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多次给药核壳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2942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次给药核壳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核壳微针贴片包含核壳微结构,该微结构是通过3D制造工艺生成的,该工艺将微针的三个不同组件组装在一起,包括微针壳、微针帽和干燥的药物或疫苗芯。将一次性插入延迟破裂释放的疫苗抗原在不同的可控的时间点的微针贴片应用于皮肤,微针壳基质材料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被人体生物降解,药物或疫苗被释放出来,引发类似于多次注射相同抗原疫苗的免疫反应。这种微针装载了大量的蛋白质抗原,可以很容易地以微创的方式插入皮肤,在长期植入期间不会引起明显的皮肤刺激,减少了针头/注射器的生物危害和疾病传播风险。此外,所获得的微针贴片给药系统还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显示在转化医学中的良好潜力。转化医学中的良好潜力。转化医学中的良好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次给药核壳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针贴片领域,具体涉及其中包含微针贴片和可降解的PCL外壳,可以精确地控制药物何时释放。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制备所述可降解载药微针贴片制品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使治疗有效,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特定的用药时间表。许多疫苗和药物需要多次注射,因为注射产生的疼痛、复杂的注射程序和较高的成本,可能会产生患者依从性较差和经济压力等问题。
[0003]对于发展比较落后国家的患者来说,由于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机会有限,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棘手。在这些地方,除了一些父母很难记住时间表,带着孩子多次长途跋涉到医疗中心接受多次加强剂量的疫苗也是对父母经济压力的考验。全球卫生报告将患者依从性差以及针头和注射器等有关医疗废物问题,列为预防致命传染病(如肺炎球菌性肺炎)的全球免疫接种的关键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单针疫苗是一种较好的疫苗接种方法,这一提议一经提出,被广大专家学者研究了多年。此外,多次注射产生的医疗废物,也让我们不得不致力于处理它们,避免生物危害和疾病传播风险的滋生。因此,我们迫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次给药核壳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微针设置至少一个核壳微结构,所述每一个核壳微结构通过3D制造工艺将包括微针壳、微针帽和干燥的药物或疫苗的三个不同组件组装在一起;所述贴片具有微小的尖端和光滑的几何形状;药物或疫苗由帽层和基层包裹,由相同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即聚己内酯(PC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给药核壳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贴片通过控制PCL外壳的降解精确控制药物何时释放,在皮肤快速愈合后,微针插入和完全嵌入真皮层;在临床环境中,原则上可一次性将多套不同PCL外壳的微针插入患者皮肤,在不同时间段后实现多次破裂性释放,类似多次注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给药核壳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模具由包括如下的物质合成:固化剂(Sylgard 184)、硅烷化剂(TMCS:三甲基氯硅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给药核壳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微针由包括如下的物质合成:PCL、丙酮(20%(w/v))、Teflon薄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给药核壳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药物由包括如下的物质合成:聚乙烯吡咯烷酮、罗丹明B。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次给药核壳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每个微针高度为600μm,基部直径为300μm,芯直径为200μm,芯高度为400μm。7.制备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次给药核壳微针贴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微针模具的精细加工:作为微针模具的弹性PDMS基底的制作过程为:将PDMS预聚体与固化剂充分混合均匀,真空脱气后,浇注到玻璃或硅基片上,待完全交联固化后,即形成了一层弹性PDMS基底;2)核壳微针的制备PCL:溶于丙酮(20%(w/v)),并在Teflon涂层培养皿上铸成薄膜;然后将薄膜冻干以完全去除有机溶剂;在PDMS模具和Teflon薄膜之间放置足够数量的PCL薄膜,Teflon薄膜位于两个玻片上;然后根据聚合物的性能,在真空烘箱中,在60℃的粘结夹下压缩成型1

2小时;3)核心药物的制备:核心药物的制备包括选择FDA批准的药物配方辅料,溶解或悬浮治疗药物在合适的聚合物溶中;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将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