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提塔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660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化炼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提塔冷却系统,包括汽提塔、空冷器部、水冷器部和塔顶回流罐,所述汽提塔的进料管与上游生产线连接且底部设置有过热蒸汽线,所述汽提塔的塔顶设置有塔顶油气线,空冷器部、水冷器部和塔顶回流罐通过所述塔顶油气线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空冷器部由多组塔顶空冷器组成,全部的所述塔顶空冷器并联设置并接入所述塔顶油气线,本冷却系统通过空冷和水冷双重冷却可以将加工原料充分冷却,保证了原料的质量和流程的稳定性。质量和流程的稳定性。质量和流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提塔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石化炼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汽提塔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石化炼化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汽提塔的原料降温并通过回流罐注入干气脱硫塔,如果原料冷却不当,汽提塔的塔顶气将无法降低到设计的温度,容易造成干气携带轻烃进入干气脱硫系统,传统的冷却设备只是配备了若干串联的空冷器,冷却效果差,空冷器高强度满负荷运行,一是导致运行成本增加,二是无法保证原料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汽提塔冷却系统。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汽提塔冷却系统,包括汽提塔、空冷器部、水冷器部和塔顶回流罐,所述汽提塔的进料管与上游生产线连接且底部设置有过热蒸汽线,所述汽提塔的塔顶设置有塔顶油气线,空冷器部、水冷器部和塔顶回流罐通过所述塔顶油气线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空冷器部由多组塔顶空冷器组成,全部的所述塔顶空冷器并联设置并接入所述塔顶油气线;
[0006]所述水冷器部包括第一塔顶水冷器和第二塔顶水冷器,所述第一塔顶水冷器和第二塔顶水冷器并联设置并接入所述塔顶油气线;
[0007]所述第一塔顶水冷器和第二塔顶水冷器均设置有冷却水循环装置,所述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水出水管、冷却水进水管和循环泵,所述冷却水出水管和冷却水进水管通过所述循环泵连通,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均设置有两条并联的支路且对应的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支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塔顶水冷器和第二塔顶水冷器分别串联进入对应的所述冷却水进水管的支路。
[0008]优选的,所述压缩空气冷却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泵、空气分流腔、涡流管、导气外罩、散热管、冷却进线和冷却出线,所述导气外罩为钟形结构且底部开口,所述散热管为多层螺旋状结构并设置于所述导气外罩的内部,所述散热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冷却进线连接且出口端与所述冷却出线连接,所述冷却进线与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冷却出线与所述冷却水进水管连接;
[0009]所述空气压缩泵连接多个所述涡流管且均固定于所述导气外罩的顶部,多个所述涡流管呈圆周阵列排布且所述涡流管的冷气端均指向所述散热管,所述涡流管与所述散热管形成涡流冷却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空气分流腔固定于所述导气外罩的顶部中心,所述空气压缩泵与所述空气分流腔顶部连通,所述空气分流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气流孔,所述气流孔与所述涡流管一一对应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空气分流腔的底部还设置有锥形的气流导向块,所述散热管为上小下大的锥形螺旋管。
[0012]优选的,所述水冷器部还设置有一条跨线管支线,所述跨线管支线与所述第一塔顶水冷器和第二塔顶水冷器并联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塔顶水冷器设置有一条第一水冷支线并与所述第二塔顶水冷器连通。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冷却系统通过前后串连的空冷器部和水冷器部可以实现对原料的双重降温,保证了原料温度的稳定性,同时设置了冷却水循环装置,冷却水可以通过管线循环,保证了水冷器部的可靠性,通过设置跨线可以方便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检修,通过设置压缩空气冷却装置可以方便的对循环冷却水降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压缩空气冷却装置的竖直半剖面图;
[0018]图中:1

汽提塔,2

空冷器部,3

水冷器部,4

塔顶回流罐,5

冷却水循环装置;
[0019]11

进料管,12

过热蒸汽线,13

塔顶油气线,21

塔顶空冷器,31

第一塔顶水冷器,311

第一水冷支线,32

第二塔顶水冷器,33

跨线管,51

冷却水出水管,52

冷却水进水管,53

循环泵,54

压缩空气冷却装置;
[0020]541

空气压缩泵,542

空气分流腔,5421

气流孔.5422

气流导向块,543

涡流管,544

导气外罩,545

冷却进线,546

冷却出线,547

散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2]实施例一
[0023]参照图1所示,汽提塔1冷却系统,包括汽提塔1、空冷器部2、水冷器部3和塔顶回流罐4,汽提塔1的进料管11与上游生产线连接且底部设置有过热蒸汽线12,总体结构是由汽提塔1塔顶的塔顶油气线13通向塔顶回流罐4,在塔顶油气线13的流程中串联着空冷部2和水冷器部3,空冷器部2由多组塔顶空冷器21组成,全部的塔顶空冷器21并联设置并接入塔顶油气线13,多组并联的塔顶空冷器21可以将原料分散冷却,从而提高冷却效率,水冷器部3的并联设置也是同样的思路,水冷器部3包括第一塔顶水冷器31和第二塔顶水冷器32,第一塔顶水冷器31和第二塔顶水冷器32并联设置并接入塔顶油气线13,通过前后串连的空冷器部和水冷器部3可以实现对原料的双重降温,保证了原料温度的稳定性。
[0024]第一塔顶水冷器31和第二塔顶水冷器32均设置有冷却水循环装置5,冷却水循环装置5可以通过冷却水的循环将热量散发,从而保证水冷器部3的冷却效果,冷却水循环装置5包括冷却水出水管51、冷却水进水管52、循环泵53和压缩空气冷却装置54,冷却水出水管51和冷却水进水管52通过循环泵53连通,冷却水进水管52和冷却水出水管51均设置有两条并列的支路且对应的冷却水进水管52和冷却水出水管51支路相互连通,第一塔顶水冷器
31和第二塔顶水冷器32分别串联进入对应的冷却水进水管52支路当中来对来料进行冷却降温。
[0025]实施例二
[0026]参照图1所示,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在于,压缩空气冷却装置54包括空气压缩泵541、空气分流腔542、涡流管543、导气外罩544、散热管547、冷却进线545和冷却出线546,导气外罩544为钟形结构且底部开口,散热管547为多层螺旋状结构并设置于导气外罩544的内部,散热管547的入口端与冷却进线545连接且出口端与冷却出线546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提塔冷却系统,包括汽提塔、空冷器部、水冷器部和塔顶回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提塔的进料管与上游生产线连接且底部设置有过热蒸汽线,所述汽提塔的塔顶设置有塔顶油气线,所述空冷器部、水冷器部和塔顶回流罐通过所述塔顶油气线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空冷器部由多组塔顶空冷器组成,全部的所述塔顶空冷器并联设置并接入所述塔顶油气线;所述水冷器部包括第一塔顶水冷器和第二塔顶水冷器,所述第一塔顶水冷器和第二塔顶水冷器并联设置并接入所述塔顶油气线,所述第一塔顶水冷器和第二塔顶水冷器均设置有冷却水循环装置,所述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水出水管、冷却水进水管、循环泵和压缩空气冷却装置,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冷却水出水管、循环泵和压缩空气冷却装置依次串联连接并形成封闭的环形结构,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均设置有两条并联的支路且对应的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支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塔顶水冷器和第二塔顶水冷器分别串联进入对应的所述冷却水进水管的支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提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冷却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泵、空气分流腔、涡流管、导气外罩、散热管、冷却进线和冷却出线,所述导气外罩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清喜徐其超张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饶科力达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