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的EPC在制备脑卒中治疗剂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31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的EPC在制备脑卒中治疗剂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内皮祖细胞静脉注射到脑卒中动物模型中发现这一方式可通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脑梗死水平、促进病灶脑组织血管新生、改善病灶脑组织炎症反应、修复神经损伤以及脑损伤从而达到治疗脑卒中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述研究成果为临床上治疗脑卒中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为临床上治疗脑卒中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为临床上治疗脑卒中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的EPC在制备脑卒中治疗剂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治疗领域,涉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的EPC在制备脑卒中治疗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Stroke),又名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据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的分析资料表明,在世界范围内,脑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疾病。我国现幸存脑卒中患者近 1250万,其中致残率高达75%,约有450万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其中,约80%的IS患者伴有颅内外动脉病变,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危害最大。大动脉硬化病变因局部急性血栓形成或栓子栓塞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功能障碍。大动脉粥样硬化型IS相较其它类型IS,复发率、致残率、致死率更高。西方国家IS患者大动脉粥样硬化以颅外动脉为主,而我国则以颅内动脉为主(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ICAS)。
[0003]脑卒中是由血管、环境和遗传因素导致的多因素多基因的复杂疾病。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AS 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后,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血管慢性炎症性病理过程。在病变进程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T细胞介导的内皮损害,最终导致了粥样易损斑块的形成。易损斑块多具有脂质中心大、纤维帽薄、平滑肌细胞和胶原含量少、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水平较高等特点。因其具有易损性而容易导致斑块破裂,以及破裂后形成血栓,造成血管腔阻塞。因此,稳定斑块是防治IS的有效途径。
[0004]目前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手段十分有限,急性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溶栓治疗,但由于受到时间窗的限制,只有少数患者能从中受益,多数存活患者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它常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降血脂、控制血压和血糖等,手术治疗,如颅内外血管内支架植入术、颈动脉内膜剥除术等。据2015年王拥军团队发表的文献显示,我国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为14%。2016年冯芹进行了288例阿司匹林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中显示,阿司匹林单一治疗组的致残率仍高达52%。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新的干预手段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脑卒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iPSC(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的EPC(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内皮祖细胞)及EC(endothelial cell,内皮细胞)注射。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通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脑梗死水平、促进病灶脑组织血管新生、改善
病灶脑组织炎症反应、修复神经损伤以及脑损伤从而达到治疗脑卒中的目的。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iPSC分化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或内皮细胞在制备降低脑梗死水平的细胞治疗剂中的应用。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iPSC分化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或内皮细胞在制备修复神经功能损伤的细胞治疗剂中的应用。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iPSC分化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或内皮细胞在制备增加病灶脑组织免疫浸润的M2小胶质细胞数量的细胞治疗剂中的应用。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iPSC分化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或内皮细胞在制备修复脑损伤的细胞治疗剂中的应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iPSC分化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或内皮细胞在制备治疗脑卒中的细胞治疗剂中的应用。
[0011]进一步,所述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
[0012]更进一步,所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
[0013]更进一步,所述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脑卒中是缺血性脑卒中,优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iPSC分化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或内皮细胞在制备BDNF中的应用。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iPSC分化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或内皮细胞在制备促进M1型小胶质细胞向M2型小胶质细胞转换的细胞治疗剂中的应用。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iPSC分化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或内皮细胞在制备激活小胶质细胞的细胞治疗剂中的应用。
[0018]iPSC分化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或内皮细胞可以与载体一起以适合的形态进行剂型化,该载体为常用于细胞治疗的药学上允许的载体。故本专利技术的前面所述的细胞治疗剂包含内皮祖细胞或内皮细胞和药学上允许的载体。所谓“药学上允许的”是指生理学上允许的、且向人类给药时通常不会引起胃肠障碍、眩晕等过敏反应或与此类似反应的组合物。作为药学上允许的载体,例如有:水、合适的油、生理盐水、水溶性葡萄糖及乙二醇等非口服给药用载体等,还可进一步包括稳定剂及保存剂。合适的稳定剂为,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或抗坏血酸等抗氧化剂。合适的保存剂为,苯扎氯铵、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氯丁醇。作为其它药学上允许的载体,可参考以下文献中记载的内容(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19th ed., Mack Publishing Company,Easton,PA,1995)。
[0019]本专利技术的细胞治疗剂通常以注射剂等非口服制剂的形态使用。作为非口服制剂中能够使用的载体,可列举例如生理盐水、含有葡萄糖、D

山梨糖醇等的等渗液等水性载体。
[0020]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注射剂中包含注射液,如生理盐水、乳酸钠林格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20%HSA 注射液、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琥珀酰明胶MIX注射液、MZJ注射液1、MZJ注射液2、MZJ注射液3、人血清蛋白注射液、勃脉力A、氯化钾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氏液)、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 液(小分子)、氨基酸注射液、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羟乙基淀粉40氯化
钠注射液、 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肝素钠注射液、注射用辅酶A、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用盐酸赖氨酸、维生素C注射液、胞磷胆碱氯化钠、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甘露醇注射液、盐酸精氨酸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注射用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等。
[0021]所述注射剂中含有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iPSC分化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或内皮细胞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以下任一项:1)在制备降低脑梗死水平的细胞治疗剂中的应用;2)在制备修复神经损伤的细胞治疗剂中的应用;3)在制备增加病灶脑组织免疫浸润的M2型小胶质细胞数量的细胞治疗剂中的应用;4)在制备激活小胶质细胞的细胞治疗剂中的应用;5)在制备促进M1型小胶质细胞向M2型小胶质细胞转换的细胞治疗剂中的应用;6)在制备修复脑损伤的细胞治疗剂中的应用;7)在制备治疗脑卒中的细胞治疗剂中的应用;8)在制备BDNF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治疗剂包含iPSC分化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或内皮细胞,以及药学上允许的载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治疗剂为iPSC分化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或内皮细胞,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治疗剂包含内皮祖细胞或内皮细胞的分泌物,以及药学上允许的载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治疗剂为静脉注射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雨春张会远
申请(专利权)人:呈诺再生医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