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庆凤专利>正文

一种腔内心电图定位引导PICC穿刺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175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腔内心电图定位引导PICC穿刺训练装置,涉及静脉输液技术领域,包括胸腔模拟模型、定位穿刺置管、心脏模型和血管模型管,所述心脏模型位于胸腔模拟模型的内部设置,所述血管模型管的外壁与心脏模型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血管模型管包括梯形切入板、穿刺深度模拟盖板和连接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梯形切入板、穿刺深度模拟盖板和连接轴的结合,方便定位穿刺置管沿着梯形切入板进入到血管模型管的内部,同时通过弹性伸缩组件的配合,使得穿刺深度模拟盖板在转动时具备一定的弹性力,有利于提高穿刺深度模拟盖板对定位穿刺置管的夹紧力,从而提高训练者对血管穿刺力度的掌握。力度的掌握。力度的掌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内心电图定位引导PICC穿刺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静脉输液治疗
,具体涉及一种腔内心电图定位引导PICC穿刺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外周静脉包括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肱静脉等,将导管尖端放置于上腔静脉的中长期中心静脉输液工具,对于部分初学者在进行血管进行穿刺时,经常需要一定程度的训练才能进行临床试验。
[0003]对一些训练者对腔内血管进行穿刺时,由于穿刺时的倾斜角度掌握不佳导致穿刺的效果不好,并且对于穿刺的深度不能对训练者提供一定的反馈,导致训练者不便于判断穿刺的深度,进而达不到训练者对腔内血管穿刺的使用初衷,该腔内心电图定位引导PICC穿刺训练装置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腔内心电图定位引导PICC穿刺训练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提高训练者在穿刺时角度以及力度的掌握,解决训练者对于力度的掌握不佳导致插入的距离或深或浅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训练者在穿刺时不能准确的判断插入的距离是否准确的问题,以达到便于训练者掌握穿刺的深度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腔内心电图定位引导PICC穿刺训练装置,包括胸腔模拟模型、定位穿刺置管、心脏模型和血管模型管,所述心脏模型位于胸腔模拟模型的内部设置,所述血管模型管的外壁与心脏模型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血管模型管包括梯形切入板、穿刺深度模拟盖板和连接轴,所述梯形切入板的外壁与血管模型管的内壁嵌固连接,所述穿刺深度模拟盖板的外壁与连接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穿刺置管的接线端电性连接有心电图显示器。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轴的两端与血管模型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穿刺深度模拟盖板通过设置的连接轴与血管模型管转动连接,所述穿刺深度模拟盖板位于梯形切入板的上方设置。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血管模型管的内壁设置有引导板和触感传递装置,所述引导板的右上端与血管模型管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板的左下端与触感传递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触感传递装置的底部与血管模型管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板位于触感传递装置的顶部两侧设置。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触感传递装置包括穿刺切入孔、防撕裂柔性保护垫和反冲弹簧,所述穿刺切入孔位于触感传递装置的内壁开设,所述防撕裂柔性保护垫的底部与反冲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反冲弹簧的底部与触感传递装置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撕裂柔性保护垫的外壁与穿刺切入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防撕裂柔性保护垫通过设置的反冲弹簧与触感传递装置弹性连接。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穿刺深度模拟盖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置管切入引导块,所述置管切入引导块的外壁开设有穿刺置管防滑槽,所述置管切入引导块位于穿刺深度模拟盖板的两端对称设置。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血管模型管的顶部设置有弹性伸缩组件,所述弹性伸缩组件的顶部与穿刺深度模拟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伸缩组件的底部与血管模型管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4]1、本技术提供一种腔内心电图定位引导PICC穿刺训练装置,通过设计精妙,采用梯形切入板、穿刺深度模拟盖板和连接轴的结合,方便定位穿刺置管沿着梯形切入板进入到血管模型管的内部,并且穿刺深度模拟盖板具备一定的转动能力,同时通过弹性伸缩组件的配合,使得穿刺深度模拟盖板在转动时具备一定的弹性力,有利于提高穿刺深度模拟盖板对定位穿刺置管的夹紧力,避免了定位穿刺置管进入到血管模型管内部时产生较大的位移,有利于提高训练者对血管穿刺力度的掌握,并且设置的心电图显示器以及定位穿刺置管的配合,当定位穿刺置管插入到血管模型管的内部时,其插入的深度能够直观的在心电图显示器上进行观察,便于训练者了解其定位穿刺置管的插入深度。
