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轴组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166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凸轮轴组件及车辆,凸轮轴组件包括凸轮轴、链轮、中央机油控制阀和VVT电磁铁。凸轮轴具有安装孔和油道,安装孔设于凸轮轴的端部,安装孔和油道连通。中央机油控制阀穿设于链轮内,中央机油控制阀相对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插设于安装孔内,第二端与VVT电磁铁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凸轮轴组件,通过使中央机油控制阀穿设于链轮,且将中央机油控制阀与安装孔固定连接,由此不但可以提升凸轮轴与中央机油控制阀的连接稳定性,且凸轮轴在安装孔处的径向壁厚较大,减小应力集中提升结构强度,满足机油控制阀的拧紧力矩上限。阀的拧紧力矩上限。阀的拧紧力矩上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凸轮轴组件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凸轮轴组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乘用车的设计过程中,中央机油控制阀插设于凸轮轴的端部,由于凸轮轴的设计不合理,导致凸轮轴与中央机油控制阀的连接稳定性差,而且由于凸轮轴与中央机油控制阀的连接处,凸轮轴为中空结构,导致该位置处凸轮轴结构强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凸轮轴组件,所述凸轮轴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增大凸轮轴安装口区域的径向壁厚,减小应力集中提升结构强度。
[000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的凸轮轴连接组件。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凸轮轴连接组件,包括:凸轮轴,所述凸轮轴具有安装孔和油道,所述油道为多条,每条所述油道沿所述凸轮轴的径向方向延伸,每条所述油道的一端设于所述凸轮轴的外周壁,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凸轮轴的端部,其中,所述凸轮轴在所述安装孔处的径向壁厚大于等于4mm;链轮;中央机油控制阀,所述中央机油控制阀穿设于所述链轮内,所述中央机油控制阀相对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VVT电磁铁,所述VVT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凸轮轴连接组件,通过使中央机油控制阀穿设于链轮,且将中央机油控制阀与安装孔固定连接,由此不但可以提升凸轮轴与中央机油控制阀的连接稳定性,且凸轮轴在安装孔处的径向壁厚较大,减小应力集中提升结构强度,满足机油控制阀的拧紧力矩上限。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中央机油控制阀的外周壁具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纹配合;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和所述油道连通,所述第二孔段和所述第一孔段沿所述凸轮轴的轴线方向排布,且所述第二孔段与所述第一孔段直接或间接连通。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轮轴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止推挡边,所述第一止推挡边垂直于所述凸轮轴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止推挡边位于所述第二孔段的远离所述第一孔段的一侧,所述第一止推挡边与所述第二孔段间隔开。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推挡边与所述凸轮轴连接的靠近所述第二孔段的端部具有越程槽,所述越程槽设置为弧形槽,所述越程槽的两个侧边与所述弧形槽相切,且两个侧边的夹角范围设置为50

80
°
,所述第一止推挡边与所述越程槽的一侧边垂直连接,所述越程槽的另一侧边与所述凸轮轴的轴线相交设置,所述越程槽的深度小于等于0.5mm。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还包括:第三孔段,所述第三孔段连接且连通在所述
第一孔段和所述第二孔段之间,所述第三孔段的内壁面为光滑的圆柱面,所述第三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且所述第三孔段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轮轴的外周壁具有第二止推挡边,所述第二止推挡边位于所述第三孔段处;所述第二止推挡边与所述凸轮轴连接的端部具有越程槽,所述越程槽设置为弧形槽,所述越程槽的两个侧边与所述弧形槽相切。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越程槽的两个侧边的夹角范围设置为50

80
°
,所述第二止推挡边与所述越程槽的一侧边垂直连接,所述越程槽的另一侧边与所述凸轮轴的轴线相交设置。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越程槽的深度小于等于0.5mm。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道与所述凸轮轴的外周壁相交的位置具有倒角,所述倒角的尺寸取值范围为C0.2mm

C0.4mm。
[00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的凸轮轴连接组件。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使中央机油控制阀穿设于链轮,且将中央机油控制阀与安装孔固定连接,由此不但可以提升凸轮轴与中央机油控制阀的连接稳定性,且凸轮轴在安装孔处的径向壁厚较大,减小应力集中提升结构强度,满足机油控制阀的拧紧力矩上限。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凸轮轴连接组件的爆炸图;
[0019]图2是图1中凸轮轴连接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凸轮轴连接组件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凸轮轴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5是图4中油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4中油道的越程槽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凸轮轴连接组件100,
[0026]凸轮轴110,安装孔111,第一孔段112,第二孔段113,第三孔段114,
[0027]油道115,倒角116,第一止推挡边117,第二止推挡边118,越程槽119,
[0028]链轮120,
[0029]中央机油控制阀130,第一端131,第二端132,
[0030]VVT电磁铁140,
[0031]真空泵150,中间连接件160。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33]下面参考图1

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凸轮轴连接组件100及车
辆。
[0034]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凸轮轴连接组件100包括:凸轮轴110、链轮120、中央机油控制阀130和VVT(Variable Valve Timing)电磁铁140。此外,凸轮轴连接组件100还包括:真空泵150和中间连接件160。
[0035]具体而言,真空泵150通过中间连接件160与凸轮轴110连接。例如,如图1所示,真空泵150与中间连接件160的一端插接,中间连接件160的另一端与凸轮轴110的一端螺纹连接。这里,中间连接件160可以为螺纹件,例如“螺栓”、“螺柱”等。
[0036]如图2、图3所示,凸轮轴110的另一端与链轮120、中央机油控制阀130连接。具体地,如图3、图4所示,凸轮轴110的另一端具有安装孔111和油道115,安装孔111设于凸轮轴110的端部,安装孔111和油道115连通。进一步地,为了提升油道115的润滑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油道115可以设计成多条,每条油道115沿凸轮轴110的径向方向延伸,每条油道115的一端设于凸轮轴110的外周壁,另一端与安装孔111连通。例如,油道115为四条,且四条油道115沿凸轮轴110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也即任一相邻的两条油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轮轴,所述凸轮轴具有安装孔和油道,所述油道为多条,每条所述油道沿所述凸轮轴的径向方向延伸,每条所述油道的一端设于所述凸轮轴的外周壁,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凸轮轴的端部,其中,所述凸轮轴在所述安装孔处的径向壁厚大于等于4mm;链轮;中央机油控制阀,所述中央机油控制阀穿设于所述链轮内,所述中央机油控制阀相对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VVT电磁铁,所述VVT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中央机油控制阀的外周壁具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纹配合;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和所述油道连通,所述第二孔段和所述第一孔段沿所述凸轮轴的轴线方向排布,且所述第二孔段与所述第一孔段直接或间接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止推挡边,所述第一止推挡边垂直于所述凸轮轴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止推挡边位于所述第二孔段的远离所述第一孔段的一侧,所述第一止推挡边与所述第二孔段间隔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凸轮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推挡边与所述凸轮轴连接的靠近所述第二孔段的端部具有越程槽,所述越程槽设置为弧形槽,所述越程槽的两个侧边与所述弧形槽相切,且两个侧边的夹角范围设置为50

8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景怡何逵聪孟繁超杨浩蔚牟敦艳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