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配式水上栈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48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装配式水上栈道结构,包括若干沿栈道延伸方向并排布置的预制栈道单元构成,每一预制栈道单元包括若干预制桩基以及预制无梁板,所述若干预制桩基间隔打设在河岸处,每一预制桩基的桩顶的外周面除桩顶面之外的位置处预埋有一圈下钢板,所述预制无梁板置于所述若干预制桩基的桩顶上,所述预制无梁板的下板面与每一预制桩基的桩顶接触的位置处分别预埋有上钢板;装配时,每一预制桩基上的下钢板与所述预制无梁板对应的上钢板进行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施工工期短、安装简单、景观效果好、临时费用低、施工质量可靠、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配式水上栈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水上栈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景观及亲水需求的不断增强,水利工程中大量使用了亲水栈道。钢结构亲水栈道存在造价高、抗腐蚀性差、耐久性差等问题,一般在水利工程中较少使用。而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亲水栈道因其刚度大、整体性好等优点而得到大量应用,这种结构的亲水栈道通常在水上施工,需在水中搭设满堂脚手架和模板,采用现浇方式施工存在施工周期长、临时费用高、对水体污染较大、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工业化水平低、劳动效率低等诸多缺点。
[0003]在工程实践中,亲水栈道一般上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结构,其下部为预制桩基础,预制桩基础打设在河岸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结构位于水面以上。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亲水栈道结构,其由桩基础1、上部梁板2、铺装层3和栏杆4构成,桩基础1打设在河岸中,上部梁板2构筑在桩基础1的桩顶处,铺装层3铺设在上部梁板2的顶面上,栏杆4竖直设置在上部梁板2上且位于铺装层3的两侧。
[0004]传统施工工艺一般有打设桩基础1和浇筑上部梁板2两个施工周期,在桩基础1施工完毕后,凿除300mm~400mm厚的桩顶混凝土,使得桩基内的主钢筋露出,然后搭设满堂脚手架和模板,将桩顶露出的主钢筋浇筑在上部梁板2内,使得桩基础1与上部梁板2构成一个整体。传统施工工艺在浇筑上部梁板2时,需经历绑扎钢筋、立模、现场浇筑混凝土、拆模、混凝土养护等步骤,存在施工工序多、施工工期长、模板费用高、劳动效率低、受天气影响大、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强度增长慢等诸多缺陷。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加快施工进度、成本适中、景观效果好、同时可以避免混凝土浇筑对河道污染的水上栈道结构,已成为水利工程设计需进一步完善优化的技术问题。预制装配式技术具有加工制造速度快、精度高、质量易控制、工业化制造程度高、不受季节限制等诸多有点,在建筑、市政桥梁等行业已得到大量的应用,作为结构简单、标准化水平高的亲水栈道更需要推广应用装配式技术。
[0006]为此,本申请人经过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成本适中、景观效果好、避免混凝土浇筑对河道污染的新型装配式水上栈道结构。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新型装配式水上栈道结构,包括若干沿栈道延伸方向并排布置的预制栈道单元构成,每一预制栈道单元包括若干预制桩基以及预制无梁板,所述若干预制桩基间隔打设在河岸处,每一预制桩基的桩顶的外周面除桩顶面之外的位置处预埋有一圈下钢板,所
述预制无梁板置于所述若干预制桩基的桩顶上,所述预制无梁板的下板面与每一预制桩基的桩顶接触的位置处分别预埋有上钢板;装配时,每一预制桩基上的下钢板与所述预制无梁板对应的上钢板进行焊接固定。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每一预制桩基上的下钢板与所述预制无梁板对应的上钢板之间垫设有至少一用于调平的调平钢板。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平钢板的平面尺寸与所述预制桩基的桩顶面的尺寸保持一致。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平钢板分为两种,一种为用于粗略调平的厚钢板,另一种为用于精确调平的薄钢板。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厚钢板为10mm,所述薄钢板为1mm。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桩基为预制方桩。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预制栈道模块中的预制桩基为至少三根。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无梁板沿栈道延伸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凹榫,其沿栈道延伸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凸榫;当相邻的两块预制无梁板进行拼装时,其中一块预制无梁板的凸榫插入另一块预制无梁板的凹榫内。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无梁板沿栈道延伸方向的一侧形成向下突出的第一局部加厚部,其沿栈道延伸方向的另一侧形成有向下突出的第二局部加厚部,所述凹榫设置在所述第一局部加厚部上,所述凸榫设置在所述第二局部加厚部上。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若干并排布置的预制栈道单元的预制无梁板的表面上铺设有铺装层。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若干并排布置的预制栈道单元的预制无梁板上位于所述铺装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栏杆。
[0020]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1、由于施工过程无现场浇筑混凝土,可以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0022]2、水上栈道全部采用装配式构件拼装完成,可大幅加快施工进度;
[0023]3、传统现浇施工工艺需搭设满堂脚手架和模板,临时费用高,混凝土养护时间长,本技术采用预制构件,可减少临时工程费用,降低造价;
[0024]4、传统水上栈道结构采用梁板式结构,外形笨重,景观效果差,本技术采用无梁板,配筋时在板内配置暗梁,景观效果佳。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亲水栈道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新型装配式水上栈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预制桩基的侧视图。
[0029]图4是本技术的预制桩基的俯视图。
[0030]图5是本技术的预制无梁板的一个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技术的预制无梁板的另一个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技术的预制无梁板的俯视图。
[0033]图8是图7的A

A向剖视图。
[0034]图9是图7的B

B向剖视图。
[0035]图10是本技术的若干预制桩基施工后的示意图。
[0036]图11是本技术采用调平钢板对预制桩基进行调平的示意图。
[0037]图12是本技术的若干预制桩基进行调平后的示意图。
[0038]图13是本技术在预制桩基上吊装预制无梁板的示意图。
[0039]图14是本技术的预制桩基的下钢板与预制无梁板的上钢板进行焊接的示意图。
[0040]图15是本技术的预制无梁板的连接示意图。
[0041]图16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水上栈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沿栈道延伸方向并排布置的预制栈道单元构成,每一预制栈道单元包括若干预制桩基以及预制无梁板,所述若干预制桩基间隔打设在河岸处,每一预制桩基的桩顶的外周面除桩顶面之外的位置处预埋有一圈下钢板,所述预制无梁板置于所述若干预制桩基的桩顶上,所述预制无梁板的下板面与每一预制桩基的桩顶接触的位置处分别预埋有上钢板;装配时,每一预制桩基上的下钢板与所述预制无梁板对应的上钢板进行焊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水上栈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一预制桩基上的下钢板与所述预制无梁板对应的上钢板之间垫设有至少一用于调平的调平钢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水上栈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钢板的平面尺寸与所述预制桩基的桩顶面的尺寸保持一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水上栈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钢板分为两种,一种为用于粗略调平的厚钢板,另一种为用于精确调平的薄钢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水上栈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厚钢板为10mm,所述薄钢板为1mm。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张云周亮朱定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