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丘区输变电塔基扰动区域植被快速恢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9156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山丘区输变电塔基扰动区域植被快速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植物种子和植生机质,对植物种子进行预处理;翻松扰动区域基层土壤后,平整扰动区域土壤;在扰动区域开垦若干条沟壑;在扰动区域施用植生机质,将植生机质与扰动区域基层土壤拌匀后压实;将植物种子与有机土混合后,在沟壑中播撒植物种子,并轻压种子,使其压入土壤中;将有机土与原土混合后,覆盖种子并压实;浇灌扰动区域;将无纺布紧贴沟壑覆盖,在沟壑处形成集水凹区,并固定无纺布;于次日测量扰动区域土壤含水量,使含水量保持在20%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植物种子组合及配比,配合适宜植物生长的植生机质,加快黄壤山丘区输变电设施塔基扰动区域的植被恢复速度和覆盖面积。动区域的植被恢复速度和覆盖面积。动区域的植被恢复速度和覆盖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丘区输变电塔基扰动区域植被快速恢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山丘区输变电塔基扰动区域植被快速恢复方法,属山丘区塔基扰动区域植被恢复


技术介绍

[0002]输变电设施由于塔基周边场地土地条件较差,种植客土缺乏,季节性降雨不足,播种技术欠缺等问题,植被播种建植后,植被覆盖率交底,塔基周边土地多有裸露,存在水土流失的情况。
[0003]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性气候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搬到难度等地均为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这些地带由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不利于植被在冬季萌发和生长。
[0004]福建北部的部分输变电设施设置在黄壤山丘区,该地区发育与花岗岩的黄壤风化度较低,土层较薄,质地偏砂,渗透性强,淋溶作用较强,交换性盐基量仅20%,呈盐基极不饱和状态土壤PH值在4.5

6.0之间。
[0005]申请号为CN201910350934.0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边坡植被生态恢复方法,该方法通过一定的结构和制备种植,达到防止泥土流失和滑坡的效果。但并未考虑到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植被恢复后的覆盖效果和建群效果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山丘区输变电塔基扰动区域植被快速恢复方法,该植被恢复方法通过合理的植物种子组合及配比,配合适宜植物生长的植生机质,加快黄壤山丘区输变电设施塔基扰动区域区域的植被恢复速度和覆盖面积。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山丘区输变电塔基扰动区域植被快速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配置植物种子和植生机质;所述植物种子由禾本科、豆科和菊科植物种子组成,配置前一天,将豆科植物种子65℃热水浸泡5分钟,再用冷水浸泡8小时,滤去水分后,与禾本科和菊科植物种子混合;所述植生机质包括含氮磷钾5%的有机土、原土、土壤粘结剂、保水剂、复合肥和微生物菌剂;所述原土为扰动区域土壤;
[0010]翻松扰动区域基层土壤约15cm后,平整扰动区域土壤;在扰动区域开垦若干条沟壑,沟壑宽10

20cm,沟壑深8

12cm,相邻沟壑间距20

40cm;翻松扰动区域基层土壤和开垦沟壑时避开扰动区域区域天然萌发的植被;
[0011]在扰动区域施用植生机质,将植生机质与扰动区域基层土壤拌匀后压实;将植物种子与有机土按照重量1:3混合后,在沟壑中播撒植物种子,并轻压种子,使其压入土壤中;
[0012]将两份有机土与一份原土混合后,覆盖种子并压实,覆盖厚度1cm;浇灌扰动区域,
使扰动区域土壤浸透深度达到10cm;将无纺布紧贴沟壑覆盖,在沟壑处形成集水凹区,并固定所述无纺布;于次日测量扰动区域土壤含水量,并对含水量不足20%的区域进行浇灌,使含水量保持在20%以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浇灌采用喷雾器进行浇灌;覆盖并固定无纺布后,在所述沟壑处的无纺布上方再进行浇灌;于次日测量后,对含水量不足20%的区域在所述沟壑处的无纺布上方进行浇灌。
[0014]进一步的,所述植生机质施用时满足:复合肥15g/m2,含氮磷钾5%的有机土450

750g/m2,保水剂15

20g/m2;所述复合肥为氮:磷:钾=15:15:15的掺混肥;对施用植生机质后的扰动区域土壤进行速效磷和PH值检测检测;使用富磷复合肥对扰动区域土壤速效磷含量进行调整,使扰动区域土壤速效磷含量不低于30mg/kg;使用化学改良剂对土壤PH值进行调整。
[0015]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固氮菌的微生物菌剂,且所述植生机质施用时满足固氮菌的微生物菌剂2

