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339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包括动力电机和支撑框,动力装置外部固定套有支撑框,支撑框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块,控制块部分固定嵌入到支撑框中,控制块中设置有缓冲装置和蜗杆,缓冲装置的一侧传动连接有蜗杆,蜗杆的一端延伸到动力电机外部,缓冲装置包括控制环片、内筒、压力组件、内圆板、控制单元和弧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构造设计实现了缓冲装置高效吸收控制块上的震动能量效果,通过内圆板的延迟晃动抵消掉控制块上的震动冲击,此外可以通过转动蜗杆,进而调节缓冲装置,改变缓冲装置中的震动频率,确保控制块高效吸收支撑框上的震动能量,保证汽车动力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动力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动力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电机机构的转动工作,会产生一定的震动能量,如果不能对能量进行及时的抵消或吸收,长此以往,势必会使整个动力装置出现一定的松动,降低整个动力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3]如果能够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动力装置,具有高效的震动能量吸收抵消机构,最大程度降低震动对动力装置的影响,就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包括动力电机和支撑框,动力电机外部固定套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块,所述控制块部分固定嵌入到支撑框中,控制块中设置有缓冲装置和蜗杆,所述缓冲装置的一侧传动连接有蜗杆,蜗杆的一端延伸到动力电机外部,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控制环片、内筒、压力组件、内圆板、控制单元和弧形板,所述控制环片中设置有内筒,内筒上贯穿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压力组件,且内筒中设置有内圆板,所述控制环片和内筒之间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单元和弧形板,且控制单元和弧形板交替分布,缓冲装置设置在控制块上开设的圆板腔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气阀、压力座和控制座,所述压力座的一侧连接有控制座,控制座一侧和控制环片传动连接,所述压力座的另一侧与控制体接触,控制体一端和内筒连接,且控制体另一端和弧形板连接,所述内筒和弧形板之间设置有筒状腔,压力座和控制座设置在两个弧形板之间的板腔中;所述气阀包括隔板、密封柱、弹簧片和L型板,所述隔板的一端固定在内筒上,隔板的另一端固定在弧形板上,隔板封堵内筒和弧形板之间的筒状腔,隔板中部开设圆孔,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柱,密封柱的侧壁上开设滑槽,且滑槽中设置有弹簧片和L型板,弹簧片的一端与L型板接触,L型板一端固定在隔板上,且L型板另一端凸出到密封柱上的滑槽中,密封柱形状为圆柱且柱体一端为尖端状;所述压力座包括控制体和中心轴,所述控制体形状为圆筒一侧一体连接棱柱,控制体的圆筒中活动套接有中心轴,中心轴的端部固定在控制块上的圆板腔内壁上;所述控制座包括压力板、第二弹簧片和第二拦截块,所述压力板为扇形板状且板体的内弧面上开设弧形柱槽,压力板的弧形柱槽中设置有第二拦截块和第二弹簧片,第二
拦截块的一端与波浪板状的第二弹簧片接触,第二拦截块固定在控制体上,压力板的外弧面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齿槽,压力板一侧的控制环片的内腔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出齿,控制环片和压力板啮合传动连接;所述压力组件包括压力柱、控制桶和第二弹簧,所述控制桶形状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壳体状,且壳体的底板中部开设有贯通细孔,控制桶的内腔中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和压力柱,第二弹簧的一端和控制桶的内腔底面接触,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压力柱接触,压力柱的一端顶在内圆板上。
[0006]优选的,所述蜗杆形状为直杆一端上固定套有螺旋齿,蜗杆的直杆贯穿控制块上开设的通孔,蜗杆的螺旋齿设置在控制块上开设的方形槽中,控制环片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凸出齿,蜗杆和控制环片啮合传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蜗杆的直杆上固定套有卡位筒,卡位筒契合设置在控制块上开设的筒状槽中,所述控制块上的两侧位置设置有螺栓,螺栓贯穿控制块,且螺栓一端螺接到支撑框上开设的螺纹孔中。
