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航时航空发动机用大容量滑油主动供回油结构和滑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07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航时航空发动机用大容量滑油主动供回油结构和滑油箱,滑油箱主要由回油接头、回油管、负过载舱、补偿管、贮油补偿舱、供油管、油箱壳体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主动供回油机构设计,油箱壳体内部滑油供回油管路设计为发动机循环滑油从油箱上部回油接头进入油箱内腔,并由回油管直接连通流入油箱底部的负过载舱,使发动机循环滑油回油进入到油箱后先进入负过载舱,使负过载舱随时充满滑油,且油箱内部的供油管位于负过载舱顶部并与负过载舱隔板相连,由于负过载舱中可以随时充满滑油,便可以保证在负过载状态及各姿态下滑油箱能够持续供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发动机大容量滑油箱随飞机进行机动动作时的断油情况。断油情况。断油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航时航空发动机用大容量滑油主动供回油结构和滑油箱


[0001]本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润滑传动系统
,涉及一种长航时航空发动机大容量滑油箱用主动供回油结构、供回油方法和包含该供回油结构的油箱。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润滑传动系统滑油箱的持续供油时间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正常安全工作,为了减小长航时发动机用滑油箱体积较大造成的随发动机进行翻滚、俯仰等机动动作时由于油面变化剧烈造成的滑油中断情况,在润滑传动系统大容量滑油箱设计时必须考虑其供回油机构的结构。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润滑油主要起润滑、冷却及清洁的作用,而在一个飞行任务内,发动机会随飞机一起经历不同的飞行姿态及过载工况,在这些工况下必须保证发动机的持续供油。而本技术就是依据这一客观现实需求而开展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长航时航空发动机用大容量滑油主动供回油结构和滑油箱,用以解决发动机在随飞机进行翻滚、俯仰等机动动作时出现的断油情况,以保证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持续供油,使发动机处于一个良好的工况。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长航时航空发动机用大容量滑油主动供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油管(2),所述回油管(2)的一端与回油接头(1)相连;负过载舱(3),所述负过载舱(3)与回油管(2)的另一端相连;补偿管(4),所述补偿管(4)位于负过载舱(3)内且与负过载舱(3)连通;贮油补偿舱(5),所述贮油补偿舱(5)与补偿管(4)连通;供油管(6),所述供油管(6)位于贮油补偿舱(5)内,且供油管(6)与负过载舱(3)连通。2.长航时航空发动机用大容量滑油箱,包括油箱壳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壳体(7)内腔包括位于上方的贮油补偿舱(5)和位于贮油补偿舱(5)下方的负过载舱(3);所述贮油补偿舱(5)内设置有回油管(2)和供油管(6),回油管(2)的上端与油箱壳体(7)上的回油接头(1)连通,回油管(2)和供油管(6)的下端与负过载舱(3)连通;所述负过载舱(3)内设置有补偿管(4),且补偿管(4)分别与贮油补偿舱(5)、负过载舱(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航时航空发动机用大容量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接头(1)、回油管(2)、负过载舱(3)、补偿管(4)、贮油补偿舱(5)和供油管(6)均为油箱壳体(7)内和油箱壳体(7)上的铸造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航时航空发动机用大容量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油补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铭黄伟东童文涛杨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