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架车机用托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30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架车机用托头,包括底座和液压托头,所述底座为水平放置的矩形,且底座的顶部前后两端固定连接的有限位板,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的有液压托头,所述底座的底部左端固定连接的有一对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通过转动连接的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的有第一滑轮,所述限位板的右端固定连接的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布局合理,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通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液压拖头都是固定在地面上,需要检修时,直接启动压拖头,将机车头托起,不方便移动的问题。不方便移动的问题。不方便移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架车机用托头


[0001]本技术涉及架车机
,具体为一种移动式架车机用托头。

技术介绍

[0002]机车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为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需要对转向架中的轮对和车底的其他部件进行检修,此时就需要使用多台配合的架车机将整列编组的车辆抬升到一定高度以便对其进行检修操作。
[0003]现有的液压拖头都是固定在地面上,需要检修时,直接启动压拖头,将机车头托起,不方便移动,使用不够便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移动式架车机用托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架车机用托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液压拖头都是固定在地面上,需要检修时,直接启动压拖头,将机车头托起,不方便移动,使用不够便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架车机用托头,包括底座和液压托头,所述底座为水平放置的矩形,且底座的顶部前后两端固定连接的有限位板,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的有液压托头,所述底座的底部左端固定连接的有一对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通过转动连接的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的有第一滑轮,所述限位板的右端固定连接的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的有拉把,所述底座的右端固定连接的有套筒,且套筒的表面通过转动连接的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的有第二滑轮,所述套筒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的有螺栓柱。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为水平放置的矩形,且支撑块的底部设有橡胶防滑层,所述支撑块与底座构成固定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拉把与固定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块与限位板构成固定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螺栓柱设置有两组,且螺栓柱与套筒构成限位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支撑块构成转动结构,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一滑轮构成固定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滑轮与第二转轴构成固定结构,所述套筒与第二转轴构成滑动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套筒与底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座与限位板为一体化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性强,适用范围广,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通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液压拖头都是固定在地面上,需要检修使,直接启动压拖头,将机车头托起,不方便移动的问题;
[0014]2、本技术中,通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十分方便移动,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同时通过螺栓柱对第二转轴进行限位,避免第二转轴转动造成安全隐患,同时方便机车的维护保养,通过支撑块和橡胶防滑层,提高了底座的支撑能力,有利于提高液压托头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的左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的俯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的主视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限位板;3、液压托头;4、支撑块;5、凹槽;6、拉把;7、第二滑轮;8、螺栓柱;9、固定块;10、第二转轴;11、第一滑轮;12、橡胶防滑层;13、套筒;14、第一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架车机用托头,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和液压托头3,底座1为水平放置的矩形,且底座1的顶部前后两端固定连接的有限位板2,底座1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的有液压托头3,底座1的底部左端固定连接的有一对支撑块4,且支撑块4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凹槽5,凹槽5的内壁通过转动连接的有第一转轴14,且第一转轴14的表面固定连接的有第一滑轮11,限位板2的右端固定连接的有固定块9,且固定块9的表面固定连接的有拉把6,底座1的右端固定连接的有套筒13,且套筒13的表面通过转动连接的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的有第二滑轮7,套筒13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的有螺栓柱8,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
[0022]本技术中:支撑块4为水平放置的矩形,且支撑块4的底部设有橡胶防滑层12,支撑块4与底座1构成固定结构,提高了稳定性。
[0023]本技术中:拉把6与固定块9为一体化结构,固定块9与限位板2构成固定结构,更加方便移动,省时省力。
[0024]本技术中:螺栓柱8设置有两组,且螺栓柱8与套筒13构成限位结构,避免第二转轴10转动造成安全隐患。
[0025]本技术中:第一转轴14与支撑块4构成转动结构,第一转轴14与第一滑轮11构成固定结构,方便机车的维护保养。
[0026]本技术中:第二滑轮7与第二转轴10构成固定结构,套筒13与第二转轴10构成滑动结构,间接的提高了机车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
[0027]本技术中:套筒13与底座1为一体化结构,底座1与限位板2为一体化结构,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0028]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推动拉把6移动到机车需要维护的地方,通过第一滑轮11和
第二滑轮7的相互配合,更加方便移动,同时间接的延长了机车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拧动螺栓柱8进行限位,避免第二转轴10转动造成安全隐患,同时方便机车的维护保养,启动液压托头3,将机车抬起,进行检修,通过支撑块4和橡胶防滑层12,提高了底座1的支撑能力,有利于提高液压托头3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
[0029]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制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制器可为伺服电机、接触传感器、处理器、警报模块和驱动模块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进行连接,且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架车机用托头,包括底座(1)和液压托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水平放置的矩形,且底座(1)的顶部前后两端固定连接的有限位板(2),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的有液压托头(3),所述底座(1)的底部左端固定连接的有一对支撑块(4),且支撑块(4)的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壁通过转动连接的有第一转轴(14),且第一转轴(14)的表面固定连接的有第一滑轮(11),所述限位板(2)的右端固定连接的有固定块(9),且固定块(9)的表面固定连接的有拉把(6),所述底座(1)的右端固定连接的有套筒(13),且套筒(13)的表面通过转动连接的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二转轴(10)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的有第二滑轮(7),所述套筒(13)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的有螺栓柱(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架车机用托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4)为水平放置的矩形,且支撑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江张同雪崔俊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欧达轨道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