮,第一输出轴上设有四、五、一挡从动齿轮,第二输出轴上设有二、六、七挡从动齿轮,从动齿轮通过相应的同步器输出动力至相应的输出轴,第一动力源输出的动力依次经七挡、六挡和二挡的挡位齿轮绕行传递至第二输出轴实现三挡动力输出,第一动力源输出的动力依次经五挡、四挡和六挡的挡位齿轮绕行传递至第二输出轴实现八挡动力输出。取消三、八挡的挡位齿轮,通过绕行实现三、八挡传动,速比范围广,传动效率高,轴向尺寸短,零件少,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八速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八速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是将两个变速箱和两个离合器集成在一个变速器内,两根可转动地套接在一起的输入轴分别与其中一个离合器相连接,两根输入轴分别传输两个变速箱速度组的动力,通过在两个离合器之间自动切换从而完成换挡程序,因此可实现换挡过程的动力换挡,即在换挡过程中不中断动力,克服了AMT(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挡冲击的缺点,车辆在换挡过程中,发动机的动力始终可以传递到车轮,换挡迅速平稳,不仅保证了车辆的加速性,而且由于车辆不再产生由于换挡引起的急剧减速情况,也极大的改善了车辆运行的舒适性。现有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一般对应各前进挡位设置有挡位齿轮,若增多挡位齿轮实现更多挡位,则存在结构复杂、零件多、轴向长度大和成本高的问题,同时由于负载较大,会影响传动效率,若减少挡位齿轮实现缩短轴向长度,则传动效率较低。
[0003]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排放法规也日趋严格,用户对整车安全性,舒适性及油耗经济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合动力驱动汽车特别是P2型混合驱动日益成为传统动力驱动汽车过渡到纯电动驱动汽车期间的主流趋势,基于双离合变速器的基础上,增加分离离合器连接电机,取消液力变矩器,结构较为简单,可实现插电混动及油混。但现有的混合动力自动变速器一般都存在结构较为复杂,或只能实现部分档位的纯电及混合驱动,效率低、制造成本高,油耗高,逐渐不能够满足日益严峻的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方案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八速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八速自动变速器,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入轴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第一离合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二输入轴通过第二离合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源;
[0006]所述第一输入轴伸出所述第二输入轴的一段上固设有一挡主动齿轮、五挡主动齿轮和七挡主动齿轮;
[0007]所述第二输入轴上固设有二挡主动齿轮、四挡主动齿轮和六挡主动齿轮;
[0008]所述第一输出轴上设有四挡从动齿轮、五挡从动齿轮和一挡从动齿轮;
[0009]所述第二输出轴上设有二挡从动齿轮、六挡从动齿轮和七挡从动齿轮;
[0010]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均设置有同步器,所述四挡从动齿轮、所述五挡从动齿轮和所述一挡从动齿轮通过位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同步器输出动力至所述第一输出轴,所述二挡从动齿轮、所述六挡从动齿轮和所述七挡从动齿轮通过位于所述第
二输出轴上的同步器输出动力至所述第二输出轴;
[0011]所述第一动力源输出的动力依次经所述七挡主动齿轮、所述七挡从动齿轮、所述六挡从动齿轮、所述六挡主动齿轮、所述二挡主动齿轮和所述二挡从动齿轮绕行传递至第二输出轴,能实现三挡动力输出;
[0012]所述第一动力源输出的动力依次经所述五挡主动齿轮、所述五挡从动齿轮、所述四挡从动齿轮、所述四挡主动齿轮、所述六挡主动齿轮和所述六挡从动齿轮绕行传递至第二输出轴,能实现八挡动力输出。
[0013]可选地,所述八速自动变速器的倒挡从动齿轮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并与所述二挡从动齿轮常啮合;
[0014]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同步器包括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和第三同步器;
[0015]所述倒挡从动齿轮、所述第一同步器、所述四挡从动齿轮、所述第二同步器、所述五挡从动齿轮、所述第三同步器和所述一挡从动齿轮沿远离所述第一动力源的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
[0016]所述倒挡从动齿轮和所述四挡从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器输出动力至所述第一输出轴,所述四挡从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器与所述五挡从动齿轮连接,所述五挡从动齿轮和所述一挡从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三同步器输出动力至所述第一输出轴;
[0017]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同步器包括第四同步器、第五同步器和第六同步器;
[0018]所述二挡从动齿轮、所述第四同步器、所述六挡从动齿轮、所述第五同步器、所述七挡从动齿轮和所述第六同步器沿远离所述第一动力源的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
[0019]所述二挡从动齿轮和所述六挡从动齿轮通过所述第四同步器输出动力至所述第二输出轴,所述六挡从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五同步器与所述七挡从动齿轮连接,所述七挡从动齿轮通过所述第六同步器输出动力至所述第二输出轴。
[0020]可选地,所述八速自动变速器的驻车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驻车齿轮位于所述第六同步器的背离所述第一动力源的一侧,所述驻车齿轮、所述一挡主动齿轮和所述一挡从动齿轮为共面齿轮组。
[0021]可选地,所述四挡主动齿轮和所述六挡主动齿轮为共用的四六挡主动齿轮,所述六挡从动齿轮、所述四六挡主动齿轮和所述四挡从动齿轮为共面齿轮组。
[0022]可选地,所述五挡主动齿轮和所述七挡主动齿轮为共用的五七挡主动齿轮,所述七挡从动齿轮、所述五七挡主动齿轮和所述五挡从动齿轮为共面齿轮组。
