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影像引导下的光动力精准诊疗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317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白光LED、405nm激光、540nm激光作为诊断光,630nm激光作为治疗光;这些光通过反射镜、第一长波通二向色镜、第二长波通二向色镜、半反半透镜后实现合束,合束后的光经过第一透镜耦合入多模光纤中,输出的光经过第二透镜准直后进入连续变倍扩束镜中进行扩束,然后均匀照射在病灶上,病灶中激发的各种光信号经过物镜、滤光轮和第三透镜后进入感光元件CCD进行成像;因此能够将光动力疗法与白光成像、窄带成像以及荧光成像技术相结合,提高病变区域诊断的准确性,还能够实现诊断得到的病变区域和治疗区域的精准重合,实现对病灶的精准诊断和治疗,进一步提高光动力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效性。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模影像引导下的光动力精准诊疗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检测的
,尤其涉及一种多模影像引导下的光动力精准诊疗装置,以及这种多模影像引导下的光动力精准诊疗装置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动力疗法是治疗肿瘤等疾病的新兴疗法,其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局部涂敷或者静脉注射给予患者光敏剂后,在肿瘤细胞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形成明显的光敏剂浓度差时对病变局部进行激光照射,光敏剂经过激发后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进而杀伤肿瘤细胞。在光动力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具备激发光和光敏剂才能产生活性氧进而杀伤肿瘤细胞。临床治疗中,光敏剂虽然在肿瘤中潴留浓度高,其也会潴留在周围的正常组织中,因此,激发光必须精准聚焦照射病灶区域,防止漏照病灶区域或者过度照射周围正常组织,才能有效提高光动力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0003]在临床实践中,病人注射光敏剂后,医生主要通过内镜下大体观察并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大致判定病变位置,然后通过激光照射进行光动力治疗,这也就造成了诸多缺点:一、诊断和治疗是分开的,诊断得到的病变区域与实际光动力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模影像引导下的光动力精准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高功率白光LED光源(1)、405nm激光光源(2)、540nm激光光源(3)、630nm激光光源(4)、反射镜(5)、第一长波通二向色镜(6)、第二长波通二向色镜(7)、半反半透镜(8)、第一透镜(9)、多模光纤(10)、第二透镜(11)、连续变倍扩束镜(12)、物镜(13)、滤光轮(14)、第三透镜(15)、感光元件CCD(16)、计算机(17);计算机分别与高功率白光LED光源(1)、405nm激光光源(2)、540nm激光光源(3)、630nm激光光源(4)、连续变倍扩束镜(12)、滤光轮(14)、感光元件CCD(16)连接;所述白光LED、405nm激光、540nm激光作为诊断光,所述630nm激光作为治疗光;白光LED、405nm激光、540nm激光和630nm激光通过反射镜、第一长波通二向色镜、第二长波通二向色镜、半反半透镜后实现合束,合束后的光经过第一透镜耦合入多模光纤中,输出的光经过第二透镜准直后进入连续变倍扩束镜中进行扩束,然后均匀照射在病灶上,病灶中激发的各种光信号经过物镜、滤光轮和第三透镜后进入感光元件CCD进行成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影像引导下的光动力精准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轮(14)上设有三个通光孔,分别放置630nm带阻滤光片、450nm长波通滤光片以及不放置滤光片;通过四种光源和滤光轮上通光孔的切换组合,执行诊断模式和治疗模式的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影像引导下的光动力精准诊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模式和治疗模式包括:白光成像诊断模式、窄带成像诊断模式、荧光成像诊断模式、可视化光动力治疗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模影像引导下的光动力精准诊疗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福张雯文顾瑛邱海霞杨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