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距定粒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458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距定粒播种装置,包括播种管,所述播种管包括上管和下管,用于为种子提供下滑通道;定粒装置,所述定粒装置设于所述上管和下管之间并与所述上管和下管相连通,用于从上管获取一定粒数的种子并传输至下管内;定距装置,所述定距装置位于所述播种管的下部,用于定位播种位置;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上管的上端,用于容纳一定量的种子;所述下管的一侧设有开沟齿;所述上管上设有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接单、制造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的有益效果。实用性强的有益效果。实用性强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距定粒播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定距定粒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我国的播种和收割都是靠人工来完成,传统的播种方式是由两个人来完成,即一个人使用锄头或开穴工具对耕地挖穴,再由另一个人逐个向挖好的穴里放入种子,然后再盖土掩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需要不断的弯腰直腰,劳动者极易疲劳,而且效率低。随着社会发展,现阶段已使用播种机来代替这种传统的工作方式,但使用播种机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播种机在使用时必须借助外力(如拖拉机)的带动方能完成播种,这就要求播种田地的面积够大,且对道路状况要求比较高,在小地块或车辆不便驶入的耕地上无法使用播种机。
[0003]现有的便携式播种机,如中国专利CN104380886B公开的一种快速播种装置,包括一个播种管,所述播种管上连接一个踩板,在所述踩板下侧的播种管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圆形的挡板,所述两个挡板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卡槽,在挡板的下侧的播种管上套接一个能够在它上面自由滑动的压块,所述压块为通筒结构,所述压块的外侧面为外楔形面,在所述压块的上端面连接至少一个压杆,所述压杆上连接一个压板,压板平行设置在所述踩板的下面,且在压板和所述踩板之间连接一个拉簧,所述拉簧一直处于拉伸状态;在所述压块的外侧配合连接一个开孔头,所述播种管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开孔头内,所述开孔头是由一组相互配合的开孔快配合形成圆锥体状结构,所述开孔块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压块的外楔形面相配合的内楔形面,在所述开孔块的外侧的圆柱面设有一组弧形凹槽,在所述开孔块的上侧设有一个内侧面为圆弧形的卡板,所述卡板卡接配合在所述卡槽内,在卡板上设有一个腰形通孔,所述腰形通孔与相应的所述压杆对应让位配合,所述开孔块配合后,相应的弧形凹槽配合形成一个圆环形凹槽,在每个所述圆环形凹槽内均配合连接一个环形的收缩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播种装置结构复杂,且在播种过程中,种子的间距即种植密度的大小是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之一,实践证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玉米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提高,当密度达到一定值后,增加密度反而使产量下降,所以适宜的密度对农作物的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上述现有技术中,无育种种植间距的丈量装置,还需提前人工先丈量好播种间距,然后再进行播种,效率比较低。
[0004]所以需要一种劳动强度低、作业速度快、可在小地块或车辆不便驶入的耕地上使用的播种装置,以供劳动者播种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定距定粒播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定距定粒播种装置,包括播种管,所述播种管包括上管和下管,用于为种子提供下滑通道;定粒装置,所述定粒装置设于所述上管和下管之间并与所述上管和下管相连
通,用于从上管获取一定粒数的种子并传输至下管内;定距装置,所述定距装置位于所述播种管的下部,用于定位播种位置;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上管的上端,用于容纳一定量的种子。
[0007]优选的,所述上管的下端部设有通槽。
[0008]优选的,所述定粒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上管和下管之间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端设有与所述上管的下端相连通的通孔I,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设有与所述下管相连通的通孔II。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有辊子,所述辊子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在辊子的圆周上均匀分布且位置与所述通孔I和通孔II相对应。
[0010]优选的,所述定距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下管下部的转轮,所述转轮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定粒装置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连接所述下管和转轮并可随转轮一起转动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设有主动轮,所述定粒装置上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下管之间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轴承,所述主动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安装座之间活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下管的一侧设有开沟齿。
[0014]优选的,所述开沟齿的侧面呈“丿”形且下端部设有尖端,所述开沟齿的下端部位置与所述下管的下端部位置相对应。
[0015]优选的,所述上管上设有把手。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定距定粒播种装置,使用时,向容置槽内放入一定量的种子,种子沿上管滑落至通槽处,播种者手扶把手,可将播种管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播种者向前推动转轮,开沟齿位于远离播种者的一侧,随着转轮的前进在耕地上开设一道沟槽,随着转轮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与辊子相连,进而带动辊子转动,辊子上设有若干凹槽,凹槽的数量以及转轮的周长视播种间距而定,辊子转动至凹槽经过通孔I时,将种子卡入凹槽中,并随着辊子的转动带动种子至通孔II处,种子滑落至下管中,并下滑至沟槽内,完成播种,继续向前推动转轮,将完成若干次定粒定距的播种。开沟齿的设置,使得播种的同时即可提前完成开沟,无需提前进行开沟操作,省事省力;定距装置的设置,使得在前进的同时即可确定播种的位置,无需提前丈量播种位置并做好记号,更加的方便快捷;定粒装置的设置,使得每次播种的种子的粒数固定,避免撒入过多的种子导致浪费或因种子密集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此种装置通过简单的推动即可完成开沟和定距播种,操作便捷,结构简单,解决了播种者人工播种时不断弯腰和直腰的问题,适合小面积耕地以及车辆无法驶入的耕地使用,实用性强。
[0017]综上,本技术具有操作接单、制造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播种管,11、上管,111、通槽,12、下管,2、定粒装置,21、连接座,22、辊子,221、凹槽,3、定距装置,31、安装座,32、主动轴,33、转轮,34、主动轮,35、从动轮,36、皮带,37、从动轴,4、开沟齿,5、容置槽,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3]参照图1所示,一种定距定粒播种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播种管1,所述播种管1包括上管11和下管12,用于为种子提供下滑通道;定粒装置2,所述定粒装置2设于所述上管11和下管12之间并与所述上管11和下管12相连通,用于从上管11获取一定粒数的种子并传输至下管12内;定距装置3,所述定距装置3位于所述播种管1的下部,用于定位播种位置;容置槽5,所述容置槽5位于所述上管11的上端,用于容纳一定量的种子。
[0024]进一步的,所述上管11上设有把手6;更进一步的,所述把手6分别位于所述播种管1上部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距定粒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管(1),所述播种管(1)包括上管(11)和下管(12),用于为种子提供下滑通道;定粒装置(2),所述定粒装置(2)设于所述上管(11)和下管(12)之间并与所述上管(11)和下管(12)相连通,用于从上管(11)获取一定粒数的种子并传输至下管(12)内;定距装置(3),所述定距装置(3)位于所述播种管(1)的下部,用于定位播种位置;容置槽(5),所述容置槽(5)位于所述上管(11)的上端,用于容纳一定量的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距定粒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11)的下端部设有通槽(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距定粒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粒装置(2)包括设于所述上管(11)和下管(12)之间的连接座(21),所述连接座(21)的上端设有与所述上管(11)的下端相连通的通孔I,所述连接座(21)的下端设有与所述下管(12)相连通的通孔II。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距定粒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1)的内部设有辊子(22),所述辊子(22)上设有若干凹槽(221),所述凹槽(221)在辊子(22)的圆周上均匀分布且位置与所述通孔I和通孔II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国香裴志超兰宏亮罗军解春源王梦然续连杰张玉铎韩宝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房山区种植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