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支杆协同缓冲结构的门座式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52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支杆协同缓冲结构的门座式起重机,属于起重机领域,一种具有双支杆协同缓冲结构的门座式起重机,包括一对门座支架,一对门座支架之间连接有水平导轨,水平导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电动滑台,电动滑台包括壳体,两个壳体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有铰接轴,两个电动滑台上的铰接轴上分别连接有主吊杆和协同吊杆,壳体上固定连接有与铰接轴相匹配的磁阻阻尼器,主吊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起重装置主体,本方案可以实现在锚固电动滑台后可对吊臂进行微位移,使吊臂在强风天气下工作时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且受到强风作用时,可通过协同吊杆对吊臂进行缓冲保护,使吊臂不易在强风作用下产生较大幅度的晃动。强风作用下产生较大幅度的晃动。强风作用下产生较大幅度的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支杆协同缓冲结构的门座式起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支杆协同缓冲结构的门座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0002]门座起重机是随着港口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890年,第一次将幅度不可变的固定式可旋转臂架型起重机装在横跨于窄码头上方的运行式半门座上,成为早期的港用半门座起重机。随着码头宽度的加大,门座和半门座起重机并列发展,并普遍采用俯仰臂架和水平变幅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港用门座起重机迅速发展为便于多台起重机对同一条船进行并列工作,普遍采用了转动部分与立柱体相连的转柱式门座起重机(在发展过程中,门座起重机还逐步推广应用到作业条件与港口相近的船台和水电站工地等处。
[0003]目前的一些门座式起重机由于跨度大,起重机运行机构大多采用分别驱动方式,以防止起重机产生歪斜运行而增加阻力,甚至发生事故。龙门起重机的起重小车在桥架上运行,有的起重小车就是一台臂架型起重机。但龙门起重机在港口起吊物件时容易受到海港风力影响,使得起重机上的钢丝绳晃动而造成不稳定的情况。
专利技术内容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支杆协同缓冲结构的门座式起重机,包括一对门座支架(1),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门座支架(1)之间连接有水平导轨(2),所述水平导轨(2)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电动滑台(3),所述电动滑台(3)包括壳体(301),所述壳体(30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两对与水平导轨(2)相匹配的导轮(302),两个所述壳体(301)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有铰接轴,两个电动滑台(3)上的铰接轴上分别连接有主吊杆(4)和协同吊杆(5),所述主吊杆(4)包括拉杆主体(401),所述拉杆主体(4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锚固块(402),所述锚固块(4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起重装置主体(403),所述协同吊杆(5)包括套管(501),所述套管(501)内滑动连接有电动拉杆(502),所述电动拉杆(502)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拉环(503),所述拉环(503)与拉杆主体(401)的外壁之间连接有固定座(504),所述拉杆主体(40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座(504)相匹配的振动报警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支杆协同缓冲结构的门座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与导轮(302)相匹配的转轴,所述转轴上插接有锚固杆(7),所述水平导轨(2)的内壁上铺设有停滞带(8),所述停滞带(8)包括固定带(801),所述固定带(801)内滑动连接有浮动带(802),所述固定带(80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与浮动带相匹配的阻尼条(803),所述锚固杆(7)靠近停滞带(8)的一端开设有与阻尼条(803)相匹配的三角插槽,所述壳体(301)内安装有与锚固杆(7)相匹配的电动推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支杆协同缓冲结构的门座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503)与固定座(504)之间连接有连接轴,所述振动报警器(6)包括与连接轴相匹配的固定盖(601),所述固定盖(601)的内壁上铺设有弹性环膜(602),所述弹性环膜(60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压电膜片(603),所述拉杆主体(401)内安装有与压电膜片(603)相匹配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协同吊杆(5)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炎于晓菲葛新波陈鑫袆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