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大麻活性成分的PE/PET双组分大生物纺粘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的制备
,特别的为含大麻活性成分的PE/PET双组分大生物纺粘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现有的无纺布可用于制造口罩、服装、医用等,大麻的叶、花、茎中有62个化合物,大麻中还有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萜类及甾醇类化合物、脂肪酸类化合物、菲类化合物及其他化合物,大麻及其有效成分具有镇痛、降眼压、抗肿瘤、抗呕吐、削弱恐惧性记忆、抗血压、抗血栓、抗菌、抗炎及其他药理作用。
[0003]现有的无纺布在实际使用中抑菌功能较差,导致无纺布的使用范围有局限性,且现有的无纺布透气性较差,导致使用者使用舒适性不佳。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含大麻活性成分的PE/PET双组分大生物纺粘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大麻活性成分萃取:利用超声辅助溶剂萃取技术对大麻的活性成分进行萃取,准确称取粒度为100
‑
200目大麻粉末10
‑
30g放置于500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200
‑
300mL无水乙醇,在温度为50
‑
60℃、功率为100
‑
200W的超声条件下放置30
‑
60min,过滤、干燥;S2、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称取0.1
‑
1g CTAB溶于1000ml去离子水中,在温度为30
‑
60℃,以转速为60
‑
12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至溶液澄清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10
‑
12,随后对混合溶液进行加热处理,使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至70
‑
90℃,且恒温30
‑
60min后加入2
‑
5mlTEOS,在70
‑
90℃条件下继续搅拌1
‑
3h,得到的白色悬浊液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在转速为8000
‑
10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洗涤3
‑
5次,得到的白色凝胶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8
‑
24h,再将干燥后的样品至于马弗炉中,调节温度为500
‑
600℃,煅烧4
‑
8h,冷却后得到白色固体粉末即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研磨粉碎、备用;S3、介孔二氧化硅分子巢的制备:将S1萃取的大麻活性成分配制成溶液,取8
‑
20g颗粒粒度为8000
‑
10000目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粉体和0.005
‑
0.05g分散剂,依次加入到500ml去离子水中,并使用磁力搅拌器调至转速为100
‑
300r/min,进行剪切分散,得到含活性成分的纳米复合分散液,将纳米复合分散液进行溶剂挥发,得到含大麻活性成分载物量(D)为60
‑
70%的介孔二氧化硅分子巢,研磨粉碎后备用;S4、含分子巢的功能性PE母粒的制备:先将步骤S3中制备的二氧化硅分子巢及PE切片,放置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干燥完成后的物体中加入分散剂、抗氧化剂、偶联剂,然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造粒,得到含分子巢的功能性PE母粒;S5、含大麻活性成分的纺粘无纺布的制备,将含分子巢的功能性PE母粒与普通PET切片分别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加入分散剂A、抗氧化剂、偶联剂,加热熔融、混炼,经过滤、纺丝、冷却、气流牵引拉伸后将丝条铺设成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效华,池姗,刘浩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青岛百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