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架车站人行天桥矩形钢梁和管线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行天桥建造
,特别涉及高架车站人行天桥矩形钢梁和管线一体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行天桥是路中高架车站人行出入口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形式。人行天桥作为轨道交通车站的一部分,设置有大量连接路侧设备用房和路中车站主体的管线,如供电、信号、通信、综合监控、排水及动力照明等管线。
[0003]在现有技术中,管线的一般做法是在天桥上空各自吊挂设备及管线,然而,此类做法会在天桥上空造成一系列的拥堵,管线线槽与照明设备交叉干扰,一方面影响了天桥上乘客的空间感受,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天桥的净高,不利于后续运营维护。
[0004]而且,各类管线系统的管线采用独立的支撑体系和构造方式,交叉布置,一方面降低了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加了安装成本和工程造价,各自的检修路径和措施也不尽相同,增加了运营的管理难度。
[0005]因此,如何既能够设置管线,又能减少对天桥内部空间的影响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架车站人行天桥矩形钢梁和管线一体化结构,设置在人行天桥的下部,所述人行天桥的天桥面层(1)的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天桥面层(1)下面连接,两端固定在矩形梁支撑(19)上的矩形钢梁;所述矩形钢梁的横截面成梯形,包括与所述天桥面层(1)连接的顶板系统(2),位于所述顶板系统(2)下面两侧的侧板系统(3),以及与两侧的所述侧板系统(3)的底部连接的底板系统(4);所述顶板系统(2)由上往下依次包括矩形梁顶板、纵向板和内衬板;每一所述侧板系统(3)由外向内均依次包括矩形梁侧板、纵向板和内衬板;所述底板系统(4)由下往上依次包括矩形梁底板、纵向板和内衬板;所述顶板系统(2)与所述底板系统(4)之间设有腹板系统(5),通过所述腹板系统(5)将所述矩形钢梁的内嵌分隔成强电电缆舱(7)和弱电电缆舱(8);所述腹板系统(5)包括矩形梁钢板、纵向板和内衬板;所述强电电缆舱(7)包括固定支架(9)、横向支架(10)、35kV电缆(13)、1500V电缆(12)、动照电缆(11)和排水管(17);所述弱电电缆舱(8)包括固定支架(9)、横向支架(10)、信号电缆(16)、通信电缆(15)、综合监控电缆(14)和排水管(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车站人行天桥矩形钢梁和管线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系统(2)、每一所述侧板系统(3)和所述底板系统(4)内均设有加劲支撑(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车站人行天桥矩形钢梁和管线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系统(4)底部对应所述强电电缆舱(7)和所述弱电电缆舱(8)的位置均设有多组维修照明灯(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车站人行天桥矩形钢梁和管线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系统(4)和所述腹板系统(5)靠近所述矩形钢梁两端的位置设有多组连通所述强电电缆舱(7)和所述弱电电缆舱(8)的检修孔(20);且每一所述检修孔(20)均设有检修盖板和钢爬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车站人行天桥矩形钢梁和管线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电缆舱(8)的所述信号电缆(16)、所述通信电缆(15)和所述综合监控电缆(14)均采用线槽设置于相应的所述横向支架(10)的上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车站人行天桥矩形钢梁和管线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电缆舱(7)中的所述动照电缆(11)、所述1500V电缆(12)和所述35kV电缆(13)根据电压的增高由上往下依次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车站人行天桥矩形钢梁和管线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电缆舱(7)和所述弱电电缆舱(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正,李耀,黄寅,刘苗苗,孙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