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2942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对轨道交通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进行采集与计算,所述评价指标包括装配车体各挠度控制点相对挠度数据及调整力数据;将各装配车体各挠度控制点挠度测量数据及控制点调整力数据组合成综合评价矩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综合评价矩阵进行分析,计算得到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综合评价的各主成分序列及对应贡献率;将各装配车体样本在各主成分下的分数构成一个新矩阵,采用熵权法得到矩阵中各主成分权重,并得到各个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数;根据各个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数,判断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状况,指导现场装配车体挠度调整。指导现场装配车体挠度调整。指导现场装配车体挠度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装配车体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已成为我国缓解交通拥堵的必然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带动轨道交通车辆制造技术飞跃发展。车辆车体挠度是轨道交通车辆一项重要结构性能指标,车辆在载客情况下将承受较大垂向载荷,使车体发生下挠变形,因此车体在制造装配时须预设一定上挠度,保证车体在运行过程中承受垂向载荷时车体整体趋于水平,提高车体使用寿命。在轨道交通车辆车体制造装配过程中,车体挠度性能指标正逐渐被重视,在车体设计、制造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都提出更高工艺要求。
[0003]目前装配车体制造过程中挠度控制依赖技术人员经验,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状况没有规范性文件供参考,技术人员难以判断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状况,需要通过多次对装配车体各挠度控制点进行测量及调整,导致装配车体生产制造效率较低,且装配车体挠度调整质量较差。
[0004]在本专利技术以前的轨道交通装配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轨道交通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进行采集与计算,所述评价指标包括装配车体各挠度控制点相对挠度数据ω
a
及调整力数据F
a
;B将各装配车体各挠度控制点挠度测量数据及控制点调整力数据组合成综合评价矩阵Z;C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综合评价矩阵Z进行分析,计算得到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综合评价的各主成分序列Y
k
及对应贡献率α
k
;D将各装配车体样本在各主成分下的分数构成一个新矩阵Y',采用熵权法得到矩阵Y'中各主成分权重α'
k
,并得到各个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数score
i
;根据各个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数,判断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状况,指导现场装配车体挠度调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装配车体挠度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挠度控制点是指装配车体两侧边梁两端部、中部、两支撑点位置共十个点,各控制点实际挠度数据ω'
a
(a∈[1,10])通过实时测量并计算,各挠度控制点相对挠度数据ω
a
为各控制点挠度数据相对于挠度合格数据的差值;建立装配车体有限元模型,通过在各挠度控制点位置施加载荷,得到装配车体整体挠度变形结果,设车体第b个控制点单位调整力对车体第a个控制点挠度变形影响量为γ
ba
,车体第b个控制点的调整作用力大小为F
b
,第a个控制点挠度合格范围为ω
qua
[a]∈[ω
min
[a],ω
max
[a]],则装配车体挠度应满足:求解得各挠度控制点的调整力数据,以F
a
代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雄蔡家富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