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系统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331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系统和新能源汽车,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配电滤波单元;配电滤波单元通过充电接口与充电桩连接;通过负载端接口与电机驱动逆变器连接;通过升压线接口与电机绕组连接;多个安规电容和多个磁环分别布置于靠近配电滤波单元中各个接口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接口处的安规电容,为线路线缆传导的电压纹波、电流纹波提供了对地低阻抗泄放路径,抑制了强电磁干扰。利用第一磁环滤除了共模干扰,抑制了升压充电线产生的强电磁干扰。较好的从整体上抑制了高压系统的强电磁干扰,减小了电能损耗,以及减小了强电磁对敏感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干扰,提高了敏感电子设备产生信息的精确度,间接提升了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车的安全性。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系统和新能源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特别是一种高压系统和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为了提高续航与动力等指标,越来越多的厂商以800V或更高电压动力电池平台为后续整车的开发方向,而目前市面上存量的充电桩多数为500V和750V规格,1000V规格的充电桩较少。因此就存在800V或更高电压动力电池平台的新能源汽车无法使用500V的充电桩充电,而使用750V充电桩充不满动力电池组的问题。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已经有利用电机和电机驱动逆变器等硬件,或者利用专门的升压充电模块,以升压充电的方式实现低电压等级充电桩为高电压等级电池组充电的方案。但这类方案由于线路较多、接线复杂,高电压系统的电压纹波、电流纹波会对线路以及敏感电子设备产生强电磁干扰,该强电磁干扰不但会造成电能损耗,而且会干扰敏感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导致敏感电子设备产生错误的信息,进而影响新能源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系统包括:配电滤波单元;所述配电滤波单元包括:多个安规电容、多个磁环、充电接口、负载端接口以及升压线接口;所述配电滤波单元通过所述充电接口与充电桩连接;所述配电滤波单元通过所述负载端接口与电机驱动逆变器连接;所述配电滤波单元通过所述升压线接口与电机绕组连接;所述多个安规电容和所述多个磁环分别布置于靠近所述配电滤波单元中各个接口的位置;其中,升压充电线、所述电机驱动逆变器的正极放电线以及所述电机驱动逆变器的负极放电线穿过所述多个磁环中的第一磁环,所述升压充电线为连接所述配电滤波单元与所述电机绕组的电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滤波单元包括:升压子单元、保护隔离子单元;所述多个安规电容包括:第一安规电容、第二安规电容、第三安规电容、第四安规电容;所述升压子单元的第一端引出所述升压充电线,所述升压充电线穿过所述第一磁环,通过所述升压线接口与所述电机绕组连接;所述升压子单元的第二端与快充正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保护隔离子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安规电容的第二端、所述充电接口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快充正继电器的第二端与主保险的第二端、主正继电器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保险的第一端与电池组的正极连接;所述保护隔离子单元的第一端与快充负继电器的第二端、主负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电池组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快充负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的第一端、所述充电接口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安规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三安规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负载端接口的正放电端、主正继电器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负载端接口的正放电端接入所述正极放电线;所述第三安规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安规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四安规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端接口的负放电端、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负载端接口的负放电端接入所述负极放电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子单元包括:升压充电继电器、升压电感、第五安规电容;所述升压充电继电器的第一端引出所述升压充电线,所述升压充电线穿过所述第一磁环,通过所述升压线接口与所述电机绕组连接;所述升压充电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升压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安规电容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升压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快充正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保护隔离子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安规电容的第二端、所述充电接口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五安规电容的第二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子单元包括:升压充电继电器、升压电感、第五安规电容、电阻以及二极管;
所述升压充电继电器的第一端引出所述升压充电线,所述升压充电线穿过所述第一磁环,通过所述升压线接口与所述电机绕组连接;所述升压充电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升压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安规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电阻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升压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快充正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保护隔离子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安规电容的第二端、所述充电接口的正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五安规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生王杭挺刘安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