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智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180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智能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高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车底盘上的多个气囊,所述高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电气连接于控制器,且控制器电气连接于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进气口端连通储气罐,电磁阀出气口端连通气囊从而控制充放气,从而控制车身高度。实时多模式控制前、后气囊不同状态,实现同时上升或下降,可单独控制前后气囊上升或下降,实现整车气囊前上升后下降或前下降后上升等不同需求的调整,以实现对车身高度的控制,使悬挂系统调试智能化,多种CAN协议兼容,提高调试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智能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智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主流车型均安装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由于空气悬架底盘在装配完成下线时尚未安装动力电池;电子控制悬架系统中高度阀是由控制盒ECU控制CAN通讯协议信号进行输出,此时无法实现对悬架系统气囊充气/放气进行车身高度的调整。然而,导致整个车身重量仅依靠气囊内的限位块支撑,气囊未充气时上部与上底座接触、挤压易造成气囊及气囊限位块损伤。车身调试时,车身底盘离地高度过低造成作业不便,调试效率低,对调试作业人员存在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智能测试装置,该技术使悬挂系统调试智能化,多种CAN协议兼容,提高调试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车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智能测试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车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智能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高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车底盘上的多个气囊,所述高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电气连接于控制器,且控制器电气连接于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进气口端连通储气罐,电磁阀出气口端连通气囊从而控制充放气,从而控制车身高度。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包括安装在车底盘前端的左右侧对称布设的气囊和安装在车底盘后端的左右侧对称布设的气囊。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的内部主控板包括主控MCU电路、与主控MCU电路电气连接的外围电源电路。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控MCU电路为TMP89FS60 MCU微控制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与TMP89FS60 MCU微控制器电气连接的无线遥控模块,且无线遥控模块包括WIFI模块,控制器的I/O口与WIFI模块之间的CAN通讯协议,通过WIFI模块操作智能测试装置对车身高度控制。
[0010]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遥控模块包括STM32F103 ARM微控制器、与STM32F103 ARM微控制器电气连接的外围电源电路、与外围电源电路电气连接的电源、安装在STM32F103 ARM微控制器电路板上的控制按钮。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的内部安装有与外围电源电路电气连接的24V锂电池。
[0012]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目的使悬挂系统调试智能化,能够实现在装配完成下线时对悬架系统气囊充放气,从而进行车身高度调整,其设计属于多种CAN协议兼容,提高调试效率;改进后
离开车身操作遥控器开关作业,彻底消除接触底盘作业过程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人员安全。测试装置小型化自带锂电池,可以重复充电使用,使用方便灵活,满足调试要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智能测试装置与悬挂系统通讯连接方案;
[0015]图2为智能测试装置主机显示界面;
[0016]图3为遥控器;
[0017]图4为主控板内部的电路图;
[0018]图5为与智能测试装置主机CAN协议通讯的WIFI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智能测试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0]如图1所示的智能测试装置与悬挂系统通讯连接方案,本技术中的车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智能测试装置,能够实现在装配完成下线时对悬架系统气囊充放气,从而进行车身高度调整,如图2的智能测试装置主机显示界面,可选择自动和手动模式,前气囊状态,后气囊状态,前桥高度、后桥高度,整车高度等信息;结构上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高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车底盘上的多个气囊,高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电气连接于控制器,且控制器电气连接于电磁阀,电磁阀进气口端连通储气罐,电磁阀出气口端连通气囊;压力传感器及高度传感器采样数据反馈到MCU,经过数据处理后驱动气囊电磁阀开启与闭合;程序设置手动和自动模式可自由控制悬架系统上升和下降状态。
[0021]如图3:遥控器,遥控板包括STM32F103 ARM微控制器、WIFI模块、外围电源电路;功能有动作指示灯,功能按键,电源开关,使用CAN协议远程操作。
[0022]如图4:主控板包括TMP89FS60 MCU和外围电路组成,各I/O口功能与WIFI模块之间的CAN通讯协议。主控板由TMP89FS60 MCU微控制器、WIFI模块及外围电源电路,完成逻辑及数据运算,闪存编程和擦除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可靠。
[0023]如图5:WIFI电路,与智能测试装置主机CAN协议通讯,输出和执行各项数据指令。支持CP/IP协议栈,实现串口设备接入网络。WIFI遥控器可实现长距离(80米内)操作智能测试装置对悬挂系统高度自由调整。
[0024]本设计以TMP89FS60 MCU与WIFI模块为主控板,自动高速采集悬挂系统传感器信号,经过CAN协议通讯与主控数据交换比较运算,控制主控板上MOS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实现对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从而达到对悬挂系统气囊上升或下降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WIFI遥控器实现远距离监控和操作。多接口兼容模式,便携移动灵活,不受距离影响。MOS管优点是状态切换关断速度快。MCU主控程序和WIFI控制程序全部自主开发编写,接口丰富,功能扩展兼容性强。主控装置内置24V锂电池,与车辆悬挂系统电压相匹配,无需转换,完全兼容。
[0025]智能测试装置的工作流程:电子控制智能测试装置通过安装在车架上的高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信号采样比较运算,依据高度和压力传感器取样数据计算气囊上升的位置与时间;当车身与车桥的高度产生变化时,高度传感器采取电信号传递到ECU,经过ECU内部
程序比较运算,输出信号控制电磁阀开启和闭合,对气囊进行充、放气;实时多模式控制前、后气囊不同状态,实现同时上升或下降,可单独控制前后气囊上升或下降,实现整车气囊前上升后下降或前下降后上升等不同需求的调整,以实现对车身高度的控制。
[0026]本技术使悬挂系统调试智能化,能够实现无线控制气囊充放气,从而进行车身高度调整,多种CAN协议兼容,提高调试效率;有效保障人员作业安全,达到增效减员;测试装置小型化自带锂电池,可以重复充电使用,使用方便灵活,满足调试要求。
[0027]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高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车底盘上的多个气囊,所述高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电气连接于控制器,且控制器电气连接于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进气口端连通储气罐,电磁阀出气口端连通气囊从而控制充放气,从而控制车身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安装在车底盘前端的左右侧对称布设的气囊和安装在车底盘后端的左右侧对称布设的气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内部主控板包括主控MCU电路、与主控MCU电路电气连接的外围电源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智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MCU电路为TMP89FS60 MC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马瑞生揭昌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