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抗菌抗病毒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8302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抗菌抗病毒膜剂,主要由抗菌抗病毒成分和成膜成分的混合物组成,抗菌抗病毒成分由植物油、动物油、脂肪酸或上述油脂衍生物构成。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膜剂的制备方法,可以将抗菌抗病毒成分制备成乳液,然后加入成膜剂,经混合分散后即得到抗菌抗病毒膜剂;也可以将抗菌抗病毒成分直接或通过溶剂与成膜成分混合,得到抗菌抗病毒膜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抗菌抗病毒膜剂作为公共设施物体表面设施隔离膜的应用,最终产品是抗菌抗病毒膜,具有可剥离剥脱的特点。可将抗菌抗病毒膜剂直接涂布或者利用压力装置喷涂到公共设施包括如机场、车站或者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表面,以及冷链运输过程中设施及包装表面。以及冷链运输过程中设施及包装表面。以及冷链运输过程中设施及包装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抗菌抗病毒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毒抗毒产品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抗菌抗病毒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共场所常见的消毒防护措施包括定时使用消毒剂喷洒或者擦拭、清洗相关的区域和部位。但是人员聚集场所中人体经常接触的一些设施或者部位仍然无法做到持续性地保持消毒状态,只能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频率消毒以实现间歇性的保持消毒状态。常见消毒液或者消毒剂,不仅随着液体的挥发,消毒效果随之消失,而且由于其原理是利用了强氧化性或者其他化学性质进行灭菌消毒,如果高频率的大量消毒,会导致场所内部的人员身体损伤,尤其是对人体粘膜和吸入气体的呼吸系统的影响。除此之外,人们采取的防护物品,例如口罩,也不能抵挡消毒剂里挥发的刺激性物质,强氧化性物质仍然会破坏物体表面涂层,进而对处于消毒环境的人员造成风险。另外,一些冷链食品的消毒也不适合采用化学消毒剂,以免污染食物。
[0003]综上所述,诸如办公大楼里的电梯按钮、电梯扶手、门把手、各类办公用品,地铁、车站里的各类扶手等需要用手接触的设施,都需要一种能够保持较长时效的消毒或者抵抗病毒的保护方式,以起到更安全长效的消毒防护作用。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和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喷雾使用的消毒液不能较长时间起到持续防护细菌和病毒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容易降解、无二次污染问题的使用效果好的抗菌抗病毒膜剂。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抗菌抗病毒膜剂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场景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病毒应用。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0011]一种可剥离的抗菌抗病毒膜,由抗菌抗病毒成分、成膜成分组成。
[0012](1)采用乳化的方式将植物油、动物油、脂肪酸或上述油脂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制备成纳米级别的乳液,然后加入成膜溶液混合分散均匀,其中加入可帮助成膜塑形的成膜助剂,可直接涂布或者装入有一定压力的瓶中,使用时喷涂即可快速成膜,根据膜的厚度(约0.1mm

2mm)、乳液的浓度不同,可5min

4h内成膜,一段时间以后抗菌抗病毒膜作用减弱后可撕揭剥离,并进行再一次喷涂或者直接涂布;
[0013](2)也可以将植物油、动物油、脂肪酸或上述油脂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
物,与成膜溶液直接混合,使用时喷涂或者涂布于物体表面,根据膜的厚度(约0.1mm

2mm)、油脂的浓度,5min

4h内可快速成膜,一段时间以后抗菌抗病毒膜作用减弱后可撕揭剥离,并进行再一次喷涂或者直接涂布;
[0014]优选的,抗菌抗病毒成分包括了:
[0015]其主要成分包括植物油、动物油、脂肪酸及上述油脂的衍生物。
[0016]其中,所述植物油包括粟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茶树油、山茶油、油茶籽油、棕榈液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蓖麻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葡萄籽油、核桃油、棉籽油、米糠油、小麦胚芽油、杏仁油、南瓜籽油、石榴籽油、橘子籽油、樱桃籽油、沙棘油、花椒油、青刺果仁油、松子油、大蒜油、洋葱油、生姜油、苹果油、薏苡仁油、紫苏籽油、迷迭香油、木香子油、滇牡丹油、芸香草油、罗勒油、红花籽油、牡丹籽油、霍霍巴油或臭氧化植物油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所述动物油包括猪油、鱼油、海豹油、牛油或臭氧化动物油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8]所述脂肪酸从链的长短来分包括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或长链脂肪酸,从不饱和键的多少来分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优选的,短链脂肪酸包括了丙酸、丙烯酸、正丁酸、富马酸、马来酸、丁二酸、丁四酸、戊酸;中链脂肪酸包括了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十一烷酸、十一烯酸、肉豆蔻酸(包含各种异构体);长链脂肪酸(包含各种异构体)为十三到三十六酸(饱和酸和不饱和酸),包括了十三烷酸、十三烯酸、十四烷酸、十四烯酸、十五烷酸、十五碳烯酸、软脂酸(棕榈酸)、棕榈油酸、十七碳烯酸、十七烷酸、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硬脂酸、二十碳烯酸、花生四烯酸(Omega

