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的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2668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的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其中,加工装置,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用于输出直流电流,所述电源装置上设有至少一组正负极;以及至少两根导电线,所述导电线用于连接电源装置和待处理组件,每根导电线分别与所述正负极连接;以及温感控制模组,用于检测待处理组件以及电源装置的温度,并根据检测的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对比从而对所述电源装置的电流进行调节;通过该加工装置能够让光伏组件在层压过程中进行电注入,同时在层压的过程中通过检测温度来对电源装置的电流进行调节,这样能够有效的解决层压过程中的衰减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光伏组件层压完冷却期间的衰减问题,消除高温暗态对异质结电池效率恶化的影响。电池效率恶化的影响。电池效率恶化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的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的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对于HJT电池而言,非晶硅起到钝化、形成p

n结的关键作用,对于HJT电池的转换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制备性能优异的非晶硅薄膜是获得高效HJT电池的关键技术在之前的研究中,氢化非晶硅(a

Si:H)由于所谓的Staebler

Wronski效应(Staebler

Wronski effect)会发生光致衰减,这种现象被认为与a

Si网络中包含大量游离氢密切相关。在硅异质结太阳电池中,由于非晶硅层内含有大量的氢键和硅悬挂键,可以很好地起到钝化晶体硅界面的作用,从而提升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Voc)和光电转换效率。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整个制备过程最高温度<250℃, 非晶硅层中沉积后高温将会破坏非晶硅的钝化效果,导致电池转换效率降低。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光照可以增强a

Si:H的钝化效果。据我们调研结果看,关于强光照对太阳能电池影响的报道很少,对商用HJT太阳能电池的详细研究更是稀少。
[0003]伴随着行业中的技术人员对异质结电池高转换效率的追求,各种提效技术也被先后提出。近两年的研究发现,在低于280℃条件下,LED强光照可以改善非晶硅的钝化作用,进而提升异质结电池的转换效率。目前已经有成熟的LED设备和工艺,针对硅异质结太阳电池进行提效。但是,经过系列研究发现,这种效率提升作用在暗态受热时又会发生衰减。也就是说,提升电池端转换效率,并不意味着制作组件后,能获得最优功率。纵观异质结电池从生产到做成组件的整个流程,电池片在层压机中进行层压工艺时,衰减最为严重。批量的重复验证,经过LED光照提效的异质结电池在经过层压机时,会发生效率衰减,基于166尺寸电池片、72版型组件计算,衰减幅度在0.15

0.65%(绝对值)时,对组件功率影响2

10W,相当于功率降幅2%左右,这种大幅度衰减值得重点关注。目前市场上的异质结层压设备还没有兼顾到这个问题,因此在克服暗态衰减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缺陷,已经投入使用的层压机构造上也没有兼顾到这个现象,因此光伏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兼容已有设备、操作简单、易于实现的方案,来解决电池暗态衰减的问题。
[0004]现有的光伏组件的加工工艺增加电注入的方法是在常规层压机的高温布上设置有正负极导电金属箔,在常规层压机的上料台与抽真空腔、以及抽真空腔与层压腔结合处的金属横梁上设置有工装探针,目的是在层压时同步进行电注入处理。这种加工工艺考虑了在层压时处理组件的情况,离开层压腔后即处理停止。加工工艺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组件在冷却期间同样也在经历“暗态高温”。我们不仅要克服层压过程中的衰减问题,更要关注组件层压完冷却期间的衰减问题,避免功亏一篑。目前市场上的异质结层压设备还没有兼顾到这个问题,因此在克服暗态衰减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缺陷,已经投入使用的层压机构造上也没有兼顾到这个现象,因此光伏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兼容已有设备、操作简单、易于实现的方案,来解决电池暗态衰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决光伏组件高温暗态衰减的装置及光伏组件的加工工艺,涉及一种简易、高效的解决方案,来解决组件层压工艺及其他高温暗态条件带来的效率衰减问题。通过引入一种特定的装置,来消除高温暗态对异质结电池效率恶化的影响,最大限度上保证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还具有提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的功能,解决因焊接和层压高温对太阳电池钝化效果和转换效率带来的劣化问题,从而提升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相比于其他方法,这种方式可以在现有设备上实现,具有兼容性高、电池效率高、能耗少等优点。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加工装置,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用于输出直流电流,所述电源装置上设有至少一组正负极;以及至少两根导电线,所述导电线用于连接电源装置和待处理组件,每根导电线分别与所述正负极连接;以及温感控制模组,用于检测待处理组件以及电源装置的温度,并根据检测的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对比从而对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为10

380V,输出电流0.5

20A。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温感控制模组的设定温度为40

320℃。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加工装置还包括:隔热保温模组,所述隔热保温模组用于承装、包裹所述电源装置、导电线和温感控制模组。
[001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一种光伏组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多个太阳电池进行串并联形成电池串;在所述电池串上下铺设组件封装材料,经过校准定位形成堆叠物,并焊接组件汇流条;所述堆叠物从下到上依次是正面封装玻璃、封装胶膜、硅异质结太阳电池串、封装胶膜、背板或背面封装玻璃;将上述加工装置中的电源装置的正负极连接到汇流条引出线上;将连接电源的堆叠物放入层压机中,完成层压工艺;在层压过程中,层压加热温度为40

320℃,层压时间5

100min,当上述加工装置中的温感控制模组检测到堆叠物的温度不在该范围时,控制所述电源装置断电;将电源装置卸载,并将光伏组件继续完成后续组装工序,形成光伏组件成品。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但不限于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包括基底为N型的太阳能电池和基底为P型的太阳能电池。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正面封装玻璃或背面封装玻璃为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或常规玻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正面封装玻璃或背面封装玻璃的厚度为0.2

4mm。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串并联方式包括焊接、导电胶粘结、导电胶膜粘结、smartwire和叠瓦串联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封装胶膜的材质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和热塑性聚烯轻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背板为白色背板、黑色背板或透明背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由权利要求5

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加工方法加工而成。
[0016]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光伏组在层压过程中进行电注入,同时在层压的过程中通过检测温度来对电源装置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这样能够有效的解决层压过程中的衰减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光伏组件层压完冷却期间的衰减问题,消除高温暗态对异质结电池效率恶化的影响,实现组件功率提升,已有数据显示,使用所述电源装置后,组件功率增益为1.5

9W,收益非常可观。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用于输出直流电流,所述电源装置上设有至少一组正负极;以及至少两根导电线,所述导电线用于连接电源装置和待处理组件,每根导电线分别与所述正负极连接;以及温感控制模组,用于检测待处理组件以及电源装置的温度,并根据检测的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对比从而对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出电流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为10

380V,输出电流0.5

20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控制模组的设定温度为40

3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保温模组,所述隔热保温模组用于承装、包裹所述电源装置、导电线和温感控制模组。5.一种光伏组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多个太阳电池进行串并联形成电池串;在所述电池串上下铺设组件封装材料,经过校准定位形成堆叠物,并焊接组件汇流条;所述堆叠物从下到上依次是正面封装玻璃、封装胶膜、硅异质结太阳电池串、封装胶膜、背板或背面封装玻璃;将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装置的正负极连接到汇流条引出线上;将连接电源的堆叠物放入层压机中,完成层压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巧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和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