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子/豇豆/黄瓜/水稻复种的种植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374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附子/豇豆/黄瓜/水稻复种的种植栽培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在附子种植季节翻地施肥,栽种附子;(2)附子去顶摘芽后在其垄上一侧种植豇豆,附子和豇豆成熟后采收,豇豆采收后在原豇豆穴位置种植黄瓜,黄瓜成熟后采收;所述垄间豇豆相邻;(3)重复步骤1),附子成熟后采收,整地,泡田,种植水稻,水稻成熟后采收。成熟后采收。成熟后采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附子/豇豆/黄瓜/水稻复种的种植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附子/豇豆/黄瓜/水稻复种的种植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附子为毛茛科乌头属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eaux)的子根加工品,是我国大宗中药之一,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绵阳江油市为公认附子道地产区,主要种植区域位于江油市涪江流域冲积平坝区。
[0003]目前附子栽种存在的问题在于:(1)附子主产区人多地少,存在药菜、药粮争地现象;(2)附子种植需肥量较大,但该作物肥料利用率较低,肥料浪费严重;肥料长期淤积于土壤,对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会造成危害;(3)附子连作障碍严重,生长后期易感染根腐病、白绢病等根部病害,影响附子产量和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附子/豇豆/黄瓜/水稻复种的种植栽培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0005](1)在附子种植季节翻地施肥,种植附子;
[0006](2)附子去顶摘芽后在其垄上一侧种植豇豆,附子和豇豆成熟后采收,豇豆采收后在原豇豆穴位置种植黄瓜,黄瓜成熟后采收;所述垄间豇豆相邻;
[0007](3)黄瓜采收后重复步骤1),附子成熟后采收,整地,泡田,种植水稻,水稻成熟后采收。
[0008]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翻地的深度30~50cm;所述施肥是每亩施入有机肥1吨,复合肥50kg;所述复合肥为质量比15:15:15的N:P2O5:K2O。
[0009]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附子栽种时每垄双行错穴种植,行距20~30cm,优选24cm,穴距13cm~15cm,穴深14cm,每穴栽1个,芽头向上。
[0010]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附子栽种过程中保持土壤湿润,修根去顶摘芽,防病,追肥;所述追肥2次,分别在齐苗后追施15~20kg/亩尿素,在附子修根后追施N:P2O5:K2O质量比12:5:20的复合肥25kg/亩;和/或,步骤2)所述采收附子后,在垄中间追施N:P2O5:K2O质量比15:15:15的复合肥25kg/亩。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附子为高抗、高产南瓜叶型附子,优选绵附1号、中附4号。
[0012]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种植豇豆时,穴距35~40cm,每穴2~3粒种子。
[0013]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豇豆种植过程中调整植株,防虫防病,其中调整植株是在豇豆抽蔓后搭“人”字藤蔓架,并引蔓,抹除主蔓第一花序以下侧芽;所述豇豆采收完后,清理豇豆藤蔓,保留“人”字藤蔓架,并在垄中间追施N:P2O5:K2O质量比15:15:15的复合肥50kg/亩。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豇豆为早中熟,豆荚肉厚高产品种,优选聚宝盆、绵豇8号。
[0015]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原豇豆穴位置栽种黄瓜苗,每穴1株;所述黄瓜种植过程中调整植株,追肥,防虫防病,其中调整植株是在黄瓜抽蔓后绑蔓引蔓,追肥分别在缓苗后的第一次灌水时追肥1次,以及结瓜期后每采收两次追肥1次;所述追肥以硫酸钾复合肥为主,配合速溶性冲施肥,优选每次施N:P2O5:K2O质量比15:15:15的复合肥10kg/亩,隔次加施速溶性冲施肥6kg/亩;所述采收黄瓜后,回收“人”字藤蔓架。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黄瓜为中熟高产刺黄瓜品种,优选领秀,川翠13。
[0017]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水稻种植过程中水分管理,防虫防病防草害。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水稻为高产、抗病、抗倒伏、播抽期在105天内的水稻品种,优选川作优8727或川优1727;所述水稻的播种量为1.5~2.0kg。
[0019]本专利技术一种附子/豇豆/黄瓜/水稻复种的种植栽培方法,解决了药菜、药粮争地问题,在人多地少的宝贵区域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升了土地产出,保证了道地附子栽培面积的同时保证了蔬菜、粮食产出,并且降低了附子连作障碍影响,使附子能连年丰收。同时采用本专利技术复种技术,在水稻种植期间不需要施肥,减少了肥料使用,避免了长期施肥对土壤的破坏,具备实际应用推广价值。
[0020]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0021]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2]图1附子栽种示意图
[0023]图2附子/豇豆套作示意图
[0024]图3豇豆采收后轮作黄瓜示意图
[0025]图4轮作水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附子