6脂肪酸)、二十二碳烯酸、二十碳五烯酸(Omega

3脂肪酸)、二十四碳烷酸、二十五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二十六碳六烯酸(Omega

3脂肪酸)、二十七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二十八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二十九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一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二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三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四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五碳酸(饱和和不饱和)、三十六碳酸(饱和和不饱和)、芥酸、蓖麻酸、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优选的,油脂衍生物包括了如臭氧化油、阳离子化油、油脂的酯化物、油脂的皂化物、臭氧化脂肪酸、阳离子化脂肪酸、脂肪酸的酯化物、脂肪酸的皂化物等。
[0021]抗氧化剂包括水溶性抗氧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植酸、茶多酚、水溶性迷迭香提取物

迷迭香酸、SOD、还原型谷胱甘肽、蛋氨酸、半胱氨酸;油溶性抗氧剂: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2,6

二叔丁基化羟基甲苯(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2,4,5

三羟基苯丁酮(THBP)、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2,6

二叔丁基
‑4‑
羟甲基苯酚(Ionox

100)、辅酶Q10、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3(胆钙化醇)、类胡萝卜素类(α



)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素、番茄红素、花青素、虾青素)、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没食子酸丙酯、没食子酸戊酯、没食子酸辛酯、没食子酸十二酯、迷迭香精油(主要抗氧化成分包括鼠尾草酸、鼠尾草酚、迷迭香酚)。
[0022]成膜助剂包括醇类(如苯甲醇BA、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己二醇);醇酯类(如十二碳醇酯(即Texanol酯醇或醇酯

12));醇醚类(乙二醇丁醚EB、丙二醇甲醚PM、丙二醇乙醚、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单甲醚DPM、二丙二醇单丙醚DPNP、二丙二醇单丁醚DPNB、三丙二
醇正丁醚TPNB、丙二醇苯醚PPH等);醇醚酯类(如己二醇丁醚醋酸酯、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抗菌抗病毒膜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抗菌抗病毒成分和成膜成分的混合物组成,按质量份数计各组分的含量为:抗菌抗病毒成分1~60份、成膜成分2~40份,其中,抗菌抗病毒成分主要由植物油、动物油、脂肪酸或上述油脂的衍生物构成,该抗菌抗病毒成分不仅可以有效抗菌抗病毒而且无二次污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效果好的抗菌抗病毒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包括粟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茶树油、山茶油、油茶籽油、棕榈液油、芥花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蓖麻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葡萄籽油、核桃油、棉籽油、米糠油、小麦胚芽油、杏仁油、南瓜籽油、石榴籽油、橘子籽油、樱桃籽油、沙棘油、花椒油、青刺果仁油、松子油、大蒜油、洋葱油、生姜油、苹果油、薏苡仁油、紫苏籽油、迷迭香油、木香子油、滇牡丹油、芸香草油、罗勒油、红花籽油、牡丹籽油、霍霍巴油或臭氧化植物油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动物油包括猪油、鱼油、海豹油、牛油或臭氧化动物油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脂肪酸包括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效果好的抗菌抗病毒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成分包括水溶性成膜剂或脂溶性成膜剂的至少一种,所述水溶性成膜成分包括:水性聚氨酯及其衍生物、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聚乙烯醇类化合物或纤维素衍生物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脂溶性成膜成分包括:丙烯酸系聚合物及其衍生物、丁二酸树脂成膜剂及其衍生物、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及其衍生物、油性的聚氨酯树脂及其衍生物、脂肪族聚碳酸酯及其衍生物、脂肪族聚酰胺及其衍生物、聚氯乙烯及其衍生物、乙烯醇一乙烯基乙酸酯或乙烯一丙烯聚合物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4.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抗菌抗病毒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方法:方法一、将抗菌抗病毒成分制备成纳米级乳液,然后加入水溶性成膜成分组成的溶液,经混合分散均匀后直接涂布或利用压力装置喷涂即得到抗菌抗病毒膜;或者方法二、将水溶性短链脂肪酸直接加入水溶性成膜成分中,经混合分散均匀后直接涂布或利用压力装置喷涂即得到抗菌抗病毒膜;或者方法三、将抗菌抗病毒成分直接或通过溶剂与脂溶性成膜成分混合,直接涂布或利用压力装置喷涂即得到抗菌抗病毒膜。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媛媛赵一麟刘凤武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雨林厦门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