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工程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08306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织工程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包括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球和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球和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构建成复合支架。复合支架既具有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支架的优势,同时又克服了单纯脱细胞软骨支架的一些缺点,增加了支架的生物活性,同时也增加了支架的力学特性,可以使支架更好的促进软骨和骨软骨的再生修复。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可冻干成型并可以进行化学交联的特性,克服了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球作为颗粒型产品不易成型的缺点,充分利用了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球高比表面积,可溶解性以及离子缓释特性等优点,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架。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织工程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织工程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属于生物医药


技术介绍

[0002]软骨损伤后往往会伴随着软骨下骨的改变,并且会进一步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而软骨本身由于缺少血运,损伤后难以自我修复,一直以来都是难以解决的临床难题。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软骨修复技术给软骨的损伤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尤其是基于组织工程支架的软骨修复策略,正越来越成为软骨修复研究的热点。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利用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构建了软骨趋向支架(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810057373.7,CN200510073008.1),不仅具有良好的三维孔隙结构,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具有纵向趋向的仿生结构。正常软骨的细胞外基质是软骨细胞生长代谢的天然微环境,有利于软骨损伤后的再生修复;而脱细胞过程需要采用物理化学甚至酶的方法,脱细胞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导致天然细胞外基质中大量活性成分的丢失。另外,软骨再生最优的微环境是软骨发育的微环境,因此,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支架需要进一步的功能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织工程生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球和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球和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构建为复合支架。2.一种组织工程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球,将一定量的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混合,加入氨水调节PH至碱性;加入正硅酸乙酯,快速搅拌,反应30分钟;加入四水硝酸钙,反应4小时;8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收集反应产物,然后分离,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2次;50℃烘箱过夜烘干,然后700℃马弗炉中烧结,研磨后得到普通生物玻璃纳米球;步骤2:利用物理粉碎差速离心法制备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凝胶;取新鲜软骨片若干,无菌蒸馏水洗净后,反复冻融;将冻融若干次的软骨片物理粉碎,直至打成浆料;步骤3:将软骨匀浆进行差速离心,首先2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去掉沉淀;然后6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去除沉淀,最后10000转/分钟,离心30分钟,去掉上清,下层即为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凝胶;步骤4:将2000转/分钟离心后的沉淀进行收集,再次用粉碎机进行物理粉碎匀浆,重复步骤3,获取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凝胶;将获取的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凝胶冻干后粉碎,获取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颗粒;步骤5: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球复合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构建复合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苑志国吕卓诚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