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棉花抗旱性的多肽类抗旱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23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棉花抗旱性的多肽类抗旱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肽类抗旱剂的核心成分是小分子多肽DR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棉花抗旱性的多肽类抗旱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棉花抗旱性的多肽类抗旱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淡水资源缺乏,总量约为2800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有近一半陆地受到干旱和半干旱胁迫。干旱胁迫抑制植物生长,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干旱胁迫下,植物一方面通过合成积累渗透保护物质等策略促进根系吸收水分,另一方面通过调控气孔关闭减少蒸腾,提高植物抗旱性,减轻干旱胁迫。植物激素ABA(脱落酸)和JA(茉莉酸)等在调节气孔开闭,提高植物抗旱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发现外源施加ABA、JA等激素和氯化镧、氯化钙等化学物质都可提高植物的抗旱性,过量表达ABA和JA等合成基因,提高植物内源ABA和JA含量也可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但是由于ABA见光易分解并且价格较高,通过叶片或者根际浇灌ABA的方式效果欠佳,而采用ABA合成关键基因在目标作物中过量表达,提高转基因作物中ABA含量的方式,由于产生的作物是转基因的,涉及转基因安全评价问题。因此申请人研发了一种通过叶面喷施小分子多肽来提高植物抗旱性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3]小分子多肽是一类具有类似激素功能的物质,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小分子多肽具有提高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等)和生物胁迫(各种病害)、调控植物果实脱落、调控豆科植物根系根瘤菌形成以及调控植物吸收养分等功能。最近研究发现:多肽类物质可以诱导植物体内ABA合成基因NCED表达,提高植物地上部ABA含量,从而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因此,寻找能够提高作物抗旱性的植物内源小分子多肽,进行人工合成并根源或叶源喷施到农作物,对增强农作物抗旱、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棉花抗旱性的多肽类抗旱剂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首先筛选到抗旱活性较高的植物内源性小分子多肽DRP

C序列,将其加水配制成抗旱剂进行叶面喷施,可以提高植物抗旱能力,可以适用于棉花、小麦、玉米、花生、谷子或高粱等农作物,尤其适合于棉花抗旱。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棉花抗旱性的多肽类抗旱剂,其活性成分是具有12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多肽DRP

C(Drought resistant polypeptide of cotton),其氨基酸序列为RRVPNGPDPIHN。
[0006]该抗旱剂的配制方法:将DRP

C粉末配置成终浓度为5

20μM的DRP

C水溶液,优选10μM;或者先将DRP

C配制成10mM母液,低温(4℃)保存,使用时稀释成DRP

C 10μM的工作液,然后叶面喷施棉花等作物。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该多肽类抗旱剂的应用方法:用于室内种植的棉花,可直接利用自来水配制多肽类抗旱剂,该抗旱剂成分及终浓度为10μM DRP

C。室内培养作物土壤含水量
达到60%时开始叶片喷施多肽类抗旱剂;用于大田种植的棉花,可先把抗旱剂配成200倍储存液,在田间直接稀释使用,也可在田间直接配制成10μM DRP

C的工作液,利用大型田间喷雾器或者无人机进行叶面喷施,喷施量10L/亩左右。
[0008]上述多肽类抗旱剂还可与其他叶面肥、抗旱剂等物质同时在大田中应用,施用方便,为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优选的,该抗旱剂除了包含主要功能成分DRP

C外,还可以添加了低浓度的CaCl2和KCl,钙离子和钾离子在植物耐盐抗旱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抗旱剂中添加这两类物质可有效促进抗旱相关基因表达,进一步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其添加低浓度的CaCl2和KC1的抗旱剂成分为:10μM DRP

C+2mM CaCl2+2mM KCl。
[0009]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1、本专利技术首次采用合成人工多肽DRP

C进行叶面喷施,通过提高植物体内ABA含量来提高作物的抗旱性。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ABA见光易分解并且价格较高,直接施用效果欠佳”的问题;也解决了“转基因方式提高ABA含量需要安全性评价”的局限,为其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0011]2、本专利技术合成的抗旱关键成分DRP

C多肽序列是经过本申请专利技术人精心设计的,经过证实该多肽可有效诱导作物体内ABA合成基因表达,并提高作物体内ABA含量,从而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试验表明:施加本抗旱剂后,通过提高棉花本身ABA提高了棉花的抗旱性、干旱胁迫下的存活率,促进了干旱胁迫下棉花的生长。
[0012]3、该抗旱剂成分简单,用水稀释即可使用,配制、使用方便,安全性好,抗旱效果突出,可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缓解农作物干旱胁迫,减少干旱胁迫导致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试验例一叶片喷施多肽类抗旱剂处理对棉花ABA含量的影响的结果。注:CK为清水对照处,DRP

C为抗旱剂处理;
[0014]图2为试验例一叶片喷施多肽类抗旱剂处理6天后棉花生长情况。注:CK为清水对照,DRP

C为抗旱剂处理;
[0015]图3为试验例一叶片喷施多肽类抗旱剂对处理对棉花存活率的影响。注:CK为清水对照,DRP

C为抗旱剂处理;
[0016]图4为试验例二叶面喷施多肽类抗旱剂对大田棉花单株干重的影响结果。注:CK为清水对照,DRP

C为抗旱剂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阐述,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试剂若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试剂。
[0018]实施例一、DRP

C多肽氨基酸序列的确定及DRP

C多肽的合成
[0019](1)确定DRP

C氨基酸序列
[0020]本申请专利技术人搜索了植物中小分子多肽的数据库,找到了大量小分子多肽,结合棉花中相关基因干旱胁迫诱导表达模式及序列特征,进行了生物信息学的相关分析和研
究,最终确定了活性较高的适合棉花DRP

C序列为:RRVPNGPDPIHN。
[0021](2)DRP

C多肽合成及保存
[0022]通过多肽合成生物公司利用固相合成方法合成需要的多肽DRP

C,并利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和低温冷冻干燥方法进行纯化,获得纯度95%以上的DRP

C多肽粉末。DRP

C多肽粉末放置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分子多肽DRP

C在提高作物抗旱性方面的应用,小分子多肽DRP

C的氨基酸序列为RRVPNGPDPIHN,所述作物为棉花、小麦、玉米、花生、谷子或高粱。2.一种提高棉花抗旱性的多肽类抗旱剂,其特征是,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分子多肽DRP

C。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棉花抗旱性的多肽类抗旱剂,其特征是,所述抗旱剂为DRP

C水溶液,DRP

C终浓度为5

20μ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棉花抗旱性的多肽类抗旱剂,其特征是,所述DRP

C终浓度为10μM。5.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肽类抗旱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是,在棉花即将受到干旱胁迫时,直接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强胡秋月唐薇罗振卢合全尹静秦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