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线副线的铆压搭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9169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线副线的铆压搭接结构,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主线及设于主线上的副线,所述主线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副线的接线部,所述主线内分别穿设有第一主导线、第二主导线及第三主导线,所述副线内包覆有第一副导线、第二副导线及第三副导线,所述第一主导线与所述第一副导线接触连接,所述第二主导线与所述第二副导线接触连接,所述第三主导线与所述第三副导线接触连接,所述第一主导线、第二主导线及第三主导线与所述第一副导线、第二副导线及第三副导线的连接处均包覆有铜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铆压搭接的结构使副线与主线稳定连接,结构坚固耐用,方便实用。方便实用。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线副线的铆压搭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主线副线铆压搭接
,具体为一种主线副线的铆压搭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输线是由多根导线组成的一种连接线,经常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电器中,例如应用于绘图仪、扫描仪、复印机、音响、传真机、各种影碟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显示模组(LCD Module,简称LCM)等中。在不同的设备中FFC所起的作业也不尽相同,例如在LCM中就主要用作液晶面板和控制板之间的连接线,以传输低压差高速率的差分信号,但是传统的连接线结构功能单一,只保留一个接头,在使用的过程中极其不便,为此,提出一种主线副线的铆压搭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主线副线的铆压搭接结构,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主线副线的铆压搭接结构,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主线及设于主线上的副线,所述主线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副线的接线部,所述主线内分别穿设有第一主导线、第二主导线及第三主导线,所述副线内包覆有第一副导线、第二副导线及第三副导线;
[0006]所述第一主导线与所述第一副导线接触连接,所述第二主导线与所述第二副导线接触连接,所述第三主导线与所述第三副导线接触连接,所述第一主导线、第二主导线及第三主导线与所述第一副导线、第二副导线及第三副导线的连接处均包覆有铜环;
[0007]所述副线的一端设有一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副导线、第二副导线及第三副导线,所述连接端子前端设有若干插接孔。
[0008]特别的,所述接线部设有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分别固定所述第一主导线、第二主导线及第三主导线。
[0009]特别的,所述插接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副导线、第二副导线及第三副导线对应连接。
[0010]特别的,所述副线设于所述主线的外侧。
[0011]特别的,所述铜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导线、第二主导线、第三主导线、第一副导线、第二副导线及第三副导线铆压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的一种主线副线的铆压搭接结构,在生产的过程中,首先准备一根成为载体的主线以及连接在主线上的副线,在主线上将包覆第一主导线、第二主导线及第三主导线的外壳去掉后形成连接部,再将副线剥皮的一端与连接部剥完外壳的第一主导线、第二主导线及第三主导线按照相对应的导线颜色进行连接后,其中副线剥皮的一端为第一
副导线、第二副导线及第三副导线,然后再通过铆压机将铜环铆压搭接在第一主导线、第二主导线、第三主导线、第一副导线、第二副导线及第三副导线上进行固定连接,当完成铆压搭接后通电,利用铆压搭接的方式增强导线之间的拉力,结构更加稳定,并实现增多插头的功能,使其实用性更强,本技术采用铆压搭接的结构使副线与主线稳定连接,结构坚固耐用,并且,解决了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使其结构具有新颖性与实用性,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整体第二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
[0018]1、主线;2、接线部;3、副线;4、连接端子;5、第一副导线;6、第二副导线;7、第三副导线;8、铜环;9、第一主导线;10、第二主导线;11、第三主导线;12、插接孔;13、绝缘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主线1副线3的铆压搭接结构,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主线1及设于主线1上的副线3,所述主线1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副线3的接线部2,所述主线1内分别穿设有第一主导线9、第二主导线10及第三主导线11,所述副线3内包覆有第一副导线5、第二副导线6及第三副导线7,把副线3剥皮的一端接在主线1中剥位置对应颜色的主线1上铆压,也就是主线1上连接部位置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主导线9与所述第一副导线5接触连接,所述第二主导线10与所述第二副导线6接触连接,所述第三主导线11与所述第三副导线7接触连接,所述第一主导线9、第二主导线10及第三主导线11与所述第一副导线5、第二副导线6及第三副导线7的连接处均包覆有铜环8,通过铆压机将铜环8铆压搭接在第一主导线9、第二主导线10、第三主导线11、第一副导线5、第二副导线6及第三副导线7上进行固定连接,铆压后主副线3连接位置拉力≥5.9Kgf,所述副线3的一端设有一连接端子4,所述连接端子4连接所述第一副导线5、第二副导线6及第三副导线7,所述连接端子4前端设有若干插接孔12,其导线分别对应连接正确的导线,然后通过连接插接孔12实现输出,其中接线端子4为U型接头,本实施例采用铆压搭接的结构使副线3与主线1稳定连接,结构坚固耐用,使其结构具有新颖性与实用性,方便可靠。
[0021]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接线部2设有绝缘支架13,所述绝缘支架13分别固定所述第一主导线9、第二主导线10及第三主导线11,通过绝缘支架13能防止导线之间的误触而出现短路,避免产生安全隐患,所述插接孔12分别与所述第一副导线5、第二副导线6及第三副导线7对应连接,每根导线之间的连接位置不同,需要根据连接相同的颜色进行连接,如第一主导线9及第一副导线5为黄色,两者正确连接方式,所述副线3设于所述主线1的外侧,所述铜环8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导线9、第二主导线10、第三主导线11、第一副导线5、第二副导线6
及第三副导线7铆压连接,采用铆压搭接的结构使副线3与主线1稳定连接,结构坚固耐用。
[0022]具体工作原理:在生产的过程中,首先准备一根成为载体的主线1以及连接在主线1上的副线3,在主线1上将包覆第一主导线9、第二主导线10及第三主导线11的外壳去掉后形成连接部,再将副线3剥皮的一端与连接部剥完外壳的第一主导线9、第二主导线10及第三主导线11按照相对应的导线颜色进行连接后,其中副线3剥皮的一端为第一副导线5、第二副导线6及第三副导线7,然后再通过铆压机将铜环8铆压搭接在第一主导线9、第二主导线10、第三主导线11、第一副导线5、第二副导线6及第三副导线7上进行固定连接,当完成铆压搭接后通电,利用铆压搭接的方式增强导线之间的拉力,结构更加稳定,并实现增多插头的功能,使其实用性更强。
[00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线副线的铆压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主线及设于主线上的副线,所述主线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副线的接线部,所述主线内分别穿设有第一主导线、第二主导线及第三主导线,所述副线内包覆有第一副导线、第二副导线及第三副导线;所述第一主导线与所述第一副导线接触连接,所述第二主导线与所述第二副导线接触连接,所述第三主导线与所述第三副导线接触连接,所述第一主导线、第二主导线及第三主导线与所述第一副导线、第二副导线及第三副导线的连接处均包覆有铜环;所述副线的一端设有一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副导线、第二副导线及第三副导线,所述连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亚俊黄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顺辉电业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