[0015]2、本技术提供一种腔内心电图定位引导PICC穿刺训练装置,通过采用穿刺切入孔、防撕裂柔性保护垫和反冲弹簧的组合设置,当定位穿刺置管进入到触感传递装置的内部时,便会触碰到防撕裂柔性保护垫,由于反冲弹簧具备一定的弹性,使得防撕裂柔性保护垫移动距离的大小随着训练者的施加力度决定,能够真实的反映插入深度距离,并且触感传递装置还能够保护血管模型管不被定位穿刺置管在穿刺时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血管模型管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血管模型管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触感传递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穿刺深度模拟盖板结构侧面示意图。
[0021]图中:1、胸腔模拟模型;2、定位穿刺置管;3、心脏模型;4、血管模型管;5、梯形切入板;6、穿刺深度模拟盖板;7、连接轴;8、弹性伸缩组件;9、引导板;10、触感传递装置;11、穿刺切入孔;12、防撕裂柔性保护垫;13、反冲弹簧;14、置管切入引导块;15、穿刺置管防滑槽;16、心电图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腔内心电图定位引导PICC穿刺训练装置,
包括胸腔模拟模型1、定位穿刺置管2、心脏模型3和血管模型管4,心脏模型3位于胸腔模拟模型1的内部设置,血管模型管4的外壁与心脏模型3的外壁固定连接,血管模型管4包括梯形切入板5、穿刺深度模拟盖板6和连接轴7,梯形切入板5的外壁与血管模型管4的内壁嵌固连接,穿刺深度模拟盖板6的外壁与连接轴7的外壁固定连接,定位穿刺置管2的接线端电性连接有心电图显示器16,连接轴7的两端与血管模型管4的外壁固定连接,穿刺深度模拟盖板6通过设置的连接轴7与血管模型管4转动连接,穿刺深度模拟盖板6位于梯形切入板5的上方设置。
[0025]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穿刺置管2的直径略小于血管模型管4的内径,由于设置的连接轴7使得穿刺模拟盖板6具备一定的转动能力,能够对定位穿刺置管2在穿刺时的倾斜角度进行掌控,有利于提高训练者对插入时的角度,并且设置的梯形切入板5能够避免定位穿刺置管2在插入时产生较大的位移,梯形切入板5、穿刺深度模拟盖板6和连接轴7为一组,并且在血管模型管4的表面上设置若干组,定位穿刺置管2和心电图显示器16互为电性连接,当定位穿刺置管2的插入深度能够直观的在心电图显示器16进行观察。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内心电图定位引导PICC穿刺训练装置,包括胸腔模拟模型(1)、定位穿刺置管(2)、心脏模型(3)和血管模型管(4),所述心脏模型(3)位于胸腔模拟模型(1)的内部设置,所述血管模型管(4)的外壁与心脏模型(3)的外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模型管(4)包括梯形切入板(5)、穿刺深度模拟盖板(6)和连接轴(7),所述梯形切入板(5)的外壁与血管模型管(4)的内壁嵌固连接,所述穿刺深度模拟盖板(6)的外壁与连接轴(7)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穿刺置管(2)的接线端电性连接有心电图显示器(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内心电图定位引导PICC穿刺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7)的两端与血管模型管(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穿刺深度模拟盖板(6)通过设置的连接轴(7)与血管模型管(4)转动连接,所述穿刺深度模拟盖板(6)位于梯形切入板(5)的上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内心电图定位引导PICC穿刺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模型管(4)的内壁设置有引导板(9)和触感传递装置(10),所述引导板(9)的右上端与血管模型管(4)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板(9)的左下端与触感传递装置(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触感传递装置(10)的底部与血管模型管(4)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板(9)位于触感传递装置(10)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凤刘智嵩
申请(专利权)人:郭庆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