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CT成像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的胸部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57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用于CT成像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的胸部模型,包括仿真人体胸部模型和肺结节模型,仿真人体胸部模型由外至内仿真构建有皮肤、脂肪、肌组织、胸膜和肺组织,仿真人体胸部模型内仿真构建有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系统,肺结节模型嵌装在肺组织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型可让训练医生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的全程、全仿真、多次反复、多部位的穿刺活检训练,迅速提高穿刺活检术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穿刺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术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成功率、降低风险、提升医疗水平,解决了目前各医院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实践训练的难题,保证了医疗安全性,促进医学诊治水平,该模型科学实用,适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的规范化的推进及普及。推进及普及。推进及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用于CT成像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的胸部模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具体是可用于CT成像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的胸部模型。

技术介绍

[0002]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已成为临床工作中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定位、活检、射频消融、粒子植入等医疗诊治措施中一项基础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医疗技能,它需要穿刺医生熟练的掌握穿刺技巧,准确进行靶病灶部位的穿刺,精准、安全的CT引导下穿刺术提高了病人精准的诊断与治疗,减少了病人的风险。
[0003]这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的技能,首先需要穿刺医生在理论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训练来提高,但是,目前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开展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医生的初期训练仅限于小部分简易的胸腔穿刺引流体模,既不能用于CT成像,也不能精准的定位引导;临床实践中,大多数CT引导下经皮穿刺的训练是直接在病人身上进行操作训练,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在实践工作中常有较大的或致命的并发症发生。这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前这项重要的医疗技术的普及与规范化,影响了各地医院临床工作的发展的不均衡。
[0004]医生的初期训练仅限于简易的胸腔穿刺引流体模,既不能用于CT成像,也不能有精准的定位引导,绝大多数医生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的训练都是在病人身上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常有较大的或致命的并发症发生。本专利技术的可用于CT成像人体胸部肺结节模型。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需要,提供一种可用于医用CT成像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术训练用人体胸部模型,可全程仿真训练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活检术,让从事穿刺的医务人员课通过这个模型训练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熟练掌握穿刺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术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成功率、降低风险、提升医疗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用于CT成像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的胸部模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可用于CT成像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的胸部模型,包括仿真人体胸部模型和肺结节模型,所述仿真人体胸部模型和肺结节模型均可用于CT成像,所述仿真人体胸部模型由外至内仿真构建有皮肤、脂肪、肌组织、胸膜和肺组织,仿真人体胸部模型内仿真构建有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系统,肌组织包括胸壁肌层、肋间肌和胸内筋膜,肋间肌内仿真有肋间神经和血管,胸膜包括壁胸膜和脏层胸膜,肺组织包括肺动、静脉、支气管树和肺泡,所述肺结节模型嵌装在肺组织内。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皮肤、脂肪、肌组织、胸膜、肺组织、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系统均采用可用于CT成像的仿真材料构建。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肺结节模型设置有多个,分布在肺组织内不同位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肺结节模型可根据需要更换供穿刺用的不同CT密度的模型。
[0012]可用于CT成像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的胸部模型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a、开始训练时,先将仿真人体胸部模型置于CT扫描仪内扫描定位成像、训练医生根据扫描图像选择肺结节模型为靶病灶,设计穿刺针的入针路径;
[0014]b、然后进行局部皮肤的消毒、麻醉,逐步推进穿刺针,通过CT扫描观察、引导,进入靶病灶;
[0015]c、重复上述步骤,让训练医生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的全程、全仿真、多次反复、多部位的穿刺活检训练,即可迅速提高医生穿刺活检术的实践能力。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型可让训练医生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的全程、全仿真、多次反复、多部位的穿刺活检训练,迅速提高穿刺活检术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穿刺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术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成功率、降低风险、提升医疗水平,解决了目前各医院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实践训练的难题,保证了医疗安全性及成功率,促进医学诊治水平,该模型科学实用,适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的规范化的推进及普及。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可用于CT成像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的胸部模型整体外观示意图。
[0018]图2为可用于CT成像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的胸部模型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胸部模型的CT成像图。
[0020]图4为临床实践中CT引导下肺结节穿刺术穿刺路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临床实践中CT引导下肺结节穿刺术CT成像图。
[0022]图中:仿真人体胸部模型1、肺结节模型2、皮肤3、脂肪4、肌组织5、胸膜6、肺组织7、心血管系统8、骨骼系统9、穿刺针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用于CT成像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的胸部模型,包括仿真人体胸部模型1和肺结节模型2,所述仿真人体胸部模型1和肺结节模型2均可用于CT成像,便于训练医生进行穿刺活检训练时的CT成像及精准的定位引导,所述仿真人体胸部模型1由外至内仿真构建有皮肤3、脂肪4、肌组织5、胸膜6和肺组织7,仿真人体胸部模型1内仿真构建有心血管系统8和骨骼系统9,使得仿真人体胸部模型1符合实际人体结构组成,便于提高训练医生穿刺活检术的实践能力,皮肤3、脂肪4、肌组织5、胸膜6、肺组织7、心血管系统8和骨骼系统9均采用可用于CT成像的仿真材料构建,便于训练医生进行穿刺活
检训练时的CT成像及精准的定位引导,肌组织5包括胸壁肌层、肋间肌和胸内筋膜,肋间肌内仿真有肋间神经和血管,使得仿真人体胸部模型1符合实际人体结构组成,便于提高训练医生穿刺活检术的实践能力,胸膜6包括壁胸膜和脏层胸膜,使得仿真人体胸部模型1符合实际人体结构组成,使得穿刺活检训练更加真实化,由训练到实践能够自然衔接,避免因训练误差导致出现医疗事故,肺组织7包括肺动、静脉、支气管树和肺泡,使得仿真人体胸部模型1内部结构符合实际人体结构组成,使得训练效果更加可靠,所述肺结节模型2嵌装在肺组织7内,肺结节模型2设置有多个,分布在肺组织7内不同位置,肺结节模型2可根据需要更换供穿刺用的不同CT密度的模型,便于医生熟练掌握不同位置、不同病情的肺结节穿刺活检训练。
[0025]可用于CT成像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的胸部模型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a、开始训练时,先将仿真人体胸部模型1置于CT扫描仪内扫描定位成像、训练医生根据扫描图像选择肺结节模型2为靶病灶,设计穿刺针10的入针路径;
[0027]b、然后进行局部皮肤3的消毒、麻醉,逐步推进穿刺针10,通过CT扫描观察、引导,进入靶病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用于CT成像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的胸部模型,包括仿真人体胸部模型(1)和肺结节模型(2),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人体胸部模型(1)和肺结节模型(2)均可用于CT成像,所述仿真人体胸部模型(1)由外至内仿真构建有皮肤(3)、脂肪(4)、肌组织(5)、胸膜(6)和肺组织(7),仿真人体胸部模型(1)内仿真构建有心血管系统(8)和骨骼系统(9),肌组织(5)包括胸壁肌层、肋间肌和胸内筋膜,肋间肌内仿真有肋间神经和血管,胸膜(6)包括壁胸膜和脏层胸膜,肺组织(7)包括肺动、静脉、支气管树和肺泡,所述肺结节模型(2)嵌装在肺组织(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CT成像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的胸部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3)、脂肪(4)、肌组织(5)、胸膜(6)、肺组织(7)、心血管系统(8)和骨骼系统(9)均采用可用于CT成像的仿真材料构建。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麦林李宏伟孙应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