豇豆

黄瓜

水稻复种
[0027](1)在附子种植季节(10月中旬前)翻地30~50cm,每亩施入有机肥1吨,N:P2O5:K2O=15:15:15复合肥50kg,栽种前(11月上旬)用旋耕机将表层土耙细,栽种时(11月中下旬)每垄双行错穴种植附子,行距24cm,穴距13cm~15cm,穴深14cm,每穴栽1个,芽头向上;
[0028]附子栽种过程中,保持土壤湿润,修根去顶摘芽,防病,并分别在齐苗后追施15~20kg尿素,在附子修根后追施N:P2O5:K2O质量比12:5:20的复合肥25kg/亩;
[0029](2)附子去顶摘芽后在其垄上一侧种植豇豆,穴距35~40cm,每穴2~3粒种子,每垄间豇豆相邻,待附子成熟后采收,采收完附子后,在垄中间追施N:P2O5:K2O质量比15:15:15的复合肥25kg/亩,豇豆成熟后采收,采收完后,清理豇豆藤蔓,保留“人”字藤蔓架,并在垄中间追施N:P2O5:K2O质量比15:15:15的复合肥50kg/亩,在原豇豆穴位置栽种黄瓜苗,每穴1株,待黄瓜成熟后采收,采收完黄瓜后,回收“人”字藤蔓架;
[0030]豇豆种植过程中调整植株,防虫防病,调整植株即抽蔓后搭“人”字藤蔓架,并及时
引蔓,抹除主蔓第一花序以下侧芽;
[0031]黄瓜种植过程中调整植株,追肥,防虫防病,其中调整植株即在黄瓜抽蔓后绑蔓引蔓,追肥分别在缓苗后的第一次灌水时追肥1次,以及结瓜期后每采收两次追肥1次,追肥时每次施N:P2O5:K2O质量比15:15:15的复合肥10kg/亩,隔次加施速溶性冲施肥6kg/亩;
[0032](3)黄瓜采收后重复步骤1),附子成熟后采收,整地,泡田,种植水稻,水稻成熟后采收;
[0033]水稻种植过程中播种量为1.5~2.0kg,还进行水分管理,防虫防病防草害。
[0034]以下通过试验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5]试验例1本专利技术与附子单作、附子套作水稻对比试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子/豇豆/黄瓜/水稻复种的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在附子种植季节翻地施肥,种植附子;(2)附子去顶摘芽后在其垄上一侧种植豇豆,附子和豇豆成熟后采收,豇豆采收后在原豇豆穴位置种植黄瓜,黄瓜成熟后采收;所述垄间豇豆相邻;(3)黄瓜采收后重复步骤1),附子成熟后采收,整地,泡田,种植水稻,水稻成熟后采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翻地的深度30~50cm;所述施肥是每亩施入有机肥1吨,复合肥50kg;所述复合肥为质量比15:15:15的N:P2O5:K2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附子栽种时每垄双行错穴种植,行距20~30cm,优选24cm,穴距13cm~15cm,穴深14cm,每穴栽1个,芽头向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附子栽种过程中保持土壤湿润,修根去顶摘芽,防病,追肥;所述追肥2次,分别在齐苗后追施15~20kg/亩尿素,在附子修根后追施N:P2O5:K2O质量比12:5:20的复合肥25kg/亩;和/或,步骤2)所述采收附子后,在垄中间追施N:P2O5:K2O质量比15:15:15的复合肥25kg/亩。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子为高抗、高产南瓜叶型附子,优选绵附1号、中附4号;所述附子用种量为1万个~1.2万个/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种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种植豇豆时,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戴维叶坤浩赵丹赖强龙王钧徐冬梅文静黄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