3g/m2。
[0016]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种子包含先锋种和建群种,其中先锋种占所述植物种子的重量比不低于55%;所述植物种子中,豆科植物种子所占重量比不低于30%。
[0017]优选的,所述植物种子按照重量宽叶草:百喜草:狗尾草:牛筋草:猪屎豆:圆叶决明:马棘:胡枝子:波斯菊:苦麦菜=2.8:5.6:4:4:9:4:5:5:2.5:2.5的比例进行配置;按照44.4g/m2播散植物种子。
[0018]优选的,所述植物种子按照重量宽叶草:百喜草:黑麦草:狗尾草:牛筋草:猪屎豆:圆叶决明:马棘:波斯菊:苦麦菜=1.4:5.6:6:3:3:9:4:7.5:2.5:2.5的比例进行配置;按照44.5g/m2播散所述植物种子。
[0019]优选的,所述植物种子按照重量宽叶草:百喜草:黑麦草:牛筋草:芒草:猪屎豆:圆叶决明:苦麦菜=1.4:5.6:7.5:5:0.5:9:6:4的比例进行配置;按照39g/m2播撒所述植物种子。
[0020]优选的,所述化学改良剂为磷石膏。
[0021]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种子中包括冷季型草种和暖季型草种。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该植被恢复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植物种子组合及配比配上相适应的植生机质,以适应黄壤山丘区及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的环境,并根据福建北部野生草种确定植物种子。
[0024]2.该植被恢复方法利用无纺布对扰动区域进行覆盖,无纺布对种子进行保温保湿且固定的效果,使得种子能够固定在扰动区域生长,有效减少扰动区域水土流失。同时,无纺布易降解,种子播撒后,除了次日对土壤含水量进行测量和保持,后续无需人工操作,无纺布降解后对环境的影响极小。。
[0025]3.该植被恢复方法通过无纺布对扰动区域进行覆盖,无纺布紧贴扰动区域沟壑固定,形成集水凹区。无纺布与沟壑共同作用,起到微集水促渗的作用。为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8]本专利技术,山丘区输变电塔基扰动区域植被快速恢复方法,主要用到三种技术体系,分别为植生机质配置技术、群落配置及混播配方技术和配套施工技术。
[0029]所述植生机质配置技术包含土壤性状测定、植生机质复配和微生物菌剂筛选。配置适宜的植生机质既可为恢复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生境,又可保证较为持久的肥效,透气保水,适中黏性(不脱落),易于实施播种。为保证植生机质的适地性,根据福建北部黄壤山丘区原始土壤特点和植物所需,配置植生机质。
[0030]福建北部黄壤山丘区发育于花岗岩的黄壤风化度较低,土层较薄,质地偏砂,渗透性强,淋溶作用较强,交换性盐基量仅20%,呈盐基极不饱和状态,PH值在4.5

6.0之间。因大部分磷以闭蓄状态存在于土壤中,塔基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在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丘区输变电塔基扰动区域植被快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配置植物种子和植生机质;所述植物种子由禾本科、豆科和菊科植物种子组成,配置前一天,将豆科植物种子65℃热水浸泡5分钟,再用冷水浸泡8小时,滤去水分后,与禾本科和菊科植物种子混合;所述植生机质包括含氮磷钾5%的有机土、原土、土壤粘结剂、保水剂、复合肥和微生物菌剂;所述原土为扰动区域土壤;翻松扰动区域基层土壤15cm后,平整扰动区域土壤;在扰动区域开垦若干条沟壑,沟壑宽10

20cm,沟壑深8

12cm,相邻沟壑间距20

40cm;翻松扰动区域基层土壤和开垦沟壑时避开扰动区域区域天然萌发的植被;在扰动区域施用植生机质,将植生机质与扰动区域基层土壤拌匀后压实;将植物种子与有机土按照重量1:3混合后,在沟壑中播撒植物种子,并轻压种子,使其压入土壤中;将两份有机土与一份原土混合后,覆盖种子并压实,覆盖厚度1cm;浇灌扰动区域,使扰动区域土壤浸透深度达到10cm;将无纺布紧贴沟壑覆盖,在沟壑处形成集水凹区,并固定所述无纺布;于次日测量扰动区域土壤含水量,并对含水量不足20%的区域进行浇灌,使含水量保持在20%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山丘区输变电塔基扰动区域植被快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采用喷雾器进行浇灌;覆盖并固定无纺布后,在所述沟壑处的无纺布上方再进行浇灌;于次日测量后,对含水量不足20%的区域在所述沟壑处的无纺布上方进行浇灌。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山丘区输变电塔基扰动区域植被快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机质施用时满足:复合肥15g/m2,含氮磷钾5%的有机土450

750g/m2,保水剂15

20g/m2;所述复合肥为氮:磷:钾=15:15:15的掺混肥;对施用植生机质后的扰动区域土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世雄涂承谦黄耀东孙玉波余根祥王振春江能明李扬森林彧茜朱衡邹焕雄项胤兴李熙张建勋翁孙贤吴文庚龚建新杨其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