[0023]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并用于向车轮输出动力的第一主减齿轮和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并用于向车轮输出动力的第二主减齿轮,所述第一主减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减齿轮同时与差速器的齿圈常啮合;
[0024]所述第一主减齿轮、所述第二主减齿轮和所述差速器的齿圈为共面齿轮组;
[0025]所述第一主减齿轮位于所述倒挡从动齿轮的靠近所述第一动力源的一侧,所述第二主减齿轮位于所述二挡从动齿轮的靠近所述第一动力源的一侧。
[0026]可选地,所述八速自动变速器还包括第二动力源和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一动力源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二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
[0027]可选地,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三离合器集成为共用离合器壳体的三离合器。
[0028]可选地,所述第一动力源为发动机,所述第二动力源为电机,所述八速自动变速器具有纯电驱动模式、发动机与电机混合驱动模式、纯发动机驱动模式、制动能量回收模式、启动发动机模式、行车充电模式和驻车充电模式;
[0029]结合所述第一离合器或所述第二离合器,分离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发动机不参与驱动,所述电机驱动,以建立所述纯电驱动模式;
[0030]结合所述第一离合器或所述第二离合器,结合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电机驱动,以建立所述发动机与电机混合驱动模式;
[0031]结合所述第一离合器或所述第二离合器,结合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电机不工作,以建立所述纯发动机驱动模式;
[0032]结合所述第一离合器或所述第二离合器,分离所述第三离合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八速自动变速器,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入轴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第一离合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二输入轴通过第二离合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动力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伸出所述第二输入轴的一段上固设有一挡主动齿轮、五挡主动齿轮和七挡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上固设有二挡主动齿轮、四挡主动齿轮和六挡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上设有四挡从动齿轮、五挡从动齿轮和一挡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上设有二挡从动齿轮、六挡从动齿轮和七挡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均设置有同步器,所述四挡从动齿轮、所述五挡从动齿轮和所述一挡从动齿轮通过位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同步器输出动力至所述第一输出轴,所述二挡从动齿轮、所述六挡从动齿轮和所述七挡从动齿轮通过位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同步器输出动力至所述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动力源输出的动力依次经所述七挡主动齿轮、所述七挡从动齿轮、所述六挡从动齿轮、所述六挡主动齿轮、所述二挡主动齿轮和所述二挡从动齿轮绕行传递至第二输出轴,能实现三挡动力输出;所述第一动力源输出的动力依次经所述五挡主动齿轮、所述五挡从动齿轮、所述四挡从动齿轮、所述四挡主动齿轮、所述六挡主动齿轮和所述六挡从动齿轮绕行传递至第二输出轴,能实现八挡动力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速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八速自动变速器的倒挡从动齿轮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并与所述二挡从动齿轮常啮合;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同步器包括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和第三同步器;所述倒挡从动齿轮、所述第一同步器、所述四挡从动齿轮、所述第二同步器、所述五挡从动齿轮、所述第三同步器和所述一挡从动齿轮沿远离所述第一动力源的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所述倒挡从动齿轮和所述四挡从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器输出动力至所述第一输出轴,所述四挡从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器与所述五挡从动齿轮连接,所述五挡从动齿轮和所述一挡从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三同步器输出动力至所述第一输出轴;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同步器包括第四同步器、第五同步器和第六同步器;所述二挡从动齿轮、所述第四同步器、所述六挡从动齿轮、所述第五同步器、所述七挡从动齿轮和所述第六同步器沿远离所述第一动力源的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二挡从动齿轮和所述六挡从动齿轮通过所述第四同步器输出动力至所述第二输出轴,所述六挡从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五同步器与所述七挡从动齿轮连接,所述七挡从动齿轮通过所述第六同步器输出动力至所述第二输出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八速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八速自动变速器的驻车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驻车齿轮位于所述第六同步器的背离所述第一动力源的一侧,所述驻车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雨诗凌晓明周友刘学武邰昌宁马粉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