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机端外罩引油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319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燃机端外罩引油壳结构,包括集油杯、回油管、空气管,在距离燃机箱装体外壁100mm处固定有挡板,在距离挡板内侧50mm处设置回油孔,回油管上端固定在然极端外罩壳处,并连接回油孔,回油管下端连接集油杯,集油杯安装在燃机箱装体外壁上,空气管上端位于挡板上方,并距离燃机端外罩壳水平中分面150mm,空气管的下端与集油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燃气轮机外罩壳现场安装的工作量,降低了现场安装的难度,同时可起到收集过多滑油的作用,不但平衡罩壳内外气压差,而且还可有效避免滑油进入燃气轮机箱装体。还可有效避免滑油进入燃气轮机箱装体。还可有效避免滑油进入燃气轮机箱装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机端外罩引油壳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燃机机械密封装置,具体地说是燃机引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以柴

燃联合动力装置(CODOG、CODAG)新型传动装置为主要形式的动力装置以其优越的性能已成为船舶动力系统的主要装置。在上述联合动力装置中燃气轮机与齿轮箱连接部分的密封装置是机械密封机构,机械密封本体外部为外罩壳。机械密封为燃机运转时密封齿轮箱滑油的关键部件。根据设计要求,机械密封在一定时间内允许一定的滑油泄漏量,但根据实际船舶应用情况可知,在燃机运转时,滑油的渗透量往往大于设计要求,甚至有些船舶的滑油会沿着外罩壳内壁进入燃气轮机箱装体中,在燃气轮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燃机箱装体温度上升,存在箱装体着火安全隐患。为了避免过多的滑油进入燃机箱装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对滑油渗漏的处理迫在眉睫。
[0003]传统技术从根源解决滑油渗漏量,即改变机械密封的结构形式,增加机械密封密封强度,减少滑油的渗漏量。此方案虽然能从根源处解决机械密封渗油过大的问题,但由于传动箱和换向箱的结构限制,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燃机端外罩引油壳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集油杯、回油管、空气管,在距离燃机箱装体外壁100mm处固定有挡板,在距离挡板内侧50mm处设置回油孔,回油管上端固定在燃机端外罩壳处,并连接回油孔,回油管下端连接集油杯,集油杯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浩然王立军宿吉鹏王博宋成军颜廷宇曲俊国盖显宝陈鹏羽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