[0008](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构造设计实现了缓冲装置高效吸收控制块上的震动能量效果,通过内圆板的延迟晃动抵消掉控制块上的震动冲击,此外可以通过转动蜗杆,进而调节缓冲装置,改变缓冲装置中的震动频率,确保控制块高效吸收支撑框上的震动能量,保证汽车动力装置的工作稳定性;2、该装置通过缓冲装置的设计,实现一系列控制传动效果,零件结构设计精巧,通过抑制气流的运动,从而反向控制压力柱的运动,最终控制内圆板的震动频率,实现方便快捷的调节目的。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控制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内筒结构示意图;图6为压力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动力电机1、支撑框2、控制块3、缓冲装置4、蜗杆5、卡位筒6、螺栓7、贯通细孔8、控制环片10、内筒11、压力组件12、内圆板13、控制单元14、弧形板15、气阀16、压力座17、控制座18、控制体19、中心轴20、隔板21、密封柱22、弹簧片23、L型板24、压力板25、第二弹簧片26、第二拦截块27、压力柱28、控制桶29、第二弹簧30。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12]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如图1

图6所示,其包括:动力电机1和支撑框2,动力电机1外部固定套有支撑框2,支撑框2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块3,控制块3部分固定嵌入到支撑框2中,控制块3中设置有缓冲装置4和蜗杆5,缓冲装置4的一侧传动连接有蜗杆5,蜗杆5的一端延伸到动力电机1外部,缓冲装置4包括控制环片10、内筒11、压力组件12、内圆板13、控制单元14和弧形板15,控制环片10中设置有内筒11,内筒11上贯穿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压力组件12,且内筒11中设置有内圆板13,控制环片10和内筒11之间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单元14和弧形板15,且控制单元14和弧形板15交替分布,缓冲装置4设置在控制块3上开设的圆板腔中,参考图2和图3理解,在控制块3中开设圆板腔,且通过内筒11的隔断效果,将整个圆板腔分成内圆板且和外筒状腔,内筒11的底面固定在控制块3上的圆板腔内壁上。
[0013]控制单元14包括气阀16、压力座17和控制座18,压力座17的一侧连接有控制座18,控制座18一侧和控制环片10传动连接,压力座17的另一侧与控制体19接触,控制体19一端和内筒11连接,且控制体19另一端和弧形板15连接,内筒11和弧形板15之间设置有筒状腔,压力座17和控制座18设置在两个弧形板15之间的板腔中。
[0014]气阀16包括隔板21、密封柱22、弹簧片23和L型板24,隔板21的一端固定在内筒11上,隔板21的另一端固定在弧形板15上,隔板21封堵内筒11和弧形板15之间的筒状腔,隔板21中部开设圆孔,隔板21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柱22,密封柱22的侧壁上开设滑槽,且滑槽中设置有弹簧片23和L型板24,弹簧片23的一端与L型板24接触,L型板24一端固定在隔板21上,且L型板24另一端凸出到密封柱22上的滑槽中,密封柱22形状为圆柱且柱体一端为尖端状,参考图4理解各个零件的位置关系,弹簧片23反弹推动密封柱22,使密封柱22的尖端扣在隔板21的圆孔上,实现对隔板21的封堵,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包括动力电机(1)和支撑框(2),动力电机(1)外部固定套有支撑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2)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块(3),所述控制块(3)部分固定嵌入到支撑框(2)中,控制块(3)中设置有缓冲装置(4)和蜗杆(5),所述缓冲装置(4)的一侧传动连接有蜗杆(5),蜗杆(5)的一端延伸到动力电机(1)外部,所述缓冲装置(4)包括控制环片(10)、内筒(11)、压力组件(12)、内圆板(13)、控制单元(14)和弧形板(15),所述控制环片(10)中设置有内筒(11),内筒(11)上贯穿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压力组件(12),且内筒(11)中设置有内圆板(13),所述控制环片(10)和内筒(11)之间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单元(14)和弧形板(15),且控制单元(14)和弧形板(15)交替分布,缓冲装置(4)设置在控制块(3)上开设的圆板腔中;所述控制单元(14)包括气阀(16)、压力座(17)和控制座(18),所述压力座(17)的一侧连接有控制座(18),控制座(18)一侧和控制环片(10)传动连接,所述压力座(17)的另一侧与控制体(19)接触,控制体(19)一端和内筒(11)连接,且控制体(19)另一端和弧形板(15)连接,所述内筒(11)和弧形板(15)之间设置有筒状腔,压力座(17)和控制座(18)设置在两个弧形板(15)之间的板腔中;所述气阀(16)包括隔板(21)、密封柱(22)、弹簧片(23)和L型板(24),所述隔板(21)的一端固定在内筒(11)上,隔板(21)的另一端固定在弧形板(15)上,隔板(21)封堵内筒(11)和弧形板(15)之间的筒状腔,隔板(21)中部开设圆孔,隔板(21)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柱(22),密封柱(22)的侧壁上开设滑槽,且滑槽中设置有弹簧片(23)和L型板(24),弹簧片(23)的一端与L型板(24)接触,L型板(24)一端固定在隔板(21)上,且L型板(24)另一端凸出到密封柱(22)上的滑槽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濮祥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合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